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生活中的心理学学习第二天(1--11页)

生活中的心理学学习第二天(1--11页)

作者: 无心_5e63 | 来源:发表于2019-07-25 21:33 被阅读0次

    第一章  我是如何成长的

    第一节  穿越童年之门

    用通俗浅显的语言,以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及精分理论为依托,描述了婴儿期、幼儿期、学龄期这三个阶段各自的特点。

    婴儿期身心特点(0-3岁):

    动作从大动作到精细化动作发展;语言从无意模仿到有意模仿,由单词到句子;情绪由“自发微笑”到“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再到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信任感与自主感:

    0-2岁是建立基本信任感,满足生理需求,如果母亲能够发自内心的去爱与关怀,并让孩子感受到,信任感就很容易建立。

    2-4岁是建立基本自主感,此阶段父母要在一定安全范围内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世界,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分离个体化:

    分离是指婴儿与母亲从心理上分开和脱离。个体化需要经历自闭、共生、分离个体化三个阶段。

    自闭是0-2个月,基本处于睡眠状态。共生是2-6个月,分不清母亲和自己,以为是一体的。分离个体化期是6-24个月,婴儿在与母亲的情感互动中完成分离,并获得快乐。恒定客体期24-36个月,也就是出生后的头三年,孩子能明确自己是谁,也知道妈妈是一直稳定存在的。

    幼儿的发展(3-6岁):

    认知上以自我为中心,游戏从平行游戏到合作游戏,性别的角色认同。

    学龄期(6-12岁):

    认知上获得了守恒的概念;道德经历了自我中心、权威、可逆、公正四个阶段

    学业成绩受自我效能(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一行为的感受、判断和信念)和内在动机的影响。

    社会交往:

    亲子关系方面,从与父母的交往逐渐转移到与同伴的交往。与同伴的交往是否良好或受欢迎及老师的认可程度都会影响孩子的学业成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活中的心理学学习第二天(1--11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ugk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