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静慧稳稳地坐着,已经坐了三个小时。
小徒弟安子在一旁眼巴巴地等。
他看着师傅的脸。师傅的脸非常平静,嘴角微微的上翘,似乎在微笑。
他又看着师傅的眼睛,师傅的眼睛紧紧的闭着,一动不动,连眼球的转动都看不到。
他又看看师傅的头发,师傅的头发还是那个样子,花白了,一根根的长在头上。师傅的头发不浓密也不稀疏。
师傅的身子端坐如松,挺拔如一颗树。师傅的脊柱立的笔直。
师傅的双腿交替盘在一起,右脚放在左腿上,左脚放在右腿上。师傅坐的那么稳那么稳。
他就快要以为师傅没有呼吸了,可是师傅还是在呼吸着。
他刚才还偷偷地蹑手蹑脚地走到师傅面前,伸出他的食指,放在师傅的鼻孔前面。
没错啊,他感到食指一阵清凉。师傅的呼吸稳稳地,就像就像什么呢,就像一阵,啊,不对,不是一阵微风,是一柱微风,不停地持续不断地去吹到他的食指上。
但是这一柱微风很轻,很细,很柔,很长。
安子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他来这里已经10天了,每天下午我l都看到师傅在这里静坐。师傅每天下午要静坐四个小时啊,从下午2:00到6:00。
现在是下午的5:45,师傅快要“醒”过来了。
现在的安子正处在一座深山的古庙中,这里只有师傅一个人,10天前师傅把变成孤儿的安子带到了这里。
这个古庙没有名字,庙门前的匾额上的字迹早就脱落了。
安子问师傅这个庙叫什么名字?师傅说这座庙他来的时候都已经看不清楚匾额上的字了。师傅在这里已经生活了20年。
师傅为什么来到这里,安子不敢问,师傅也不说。每天只是叫安子读经书,他自己就坐下来静心。
6:00,安子看见师傅慢慢的抬起来手。师傅的生物钟真准呢,每天雷打不动都会在6:00的时候醒过来。
安子赶快跑上前去轻轻的给师傅捏捏肩捏捏胳膊,再帮师傅拍打一下他的后背。师傅呢,这个时候也开始动作起来了,他也在轻轻的拍打自己的双脚双腿,还有自己的腹部。
“你刚才干什么啦?”师傅突然问。
“我刚才读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安子毕恭毕敬地答道。
“很好,会背了吗?”
“会背了。”
“那背来听听。”
安子开始背诵起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师傅一边站起来,一边听他背诵。安子看着师傅的脸,师父听着他背书,露出满意的神色。
“嗯,背得非常好,那明天我们来读《心经》”
吃饭做饭吃饭背完了,说师傅和安子就开始做晚饭了,安子烧火,师傅简单地做了两碗面条。
师傅本来晚上是不吃饭的,他说安子要长身体,所以每天晚上做饭就是为了给安字吃。
山中的岁月,不知道寒来暑往。
很快半年过去了,一天师傅下山回来说明天是中秋节。
师傅还非常高兴的说他见到了一位世外高僧。
这个高僧的名字叫木隆,他道行高深,眼睛特别坚硬。名闻天下的非凡禅师都没有他厉害。
安子不知道什么叫厉害,他觉得师傅已经很厉害了,一坐就坐几个小时。跟着师傅半年多了,他自己每次只能坐半个小时。
从此以后,师傅开始教他收摄心神。师傅说念咒可以以一念带万念,让自己达到一心不乱的状态。
安子的念头可多了,原来他不知道自己有这么多的念头,慢慢地才知道自己的大脑中思绪纷飞,1秒钟都能爆出来好几个念头。
安子开始念咒,他自己的声音响起来的时候,安子感觉很陌生。师傅的声音响亮,中气十足,安子觉得自己念的上气不接下气。嗓子干,气息也紊乱了。
安子感觉还不如自己静坐的时候,静坐的时候,脑子里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腿不舒服,但是也不觉得累,现在练习半个小时下来,脑袋都嗡嗡响。
师傅说这个练习就是不让你有念头的,开始的时候脑袋会嗡嗡响,时间一长,有定力了,气息足了,就舒服了。
这样安子每天上午读书,然后念咒,下午读书念咒,半年过去了,安子感觉自己真的念头变得很少了。
他很高兴,告诉师傅,师傅说你现在这个样子,离真正的通透还远得很呢,就像爬山一样,现在只是到了山脚下。
安子这才知道,自己的路还很长很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