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柔竹聊天,聊出很多我的限制性信念。
我,低自尊,习惯性忍让、讨好。如果我不迎合对方,就会被抛弃。
在南京时,娜姐和我们姐妹俩买奶茶,娜姐随口说:“咱们三个买不一样的。”,这句话对于我就是买奶茶的第一规则,我不能选择柔竹已经选好的我也喜欢的奶茶,选了一杯勉强的。我对那杯没有喝到的奶茶念念不忘,晚上还梦到喝这杯奶茶。听话已经根植于我的头脑里,尤其是对喜欢的人、尊敬的人。不觉知时我就跟着模式走,走了一路才想到只是一杯奶茶啊。
好害怕不听话就会被打压,被嫌弃继而被抛弃。
和柔竹有不同意见时,哪怕是对颜色、款式的审美不同,我也尽量选择顺从。
被控制的感觉时常在。来自于父母的、公婆的、妹妹的,孩子的,有时候会消极抵抗,更多的是忍气吞声。理论上我是知道的没有人能控制我,除非我愿意。在头脑里的信念我没办法驱赶走,因为我害怕。他们控制我,说明他们愿意和我在一起,一旦我不听话了,他们就不喜欢了,会随时离我而去。我已经这么笨了,再失了听话,那就一点也不可爱了。
我的终极恐惧就是怕被抛弃。
柔竹告诉我,如果觉得被她控制了就说出来,我们需要互相觉察。我可以反抗她,试一试,死不了的。
回想我听话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我都是表面听话,心里抵抗,拖着不干,敷衍了事,还传播负面情绪。
我经常评判自己,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不能放过自己,觉得自己太天真了,愚蠢至极。虽然是脑区,但是大脑根本没有得到好好的利用,“反正最后还是会被否定,索性不想了。”
我觉得有无数双眼睛看着我,他们在心里猜测我,评论我。天呐,我知道外面没有别人,大家忙着呢顾不上看我。可是万一呢?
另一个限制性信念就是与越亲近的人相处就越不需要用头脑。我觉得你都这么懂我了,我就不需要修饰了。我成天用脑多辛苦呀,好不容易得来一处安身之地就赶紧把头脑卸下。柔竹说我是个骗子。把自己包装好了骗取他人的信任,然后蓬头垢面,漏出丑陋的面容。就好比有人说:“我这人大大咧咧,心直口快,你可别介意啊。”说话的人是为了满足自己表达的欲望并没有换位思考,体察对方的内心,如果对方较真,那就是斤斤计较,心胸狭隘。越是亲近的人越需要多思考。不是算计而是经营。再缠绵悱恻、心有灵犀的感情也需要用心经营。因为我很在乎你,不希望我的无心之举伤害到你。
我学了这么多是为了什么?为了给自己找理由吗?我是个6号,就是疑心重,我就是受害者心态,我就是负面情绪多,我就这样,我接纳我自己。一句“接纳自己”就能让我一直待在舒适圈,还要责怪别人不接纳我,看不见我。修行就是这样吗?就是为了给自己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吗?我就是不能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因为我小时候也没有得到过;我就是不能运用非暴力和我老公好好说话,因为他不理解我;我就是不能靠近我妈,因为她总是试图控制我。这不是修行,我只是看到了自己一部分的模式,然后任有自己沉溺其中。
我开了《PET》读书会,在课堂上运用PET的方法,在课后呢?在家里呢?我偶尔能在孩子身上使用,面对老公只使用了一次。我看了《一念之转》,告诉朋友们遇事转念,自己在有负面情绪时有用过吗?
我是学了一些技术站在了愚昧的高峰,拿接纳当幌子,不接纳我你是恶人,接纳我你活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