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女儿。
那位从小到大让他引以为傲的女儿。
事后,他还无限感慨地说:“她曾是那么完美的一个作品啊。”
他不明白,为什么从小到大都那么听话,那么优秀,那么懂事的女儿,有一天会离家出走?
他更想不通,一向乖巧谦和,人见人爱的女儿会被男人的几件衣服,几个首饰所迷惑,“心甘情愿”被“包养”,不愿意跟他回家。
这是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冷案》中的一个教育悲剧,看得我的心阵阵发疼。
为什么父母付出全部,却把孩子养成了“白眼狼”?
成为凶杀案当事人的林家父女,其实一直是邻里教育孩子时的楷模。
女儿林慧,从小品学兼优,不仅懂事听话,人人称赞,高考更是不负众望,替父亲圆了梦,考上了名牌大学。
而她的父亲林老师,也是她的高中老师,桃李遍天下,是备受尊重的名师。
然而谁都没想到,这种“父慈女孝”的画面只是表象,表象之下,埋藏着汹涌的暗流。
女儿是父亲最得意的作品,是不允许失败的。
为了不出一点差错,从女儿出生的那一刻,林老师对女儿的控制就开始了。
不仅仅是衣食住行,连高考选择哪所学校、什么专业,他都简单粗暴地命令林慧,从不问问林慧自己想要什么。
渐渐地,林慧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只有听话了,父亲才会爱她,如果不听话,父亲就会发脾气,指责,甚至惩罚。
这样有条件的父爱,哪个女儿会感激呢?
不再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终于,高考之后,林慧爆发了。
她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就把它钉在了父亲房门上。
因为那只是父亲的“高考志愿”。
而且,林慧还选择了离家出走,在外漂泊的她吃尽了苦头,慢慢选择了“堕落”,被一个男人“包养”了。
父亲气急败坏地冲进林慧的家,大骂她恶心,林老师说:“如果你想要的就是这种生活,你还不如现在就死了去。”
他不知道林慧这些年在外面受的委屈,他也不知道,正是自己的冷漠对待,将女儿推进了坏人的怀抱。
他无法容忍这个已经完全脱离他掌控、完全脱离他规划的女儿,气急败坏地将林慧掐死了……
心痛之余,我不免思考,有多少父母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作品,却最终走上了残害孩子的道路?
把孩子当成“人质” 的爱,
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大数据调查显示,在“孩子最讨厌的父母的十句话”中,第一名的就是“乖,听话。”
为什么父母总是要求孩子听话呢?
因为家长心存恐惧,在养育孩子时,他们在无意识中不可避免地把孩子当成了他们自我安全感的“人质”。
你必须变成优秀和美好的,否则我就不安全;
你必须变得有能力,否则我怎么能够安心?
你必须很听话,才能保证我作为家长的权威。
家长在不知不觉中就在把孩子变成他们内在安全的要挟物了。
当一个小孩是一个家庭中的“人质”时,就变成了整个社会或家庭的内在恐惧之河上的波涛,他当然无法获得生命中真正需要的自由和快乐。
当你恐惧,他能感受到恐惧;当你放松或自信,他也能感受到。
孩子是父母最敏感的接收器,他在反映你的声音和信息。
2019年2月26日上午,21岁的高三复读生魏天桦(化名)给母亲发短信说,
“我真的想好好学,考个好大学,希望这个愿望,下辈子可以实现吧,我爱你,下辈子,别做我妈了,太累了。”
母亲随即回复说:“你永远是我的好儿子,你是妈妈的支柱,我会尽最大的努力支持你。”
过了几分钟,母亲又发短信说:
“妈妈因你考到外高而荣幸,我希望你这次也争取轰动一哈周边的几个学生,老师说了,你学习如果用心了,没问题,你是聪明的娃娃。”
然而短信发出一分钟后,母亲就接到了儿子手机打来的电话,派出所民警通知她去一趟,监控录像显示,魏天桦把手机和书包放到七里河黄河大桥上后,纵身一跃头朝下扎进了黄河。
魏天桦是家中独子,第一年读高三时父母离婚,他跟母亲一起生活。面对这起悲剧,相信妈妈是世界上最难过的人。
她一定是为了儿子付出了很多很多,儿子才会在最后的遗言中,说出很幸运遇到这样的妈妈,说出您的恩情,来世再报这样的话。
她也一定非常爱儿子,才会在感受到儿子有异样情绪之后,回复你永远是我的好儿子这样的话。
但是,一对彼此牵挂,彼此深爱的母子,却终究天人永隔。
回过头来梳理这段对话,就会发现问题不是出在爱孩子或不爱孩子上,而是出在了彼此沟通的频道上。
孩子的话里,句句都是向母亲求救,他希望母亲能够听出他的压力、他的疲惫、他的脆弱和他的无助。
而母亲的话,却在希望他上进、鞭策他成功……
这些话,成了压垮他最后的一根稻草。
当妈妈把自己的理想和孩子的未来绑在一起,不容得孩子自己选择、不容得出错、不可以辜负母亲时,指向一定是悲伤的未来,因为压抑会吃掉孩子。
然而,跳河男孩妈妈的错误句式,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他们的身上背负的是妈妈全部的人生希望和期待。
