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听到了一堂好课——枣庄路校区孙老师执教的《青蛙写诗》。这是一年级的课。一节课40分钟,不知不觉就结束了,原因是课上得生动有趣、扎实高效,听课就是享受。孙老师就是一位演员,入情入境地展示;她还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家,调度着班里50多名同学的注意力,让每个孩子全神贯注地跟随着她的指挥或读或写或说或演。
纵观她的课,亮点在以下几点:
第一,常规(习惯)训练润物无声却训练有素。
1.让学生书空生字,老师提醒:举起你的小黑板(左手掌),拿出你的小粉笔(右手食指),开始板书XX。这是个创新,完全遵从孩子的向师心理:老师板书,孩子们也可以板书!书空在自己的手上,就双重巩固了所写的内容。
2.学生初读课文,一生读得较慢,孙老师示意全体同学等着孩子读完,生一读完,老师评价“他坚持把该做事做完,这是个好习惯!你们读完课文用坐姿告诉老师,也是个好习惯!”尊重孩子,就在这等一等的几十秒里;评价语就是指导语,老师的评价,就是在指导孩子们这么做。
3.写字姿势的指导:师说“头”生答“正”且立刻做到头正,身直,肩平,足安;一尺一寸一拳头。孩子们偷得端端正正。因为我们是线上直播,看不到孩子们的正面,但他们端正的脊背,彰显着他们标准的书写姿势。这里,孙老师做得到位的是关注每一个孩子,每个孩子都 参与其中。
4.读词语有提示有节奏。如读“淅沥沥”“哗啦啦”时,提示小雨慢慢地“淅沥沥”“哗啦啦”,小雨快点“淅沥沥”“哗啦啦”,小雨很快“淅沥沥”“哗啦啦”,孩子们小手随着老师的提示演示着雨下着,也跟着节奏声音由小到大地读着。读生字时,老师拿着字卡林下往上地举,孩子们就声音由小到大地读。配合相当默契。
第二,识字写字有办法。
1.认识“雨点儿”,字写在雨点上,给了孩子们最直观的印象;儿化音的发音,借助前面学过的知识降低难度;老师领读后学生跟着齐读,声音小了师提醒“雨点儿听不见,再读!”声音拖了提醒“把雨点儿吓跑了!”在她的引导下,孩子们读得干脆利索有节奏。读“淅沥沥”“哗啦啦”时,先听声音,再边演示边读,读得优美生动。
2.认识“雨”字,从字源入手,把它的字源贴在字边,让“雨”字直观形象地入驻孩子们的脑海。认识“要”字,用加一加的方法。
3.写“雨”字,先观察“笔顺占格”,然后编口诀记住写法,范写时边说口诀边示范,学生写完字后评价:占格正确评一星;竖在中线上评二星,四点散开评三星。
第三,学习新知形式丰富,有趣有效。
1.学习标点符号,用图片出示小青蛙、小水泡、一串水泡与逗号、句号、省略号,引学生比较、发现逗号、句号、省略号的样子与停顿时长。图像记忆是人类最好的记忆方法,孙老师抓信这一特点,让孩子们牢牢记住了这三个标点符号。
2.借助多媒体动画出示青蛙写的诗。青蛙的读,是一串“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这是什么诗呀!随着对逗号、句号、省略号的认识,课件动画出示标点符号,进入到诗中,就真成了诗:“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孩子们看得真切,记得形象,学得有趣。在读完三个小朋友帮青蛙作完诗后,再戴上老师制作精美的头饰,课文读得那个美呀。真是让人羡慕!
昨天晚上,还和孙老师沟通:这轮亮相课结束后,希望她上节示范课。她愉快地答应了。今天听完她的课,决定直接把视频发给老师们看就可以了,这是一节难得的优质课。很是庆幸,孙老师来了我们学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