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以来,我从没有像现在如此渴求书籍,每天都要读书,每天都要掌握新知识,每天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吸取自己前20多年的教训并总结经验。看到这本书的时候,简直给我的注入了强心针,我在想我前几十年究竟在干什么,为什么浪费那么的时间?没有给自己更多的时间读更多的书,认识更大的世界。接触财务这一行,有的时候真的会耗尽人的耐心,我们接触到最多的是企业财务人员,每天收到的反馈就是抱怨,抱怨老板给的工资低,抱怨自己被工作时间占满,抱怨每天跟其他部门的人员有吵不完的架,很多都埋头于工作,从没有跳出这个框架去思考自己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不断的吵架?我如何才能更好的做事?二年后我要达成什么地步?其实当你开始思考这些的时候,或许才能更清晰的认识自己吧。我扪心自问,我自己又做的如何,其实并不好。
看到这本书的时候,给我投射了一道光,给我带来很多启发,看到了所谓尖子生不同的人生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还有对待生活的态度。这本书是给那些有抱负,天资不算太差,对生活依然抱有期望但是有点迷茫的年轻人,告诉你如何去思考。这本书绝对不是贩卖鸡汤,而是告诉你成功人士之间共有的规律。李笑来说,一个东西难或者不会,仅仅因为你没做过或你没看别人做过。见到活人做到,见到有缺点的人做到,见到你身边有缺点的人做到非常重要。从恶性循环中走出来的方法,就是找到做到的人,活生生地见到他们,感知他们的存在,你就会默默地做下去。分享一下前五章的感悟。
1、差异化竞争
杨超,她是一个无法用常理推测的完全用兴趣导向行为的“90后”小姑娘,大二就是新东方老师,在青海西宁新东方担任校长之后成立了自己的“纠纠留美学堂”。报考大学的时候别人都是根据分数报考学校,根据就业报考专业,她却完全相反,根据自己未来的舒适度先选大学然后在考试,轻松考入北京传媒大学,考入后发现专业不是自己的兴趣,在大学和几个好友成立了“学渣联盟”,专门研究如何不学习也可以顺利毕业,研究如何通过社会实践给自己加分,就这样意外和几位学渣成立了公司,专门赚大学生的钱,可以进行语言培训、竞赛加分、搞定大公司的实习岗位等等各个环节赚取收益。她给我最大的特点就是成熟聪明和反常规,早早就懂得了和自己的同学中差异化竞争如何取得优秀的成绩,当你在浑浑噩噩的度过四年时光的时候人家早就甩你很远了。
后面讲述的李倩的例子也可以印证这一点,李倩是投资圈最懂品牌营销的,另外一个优势就是营销圈最懂投资的,搞清楚自己的标签之后发力,去个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支持。马佳佳,也是这样,其实她很聪明,高考是当地的语文状元,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她最轰动的就是在大学旁边开设情趣用品店,其实这就是降维,明明是深刻有思想的高配置偏偏去做了这么恶搞的低配置的事情,迅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然后开拓了自己更大的视野蓝图。而且在我看来,马佳佳和冯唐都属于那一类聪明人,写文章就是找规律,用一个完全反常识的视角,给一个完全符合常识的框架,然后逻辑缜密,让人无法反驳,既颠覆又获得主流的认可。这个真要好好琢磨。
2、追求问题的实质
李倩,青山资本的懂事总经理,品牌营销的专家,在在行保持三高:“约见人数高;约见价格高;好评率高”。她是很早开始类似“一周见一个人”的行为实验者,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一些新的前沿的知识,在还没有提倡万众创业的时候她发现创业成为新主流,而且他们对于营销的需求十分强烈。于是去看了几乎所有营销方面的书籍,真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然后总结出书中的规律,建立知识框架然后跟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套,再去印证书中的理论,如此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际。这和我身边认识的优秀的人一样,我boss是原IBM大中华区的财务总监,他给我上的第一课就是每一个行业都有一个叫“最佳实践”的东西,你掌握了这个行业的规律,然后通过你的认知你的资源不断去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思考建立自己的体系,遇到再难的问题也不怕因为都逃脱不了你的知识架构,这些问题就变成技术层面的问题,技术层面的问题再找到相应的专家进行解决。当然他告诉我的道理不止这些,以后我会慢慢去讲。
