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天晚上,我和老公带着儿子小贝壳散步,回来路上,老公突然说起:你说以前我们没有孩子的时候,怎么就不出去多走一走,玩一玩?
我回他:是啊,以前的我们是怎么混日子的啊?
回想以前我俩生活,那就一个简单轻松+爽啊,因为我俩都是外地的,所以在这里没有亲戚,只有朋友,所以没有七大姑八大姨各种家务事,生活圈很简单,朋友喊就出去浪一下,要么就宅在家里看看电影上上网。
虽然多次想一起旅行,总是以没有时间为由一推再推,直到现在小贝壳出生。成都离重庆只有两个小时的动车,我一直想去,却始终没有成行。
今年小贝壳出生后,家里家外都是忙着他的事,除了正常上班,我们都要照顾他,没有时间看电视,更没有时间去电影院看电影,反而突然觉悟了,觉得以前的大把时间都荒废了,现在有很多事情想做,却又不得闲,心里十分焦虑。
在采铜《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一书中里提到,对待时间,有5种不同的角度:
视角这5中视角都有优缺点,最好用多采纳积极过去视角、享乐主义视角(生活场合)和未来视角(工作场合)。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过去虽然清闲,但是当下小贝壳给我们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幸福和快乐。现在小贝壳已经有8个多月,我们可以带着他从近到远旅行。
02
今年是我工作整整五年,回想这五年,心情很复杂,五年里,我曾经努力折腾,但始终没有实现目标,最后随波逐流,沿着最普通最一般的人生轨迹往前走。
恰恰今年又是三十而立的一年,我很着急,很焦虑。
在奔四的这一年,我不知道下一个五年,自己会变成什么样,一个职场老油条?一个黄脸婆?一个整天围着孩子转的妈妈?
不!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一个不一样的人生,想走出内心想走的路,想拥有别人不那么轻易替代的个人核心竞争力。
作者采铜《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书里说:
这个世界上多的是短平快、付出马上就有回报的立竿见影的事,也多的是需要长期投入、靠矢志不渝的坚持才有达成的事,只不过,对前一种人们常常趋之若鹜,对后一种人们却避之唯恐不及--而正因为如此,才更有去做后一种事的必要。
所以,下一个五年,我的愿景是什么?这是个人远景规划,必须要重新考虑个人目标的价值和意义。同时还应该配有近期未来视角,为了下一个五年目标,我现在眼前的事情有没有做好?
03
没有生小贝壳以前,我两经常看电视,特别喜欢看综艺节目,但是现在让我回想看了什么却什么都想不起来,说起来,我两都摇头后悔,浪费时间啊!
看那些综艺节目有什么意义呢?除了有点闲聊的话题,其实一点用处都没有。
这个碎片化的时代,信息噪音泛滥,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却像大海捞针一样看不见摸不着。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书里说到:
「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
在生活中,短半衰期的事情就是一件事情发生时带给我们即刻的好处,而一旦这件事情结束,这种好处就会消失。比如打游戏、看综艺节目,当时会有强烈的兴奋和愉悦,但第二天再想想,似乎都忘记昨天看了什么。这被采铜称为「高收益、低短半衰期」的事情。
有短半衰期的事,肯定也有长半衰期的事情,采铜做了一个划分:
所以我要做的事长半衰期的事情,比如:学会有效的思维极强,向大牛学习,练书法,阅读,学习技能并反复练习。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书里也有一个不完全的长半衰期事件指南:
积累可信的知识
训练实践技能
构建新的思维模式
提升审美品位
反思和总结个人经历
保持和促进健康
建立和维持相互信任的关系
寻找和获得稀缺性资源
探索、提出独创性的构思或者发明
获得高峰体验
04
其实现在很多人的闲暇时间很多,包括我,虽然平日要工作,要带孩子,但是我仍然可以挤出来很多时间。
我老公经常说我,比起那些每天早出晚归的人,你已经很幸福了,上三休四啊。可我还是觉得自己拥有的独立时间很少。为什么?
看了书才知道,原来是打开时间的方式不对。
要想充分利用时间,其实不在于时间的长度,而在于密度,或者说提高时间质量。
比如,同样的半个小时,她刷剧,他练书法,显然后者的休闲满足要高。
所以问题的解决办法是:找到并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让这个爱好在时间的长度和深度中慢慢生长。
就像酷大爹王德顺在60岁坚持每天健身2小时,才练成了好身材,80岁走了国际T台,成了名。
我是林溪,来自山城,热爱生活,喜欢写作。
相信写作的意义在于鼓舞他人,抚慰自己。
如果你看到这里,点一下喜欢和关注哟,
你的喜欢和关注是我写作的不竭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