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二轮 Prototype 原型设计中的重点

第二轮 Prototype 原型设计中的重点

作者: 西木栗lee | 来源:发表于2022-04-05 11:31 被阅读0次

    做完了市场调研的各种分析,也知道了竞争对手在哪,下一步,就要尝试着做出一个产品原型来。很多创业者都是理想主义者和偏执狂,在他们脑子里充满了各种“我想做这个”“我要做这个”等等非常主观的声音。

    就跟我自己19年做甜品工作室一样,在没有搞清楚产品市场的收入结构之前,就直接去学做精致的法式甜品了。现在来看,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因为大部分甜品市场的60%-70%的收入都是来自于生日蛋糕,而我,最基本的抹面和裱花都不会。

    所以,就像《人人都是产品经理3》中所写的一样:

    解决问题的起点不是产品的解决方案,而是用户需求场景。

    进入第二轮MVVP,即Prototype阶段时,我们工作环节要从“想清楚”阶段过渡到“做出来”阶段,我们的工作思路也会从“问题域”转移到“解决方案域”。这一阶段对应的方法论是“设计冲刺”。该阶段中,我们验证的重点依旧是“问题与方法的匹配”,但侧重点在“方法”。在工作内容上,我们主要做的是“产品设计”,如果原型验证通过,就需要“评审立项”。

    Y模型:问题域到方案域的硬核解题思路

    产品创新中最核心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可以总结成一句话:“用心听,不照做。”“用心听”的关注点是问题,“不照做”的关注点是解决方案。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每个产品在进行创新的时候,最常见的错误是什么?在我看来,这些错误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点:“不听”和“照做”。一是不用心听用户的想法,和用户接触得太少。这一点在“理解用户”的章节里我们已经聊过。二是完全按照用户的意愿做。有些产品经理虽然接触了用户,但用户说什么就做什么。这样一来,产品经理岗位就没有必要存在了,我们只不过是向工程师转达了用户的想法而已。

    接下来我就介绍一下“Y模型”,它能简单、直接,且有效地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节点1”代表的是用户需求场景,经常被称为用户需求。这是一切产品创新的起点,它是用户表面的需求,也是用户直接的观点或行为。

    ►“节点2”代表用户需求背后的目标和动机,它是用户言行的内在原因。不过,产品经理在思考用户目标时也要综合考虑公司、产品的目标。

    ►“节点3”代表产品功能,即问题的解决方案,它是技术人员能看懂的描述语句。

    ►“节点4”代表人性与价值观,可以影响用户心智。它们是产品需求最深层的体现,也是需求的本质。

    想要厘清Y模型节点之间的不同转换阶段,需要回答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总结为六个W和三个H。

    “节点1”的问题主要是Who(目标用户是谁)、What(需求表现是什么)和Where/When(何时何地,什么情况下)。

    “节点1”到“节点2”和“节点2”到“节点4”的转换阶段,是我们对用户需求层层深入的过程,即从观点与行为到目标与动机,再到人性与用户心智的分析过程。这两个阶段要回答Why(为什么)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不停地往下深入挖掘需求,了解用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言行、动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智。第2章中提过的“模拟用户旅程”中,有一个步骤是从用户故事出发,探寻用户背后的情绪和感受。其实这一步骤就是在落实这个层层“深入”的过程。

    最后的“节点3”中,我们要回答Which、How many、How much这三个问题。Which是指选哪一个方案、做哪一个功能。这背后是对优先级的判断,比如要评估效用、成本和性价比,等等。How many是指做多少个功能,它考验的是对迭代周期及产品大小的把控。How much是指需要多少资源,它是对时间、金钱、团队等资源的评估决策。

    简言之,Y模型的前半段意在“用心听”,后半段意在“不照做”,整体是一个“深入浅出”的过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二轮 Prototype 原型设计中的重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udr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