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更文比较少,也有很多人在后台留言问我。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太忙,还有一个是我想重新整理再出发。
我希望每次搁浅也能是一个通透的过程,能更深刻地连接到自我,或早或晚我
们都要成为自己。很多人的安全感,来自于多数人的相互庇护。似乎大家都习惯于盲从,跟随着世俗所投射的影子在起舞狂欢。人人都说安稳好,你便趋向安稳。人人都说婚姻是人生的必修课,你便匆匆相亲潦草过一生……
而另类的人需要承受质疑,所以许多人都想要湮没于大多数来寻求最安全。
这世上有两类人最能过得心安理得。
一类人是完全安于盲从的大多数,他们生活的标准来自于别人,过于重视别人在自己生命里的参与。甚至他们的一生被安排好呵护好,按照别人所认为或期待的那样去活着,看似无风无浪并心安理得地活着。
还有一类人就是已找到自我,并有稳固的核心,拥有一套应对尘世与自我之间的相处模式,无论何种人生风雨都能参透其中。
而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人,如同你我,或许都是第三类人,无法时刻活得心安理得。我们会有痛苦、怀疑、纠结,遭受自我拉扯或受到外界的中伤。而所有这些折磨,源自自己的本心与他人标准的博弈。要么是辜负了自我,要么是对他人的眼光难以释怀。
寻找自己是一切的出发点。每个人都自有他的生命底色,这部分底色是脱离学识、情商、社会规则和某个阶段的自我意愿的。你要一层层剥开来,并通过一个个经验来验证,承认自己原来就是这样的人。接受自我是一个艰难又漫长的过程,这其中也包括自己的阴暗面。
认识到之后便是自我强化。我们太容易被外在的经验、标签、标准伪装成真正的自我,而强化的第一步就是打破所既有的经验,完全不带色彩地认识自己,强化底色。并不断通过生活中所经历的一切来验证、修整、丰满这个核心底色。
其实我们生命的根本动力一直都是成为我们自己。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称,人有五个层次的心理需要:饮食与性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如果按照另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罗杰斯的话来说,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就是成为自己。
什么是自己,我们又怎样可以成为自己?
罗杰斯认为,所谓自己,就是一个人过去所有的生命体验的总和。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被动参与的,或者说是别人的意志的结果,那么我们会感觉,我们没有在做自己。相反,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主动参与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不管生命体验是快乐或忧伤,我们都会感觉是在做自己。
是不是在做自己,这一点极为关键。
如果我们感觉不是在做自己,那么不管别人的意志看似多么伟大或美好,我们都会感觉很不舒服,并会做一些看似莫名其妙的事情。看上去,这些事情像是自毁或伤害别人,但其实我们不过是在用这些事情来唤醒自己的意志。
但问题是,太多的人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甚至,一个哲学家称,一个生命的过程,就是不断与别人的个人意志做较量的过程。别人会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自己,自己同样也会这样做。
这样做的时候,我们会有很多名堂,最简单的说法是,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好。
对此,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称,一旦你将对方视为实现你的目标的对象和工具。那么,不管你的目标看似多么伟大,你都对那个人造成了伤害。著名的寓言小说《盔甲骑士》中,骑士对导师梅林说,他爱妻子和儿子,但梅林反问他:“你有没有把需要当作爱?”骑士恍然大悟,他需要去“爱”妻子和儿子,不管妻子和儿子需不需要,他都要去“爱”他们。其实,妻子和儿子只是骑士的爱的对象和工具而已。或者说,骑士只是想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妻子和儿子身上罢了。难怪,妻子和儿子都对他的爱没什么反应,因为这种爱其实是伤害。
不过,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这听上去很动听,有一些伟大的味道。然而,这样做的另一面,意味着你必须为你的决定负责,如果选择错了,你受伤了,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很多人惧怕这一点,于是宁愿放弃自己的意志,宁愿被别人决定。
由此,他们自己阻断了自我实现之路。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着自己的使命,至少,总会给世界带来一点点改变的。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不重要的人身上,别人的话,别人的优秀,别人的生活......那些都是别人的,做好自己,往自己内心深处发展,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守护自己最想保护的,不再迷茫,也别再徘徊。人的一生也就两万多天,六十多万个小时,不好好珍惜你还真以为会有来世之说么?成为自己最想成为的自己,那便是最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