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我上一次更新微信公号,已过月余。
我微信号的读者,本就少得可怜,一停更了些日子,关注者几乎快把我遗忘殆尽。偶有热心粉丝,见我一直不发新文,以为我就此罢手不干了,留言催我尽快续更。
又或,一两个更为投入些的读者,不时絮叨:“什么人哦,懒得不像话!都这么久了,连一篇小豆腐块也没见着,如此任性把人晾一边,不管也不顾……”
的确,这次停更间隔时长,以至有人忍耐不住,索性取关而去,我疏于为文,日渐散漫,有愧读者,想起此事,我就戚戚,然有心无力,难堪日甚。
立夏至今,气温一日日升高。入夏后,阴沉不定的梅雨天,持续时长,又湿又热,熬煞人也。呆在城市生活的人,颇不易应对,日夜难耐。
窝在大山沟里头的我,一个闲人,在过去这月的日夜,没受啥酷热侵扰,反倒静静享用着山中夏日的习习凉风,清爽又宜人,舒坦之极。
偶尔,烈日当空,午间的阳光,很有几分灼人,很快便让人汗水淌流、浑身湿透……连着多日高温,山谷田间那成片的绿烟叶,已褪去初夏时的浓绿,彻底换了副模样,呈着盈盈暖融之色,全披成了金黄色的成衣,丰收在望,好不喜人。
山间夏日,纵使白天温度高起,日落西沉,酷热还是会渐渐退去。黄昏前后,温度便很会有较为明显的下降,且昼夜温差大,不需风扇和空调。若到了后半夜,酣眠之人,尚需搂着一层薄被,捂好肚子眼,否则易着凉……
繁茂山林,穿插山谷丛林间的淙淙溪流,这种大自然的天然空调,把山区温度调得恰到好处,利人酣眠。与城市不断升温烤箱似的夜晚相比,那是两种决然不同的身体感触。
我整日浸于山野自然的和风里,山间夏夜,自在舒适,让人心悦情怡,越发在意起自己身体的感知反馈。受本能意愿的牵引与驱使,我忘情于大山所带来的妙用,一时竟对过去所热衷的为文,兴致不复,以致搁笔一月余。
这一月,虽无行文,倒也没让自己闲着虚度,静下心来,读了马尔克斯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恶时辰》、《族长的秋天》、《霍乱时期的爱情》、《苦妓回忆录》、《活着是为了讲述》……读完这一系列的中长篇,让我喟叹:“真正的大家,其对待读书与写作非同一般的态度,非我辈凡人能够企及。”
平日,那些不痛不痒的文字,感触不深。加之我半路闪出来舞文弄笔,散漫拖沓,创作上也下不了狠劲,且我读书少,起笔晚,缺思考,更无系统与专业的功力来加持,想要写出好文,实乃撞了大运。
马尔克斯为文为人的态度鲜明,让我颇受触动,深深为之吸引。他说:“1.文学和人生只有形式上的差别,本质上是相通的。2.生活本身教导我,最实用的写作秘诀之一是在不敲门、不发问的情况下,学会读懂现实的象形文字。3.我的写作,不是为了制造有悬念的故事,那不是一个作家真正的本职所在,而是悬疑推理小说作者从事的范畴……”
过去,我总是想当然的以为:“用足够吸引人的故事开篇,把故事讲精彩、流畅些,就会吸引人的关注与阅读的兴趣,如此文字才会更具生命力,影响持久。殊不知,这是我自己方向性选择的偏离,距离文藏心道甚远……”
其实不然,我们如今这样子平淡的生活,并不会给人时刻上演那种轰轰烈烈刻骨铭心的精彩故事。往往在我们不经意间,因我们自己惯性的选择与过滤,把原本我们值得为之书写和记录的日常一挥就闪了过去。我们并不太习惯从小处着眼,去观察、思考、剖析那些本应记录下来的平静日子。时间如水流一样从我们的眼前流过,匆匆走远,几乎没留下啥激动人心的显色,抑或被人刻意着墨过的痕迹。
时间的长河啊,流着流着,新事便成了旧事,日消殒去,难再被人记起与把握。新的日子与旧的生活,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清晰的印迹。每日每时,我们总在不停地重复着昨天的过往,循环环着今日的更替:发生、流逝、忆起、再次往复……
人很多时候都是一些下意识、惯性的力量在主宰着自己的生活,他并没有完全意识到当前的行为,在将来会带来什么后果,多活得浑浑噩噩,昨日与今日,并无本质上的根本差别,最终一步一步吞噬了我们澎湃的激情,耗光我们敏锐的感知与把握能力,所以苏格拉底才会说:“没有经过审慎的生活是不值得活。”
我就是苏格拉底所要关照和提醒的那个人。我不习惯审慎的生活,不会刻意去记录下日常的点滴,不懂得取舍。我的惰性与懒筋,无时无刻不在缠绕并阻碍着我,使我眼高手拙、纰漏百出,终使自己高不成、低不就。明明我一手好牌在手,却结果还是被自己的任性与妄为所糟蹋,致使人至中年,却无业可成。
因有了他人的参照和对比,渐渐的,我开始讨厌起自己:“说到底,我还是沉不住气,终究是耐不住冷板凳的寂寞。起心动念的时刻多,可最终干出让人满意的结果却少之又少,如此一来,意绪不平,难免牢骚日增……”
最近的山居生活,书本给我提供了新鲜的养料,给我部分的启迪,让我习得一点体悟:“眼前暂时的安逸,终归要用日后更多的时间去弥补……安逸于当下的苟且,会与日后的幸福呈出反向的乖离……”
一个人,若过得太过闲散与烂漫,那么,在接下来的生活中,定会逐渐变得无从所适,茫然日深,终会找不着要去的前路。尤其是对那些有着极强使命感的人来说,几乎相当于对自己做出了慢性自杀的选择一样。
任自己呆在舒适区,肉身是舒坦,可内心却变得越来越苦闷、彷徨不安。找不到归属的人,易心慌,且越来越心慌慌,哀叹自己居然成了闲人、无用之人。犹如自己成了一个没有目标的流萤,但凡有光有热,便会飞蛾扑火,坠入深渊难再起。
这个受新冠疫情影响,并延期开学的下学期,我在大山沟子里读着马尔克斯,感受着他无比的热情与真诚,边读边思,一睁一闭间,很快便到了学期期末考试的时点。马尔克斯,这位年近百岁的睿智老人,在我的耳边,极其平静地对我叙说:
“夜幕即将降临,黄昏一片忧伤,我泪光点点。”
开学时,我在学校院墙外的菜地里种了些时令蔬菜,
日变夜化,时间便在其中起着妙用,
转眼,到了收获采摘的时节......
其实,无论何时何地,
一个人能否在生活中显痕留迹,
存下过往的点滴,
均在于他平日的付出,用心与否。
显见与非显之见,
往往都是看不见的无形之手在起作用,沉淀显露。
假以时日,该开花的开花,该结果的结果,
过往的印迹,仍会在你的眼前一 一呈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