学习中有技术效率和认知效率两种说法。追求技术效率的人热衷于各种电子和技巧工具,追求认知效率其实就是追求对于事物本质的思考。李倩之所以转型了好几次并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就是因为她已经养成了一个思维惯性,那就是在任何一个行业中,先知道这个行业最好的是什么,规律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先确定一个目标,一个结果,把自己逼到绝境到推出最好的办法。
她给年轻人的建议就是,第一,找到好机会,因为选择比努力重要;第二,任何事情都不是为了做而做,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以及这件事情是否是你的最短路径;第三,大部分人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读自己的书建立自己的框架建立自己的知识点,而不要去看太多人说的,做就对了。其实我看完这本书第一章,在想,就这样,为什么Elly要推荐这本书?看到这一章才开始发现新天地,很受用。
3、理财能力
马文亚,“中国巴菲特”,很少有人比他还幸运,也很少有人比他更努力。12岁炒股,15岁在上海买了一栋别墅,大学里就是股神,现在是国内最前沿做量化投资。看了他的简历发现他居然是1988年的,简直汗颜,当然这和他的家庭也有很大的关系,但更多的是个人的努力。第一,不爱花钱,他很小就集硬币,加上七七八八的压岁钱,不少,但是他就是不爱花,在他看来在判断一件东西是否该不该买的重要标准是:你买了这个东西之后,如果不告诉别人,不给任何人看,你心里憋不憋得慌?其实有时候想想,消费主义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与别人的比较,你看奢侈品的卖点就是阶层的比较。拥有金钱给了他更多的选择权,不爱花钱就攒下不少钱,在上海2000年上海的房地产市场糟糕,他做了大量的买房功课,在这个时间他说服母亲,掏出自己攒下的2万块钱,合股买了一栋别墅。当然这和她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母亲很早就告诉她合股投资的操作方式,投资的理念。
第二,利用大量拥有资产的人并不觉得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是资产而以很低的价格出售,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他明白要永远购买价值被低估的东西。所以股票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才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第三,高度风险把控,在他看来,假如一件事情成功的概率只有51%,但是这个概率是准确的,而且需要你每天都可以做1000次,那他就会做这样的事,因为,概率上已经净盈利5100次,而且次数越多,概率越确定;但是如果一件事情的成功的概率是90%,一旦成功你可以赚5000万,但是失败了就一无所有,那么他就不会做这样的事;于是对于风险的控制,让他开始进行量化投资的操作。
他给年轻人的建议是:第一,想到一件事,这件事对你来说很重要,一定要每天做点什么,把目标变小;第二,把你的大目标化小,化成每一个阶段性或者每天要去做的事情;第三,去做,每天都要做。我已经在做了,你呢?
4、知识决定命运
李叫兽,百度最年轻的副总裁。人的能力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不断的实践,经历,学习案例,学习他人,这种更偏实践型的学习方式;另一个就是,看书学习理论,李叫兽就是其中之一,很小就通过书研究怎么打架。要看大量的书籍,并在书之间建立联系,还以战略的眼光看待问题。战略是什么呢?就是达到你的目的的“招儿”,就是培养长期的差异化竞争力。所以正确的策略并不是你比别人聪明,而是你跟别人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才能在竞争中获胜。所以李叫兽做了大量的刻意练习,找出自己的理论优势,作用于实践,并不断打造自己的知识体系。
他给年轻人的建议是:第一,战略性的思维,去看书,比如《好战略,坏传略》,先看十遍,然后在思考自己每天的行动是否符合;第二,持续的创造并提供差异化的附加值。每天问自己,我如何差异化?如何做到?如何做到不可替代?第三、控制自己的抗压能力,不否认他的存在;第四,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建立起知识的联系并去使用它,遇到一个知识点就问自己这些知识可以做哪些事,并探索事物背后的原因。
看了这本书,我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推荐给更多的人,简直不能形容我现在的心情,简而言之,去买去看去行动,你的框架可以慢慢搭建,但是你的行动可以开始了。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