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要吃晚饭,再炒一个青菜就可以开饭了。
4岁儿子走过来说, 妈妈我要和牛奶。 自己那个凳子垫高, 从柜子上拿了一个牛奶出来。 眼看着就要喝。
妈妈赶紧跑过去, 边把牛奶抢过来边说: 这个点你不能喝牛奶, 一喝牛奶又吃不下饭了。他不依不挠,大哭大闹。看妈妈没有妥协的迹象, 他还想到拿其它桌子上的东西往地上一砸, 帮.....碎了。 妈妈看着耍赖的儿子, 不知道该怎么办?
6 岁之前是孩子人格性格形成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人格性格教育尤为重要。
6岁以前, 必须对孩子说不。为什么?
因为在孩子6岁以内, 无理要求得不到满足时, 最多是哭闹和满地打滚。
但是如果是14岁之后,无理要求得不到满足, 而他又习惯了有求必应, 最后的结果有可能就像李双江的儿子一样了。
3-5岁, 克制任性的训练。
克制任性的原则: 不合理的要求绝不满足。
前两天完整的看完了李玫谨教授的一个108分钟的视频,虽然视频是10年前的, 但庆幸还不算太晚。 里面基本上包括了0-18孩子一些存在的问题, 而我从来不知道, 原来这些问题的根源, 其实就在于父母或者家庭。想想自己的过去小时候, 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和现在自己做事情的一些做法。隐隐中有些有些就对上了号, 果然就是那样的。
李教授教的方法是:
四不要:
1. 不要骂他. (会给孩子一个不好的观念, 观的同时形成念。都说你是什么样的, 孩子就会是什么样子的。父母时时刻刻都该做好榜样)
2. 不要打他. (大人打孩子不公平)
3. 不要说教. (正闹着呢,说什么都是噪音,越说越闹, 要安静下来)
4. 不要走开. (本来就是闹给你看的, 所以,要看着他)
让孩子哭,哭累了, 拿热毛巾给他擦把脸, 然后温和的告诉他,想哭可以继续哭。
不心疼,不让步,闹就闹吧。
有过一次以后就知道了,闹是没有用的。
孩子越小越好管。
最后, 记得给孩子留一条路:“你如果想要什么,可以来说服我,能说服我,我就满足你”
所以, 孩子一不如意就大哭大闹, 父母要做的不是有求必应, 而是应该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1. 不迁就孩子, 要言出必行.
儿子一早起来就跟我说, 要昨晚玩的贴纸. 我说, 你吃完早饭之后, 我可以给你一张贴纸. 父母答应的事情, 必须要做到. 否则, 下次就没有威信了.
2. 拒绝孩子的要求时做到以理服人.
儿子在超市看到超级飞侠的玩具, 闹着要买, 我说: 你家里已经有2套超级飞侠了, 再买就重复多余啦.
3. 延迟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
如果你想毁掉这个孩子, 那就什么事情都对他百依百顺.
2009年有个特别恐怖的案例, 但也是真实的事情, 一家六口突然全部死光, 就是儿子干的.
现在老人带孩子对小孩都特别宠, 孩子要什么都有求必应. 现代社会的新父母, 该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有把控, 不能任由老人按自己的老套方式去对待. 老人或许带几年, 但是孩子以后陪在你身边成长的日子, 估计是几十年.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 只有不懂孩子的父母.
孩子身上的毛病其实都是大人造成的. 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 大人必需反省, 找出原因, 对症解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