但孩子的人生不是你的人生,他们有自己的生命和独立的意志,他们需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而不是去完成父母的梦想。
中国式父母最大的悲剧:
付出全部,却让孩子“窒息”
那些被父母控制的孩子,内心的煎熬和辛苦,在四下无人的角落独自默默崩溃着。
那些被父母偷走的快乐,失去的爱与被爱的能力,一直是他们心上长久的痛。
知乎上有一位网友说,在父母身边的那十年,过得比坐牢还要辛苦。
虽然没有明晃晃的摄像头,但她一直生活在父母的监视之下。
小的时候家里的门原本是有锁的,因为爸爸觉得不方便检查,就把锁都撬开了。
妈妈会坐在她身边织毛衣,边看她写作业,最夸张的时候会顺着她的目光猜她在看哪行字,是不是在开小差。
在父母面前,她没有任何隐私。
父亲可以随意推门进来检查,看她在干什么。
她的日记本被妈妈拿来跟老师交流,就连上厕所也要被管着,不能看杂志,不能偷懒。
真是细思极恐。
我一直认为,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父母用爱和耐心、温柔而坚定不断浇灌的过程,而不是靠“监视”和“控制”速成的过程。
太过急功近利的爱,对孩子是一种成长的阵痛;
太过窒息的爱,只是饮鸩止渴,伤人伤己。
腾讯新闻策划的一档亲子对话节目《不好说特想听》中,27岁的时尚公关天天打小生活在妈妈的高压管制中。
把自己活得像个女战士的妈妈,对孩子的控制欲极强,强势地侵入天天的成长空间:
妈妈不但偷看他日记、查手机、拆掉他房门的锁、在他洗澡时推门就进,还因不放心儿子工作跟踪他。
现在独住的天天,也被逼得给妈妈录门锁的指纹。
天天感到窒息,也十分缺乏安全感。
强势父母这样全方位管制的“爱”,是自私的,本质上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掌控感”,获得价值感。
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在强势父母的教育下,即使父母对孩子充满热情,体贴备至,也无法缓和强势干预孩子生活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被父母控制的孩子,会一直生活在自卑之下。
家长对孩子的高期待直接钝化了他们对孩子成就的认知奖赏,削弱了他们对孩子的成就感激励。
导致孩子无法从成就感最重要的源头之一,也就是他们最在乎的父母——身上汲取足够的成就感。
于是他们便会产生类似自卑,自我否定,自我放弃的心理。
这样的孩子,根本不是自己选择平庸,而是被父母的期待压成平庸。
父母的信赖和爱,
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有关孩子教育的大致“布局”,可以参照这个金字塔图:
在普通本科之上,是211、985高校,甚至是C9高校,他们占每年出生人口的3%,985高校的本科教育,只有1%的人口能够获得。
所以,哪怕父母双方都是985,孩子能上名校的几率也是极低的。
有的家长可能会问:总有人要赢,为什么不能是我孩子?
但你是否想过,你能在同龄人中一直都是佼佼者吗?
毕竟,比起接受孩子“平凡”,接受自己平凡就容易多了。
但是孩子的人生毕竟是他自己的,不能打着爱孩子的名义,去控制孩子的人生,让他成为了父母的私有财产,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
只有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发现他们的“比较优势”,他们才能真正绽放光彩。
英剧《德雷尔一家》里讲到一位单亲妈妈带着四个性格迥异的孩子到一个陌生的小岛上生活。
虽然他们的生活很艰难,但妈妈没有强迫孩子们去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没有让孩子为了自己的生活便利而早日懂事、早日长大。
故事的原型人物小儿子Gerry最后成了博物学家,在剧中他要放掉自己喜欢的动物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不需要用控制来爱他们。”
对任何教育者来说,这句话同样适用。
作为父母,我们不是在按照我们的标准创造一个成功的产品,按时上市;
爱孩子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个丰富、稳定、安全的环境,这个环境中有变化、创新和新奇的元素,可供孩子发展和创造。
教育孩子,就是自省。
在完成自身生命圆满之途上,孩子及其教育是一座桥。
踩着这座桥,你回到了你自己,孩子是你的投射之物,教育是你的投射手段。
在实现孩子的圆满之中,你必圆满你自己。同样的道理,你在圆满自身的过程中,你的小孩也必圆满。
只有每个人都各美其美,一个社会才会生机勃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