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朝万历皇帝在位后期的萨尔浒之战开始,明朝和后金(清朝)之间的战争,总的局面来说,明朝便处于败多胜少的态势。因此久而久之,明朝上下内心深处有了一种恐清症——甚至崇祯皇帝在位期间,面对内部日益浩大的农民军和不断来骚扰的清军,也做出先灭农民军,然后对付清朝的决策——毕竟,农民军可比清朝好对付。
李自成入关后不久,就被清军赶出了北京,一时间,山东和河南东部,出现真空状态——起先这一带属于大顺朝的管辖范围,但此时,由于李自成已经西逃,大顺朝成了流亡朝廷,当然没条件去管辖这块地盘了,而当地民心在清朝和南明之间,是倾向南明多一些。
此时,南明朝廷应该做的,是派人接收这块地区,一来是给南京增加缓冲地区,二来也算增强南明实力——比较,和大顺朝抗衡也好,和大清朝对抗也好,都是需要本钱的。
但是,南明朝廷,包括史可法在内,都没积极主张派人去接管,而是坐等清朝在上边说的那些地区建立政权——一般认为,这是南明上下,对清朝内心产生惧怕心理,因此只求偏安南方。因此包括史可法在内,都是积极主张和清朝和谈,夹击李自成的。
但是,当清军不打算和南明谈判,挥师南下的时候,虽然史可法也深知清兵厉害,也知道独木难支,但依旧挺身而出,坚守扬州。
在面对让自己深深惧怕的敌人的时候,依旧敢于面对,虽然史可法败了,但这种勇敢,是非常难得的。
这不光是一种勇敢,更是一种气节。
���x�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