赵金梅的大儿子八岁那年,村里来了一个得麻疹的外地小孩,玩了两天后,父母把这个孩子接回去了。因为麻疹会传染,大家把第一个得麻疹的人叫做“马头”,据说马头是不能回去的,要是走了,后面的马群会全部跟着走。后来村里一批批的小孩得麻疹死去,家家户户哭声不断。
村里所有得了麻疹和痘疹死去的孩子,都会用竹畚箕挑到赵金梅家后山岗下的山里,挖一个小土坑,把死孩子放进去,埋好后在上面堆一个小土堆,把竹畚箕倒扣在上面。后来这个满是竹畚箕的地方被叫做“麻痘鬼山”。
关于麻痘,传说和孟姜女哭长城有关。孟姜女千里送寒衣,到了长城脚下,却被告知丈夫范喜良早已劳累致死,被埋在秦长城里筑墙,连尸骨都找不到了。孟姜女悲恸万分,连哭了十天十夜,长城崩倒了八百里,露出范喜良散落的尸骨。孟姜女含泪把一截截骨头接好,范喜良摇摇晃晃快要站起来了。站在旁边的很多小孩看见了,嘻嘻哈哈一阵笑,结果骨头散了。孟姜女狠狠诅咒道:“你们这些麻痘鬼,麻疹不死痘疹死!”所以那时小孩都活不长。
麻疹传染性强,在没有西医和抗菌素的年代,孩子一旦得了麻疹,主要有三种办法,一是自己山里采土草药,二是去医院找中医配药,但对病毒的治疗效果有限。第三种就是迷信。
那时但凡做父母的,都对麻痘避之不及,恨之入骨。很多家里大大小小四五个孩子全病死了。因为流传一种说法:对麻痘鬼越厉害,它就越不敢第二次再投胎到家里来。到后来听说有些孩子还没完全断气,就砰的一声从二楼扔下来,然后一锄头下去,那个浑身是血却仍哇哇大哭的孩子,被呼啦啦拖去装在竹畚箕埋到了麻痘鬼山。
还有一种说法是命贱的好养,为了逃过阎王爷的眼睛,给孩子取个贱名也是父母的救命稻草,所以“讨饭”,“乌狗”,“奴材”,“小羊”这种名字随处可见,盼望着阎王爷看不上,就能把孩子留在身边。
最后一种说法是求神拜佛,道士做法。赵金梅小女儿就是在道士做法事的帮助下逃过一劫。两岁的春兰得了麻疹后,高烧不退,已经几天不吃饭了,气息奄奄的小身板被放在筛黄豆的大竹筛上,准备等下午完全断气了就放到竹畚箕里,挑到麻痘山埋了。中午的时候来了个不知名的道士,把竹筛上的春兰放在大方桌下,桌上架几把椅子,准备进行过关仪式。道士抓着赵金梅拿来的一只公鸡,围着方桌一遍遍绕圈,一边转一边念符咒。到了下午,春兰突然喊着要喝奶了,总算熬过了这关。
赵金梅先后生了五个儿子,三个女儿,最后只养活了两个女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