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想起的
我坐在书桌前,午夜的雷声阵阵,黑漆漆天空中时不时的裂开几道闪电,视觉上的刺激却产生心情的不适。三伏天的雷电总是让人喜闻乐见,雷雨过后的清凉便是这酷暑炼狱中最大的希望。
酷暑的室外是人间烤箱,没有外出作业时,最好的状态,也是唯一的生路,便是蜷缩在空调房里。传统的挖西瓜配电视剧的消遣方式变为现代人的刷手机。逛完购物APP刷微视,聊完废话看公众号,最后玩到手机实在找不出吸引人的新挖法,百无聊赖,我打开的腾讯视频,想起那几年常看的日本季度短剧《世界奇妙物语》。据说这档惊悚短剧的拍摄初衷,是为了在炎热夏天,把空调房间里的人下的出一身身的冷汗,让人更凉快些。
那么来吧,让我也大汗淋漓,我随意点开了2010年秋季的一个短剧,叫做发电大叔。
发电叔的故事
故事内容虚构了日本某个年代,因为战争导致国内电能源不足,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不得不用脚踏车进行人工发电。因此每个公司和家庭会有一个发电机,每个公司还专门设了一个个岗位叫发电课,只有一个课长,就由公司能力不强、年龄又大的老员工担任,工作内容就是不停的原地踩自行车,在通过发电装置储存起来供整个公司用电。这群中年大叔做着最累人的体力活、拿着最低的薪水、遭着家人的看不起,最主要,体力日下,时刻面临着被新人顶上、被公司辞退的风险,异常艰辛。某天下班后,叔们又聚在一起喝小酒,其中的一个发电叔向大家诉苦,被公司要求一天必须发够公司三天的用电量,要不就辞退。大家皆唉声叹气,可是到了第二天,主人公发电叔打鸡血般迅速干完自己的工作,起着自行车就奔向辞退叔的公司,路上不约而同遇到了其他几个发电叔,大家骑着自行车一同前往,到地后迅速排成一排,迅速蹬车,很快帮他发够了电,最终保住了饭碗。然而在大家开心的告别回家后,主人公因为过度劳累心肌梗塞送到了医院抢救室。主人奄奄一息,医生用电击来抢救,由于电力不足电击不能继续,眼看心电图趋近水平时,主人公的儿子,这个平日里只知道认真学习,看不起老爸的工作,发誓今后一定不要像他老爸一样窝囊的男孩,摸着眼跨上了医院里的发电自行车,用尽全身的力气开始发电,终于恢复电量,电击抢救成功,父亲起死回生。
在医院的抢救的那几分钟,是孩子醒悟的时刻,他忽然理解了父亲的不易以及这份看起来粗鄙不堪工作的真正意义。短剧的最后一幕,是一个记着在报道:日本改善电力能源的卫星发射现场,由于电力不足,几经发射失败的卫星再次被宣告无法进行。忽然,记者眼中出现了光芒,指着远方说道:看哪,他们来了,我们的卫星有救了!于是镜头中出现了主人公带着孩子,身后成群结队的男女老少骑着自行车,排山倒海的朝这边移动过来。短剧在掌声、欢呼声、喝彩声中结束。
这部短剧是2010年秋季的剧目。9年前我看到的是怪诞滑稽的剧情,而现在看出的共鸣和励志的希望。之所有所感触,是因为现在的我是恰恰是一名基层的电力运维人员。
我是个发电妹
我家族的很多人就在电力系统,一直以来,我对这个行业很排斥。传统行业,国企弊病,落后的管理,没有品位的人群。我曾经像段剧中的那个少年一样,努力学习,生怕我这辈子也要回到在这个环境中。然后,墨菲定律总是发挥的淋漓尽致,似乎注定一样,走了很多路,我还是接过父辈的枪回到了电力系统,走了很多路,现在,我正在经历我的经层时光,这些年,我改变了很多。
的确没有实践是没有发言权的。
短短的两年我参与了基层的运维工作,我参与了烈日寒冬里抢修保供电的运维工作,也接触到了一个有思路责任感的同事,随着工作业务的水平提高,我更看到了如此一个传统行业的现代化和智能化的管理工具,这些都在一点消失和融化我的偏见。也让我发现曾经的自己眼高手低,狭隘无知。
就像那位孩子,只有当他登上那辆自行车是他才理解生活艰辛、人间不易,他才看清的更深刻。他才理解很多时候,这些平凡的小人物胡不可或缺的干着伟大的事情,例如发射卫星。
回忆起来,我也有过这样动容的时刻。那是在山区偏远变电站检修时的一天。
我在自己的日志中如此说道:
这里群山环绕,世外桃源。
工作来能到这么美的地方,却没有精力欣赏美景,是哀事,亦是幸事[捂脸]。
今天听到老师傅们说群众们盼送电的情景,竟然有些动容[可怜]。
意外的感到,真是牵一发动全身、牵一线系光明的使命[嘿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