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代表了中国人民几千年的终极梦想:荣华富贵,健康长寿,子孙满堂。
原文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详解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地形是用兵的辅助条件。判明敌人企图、研究地形险易、计算道路远近、制定用兵计划,这是上将之道。懂得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有胜的把握;不懂得这些道理的,必败。
地形很关键,所谓天时不如地利。但也只是辅助条件,因为地利不如人和。人才是根本。不是说得地利不如得人,而是说得“道”之人,才能审地利、料敌情、决战得胜。
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
根据实际战局发展情况,如果己方有必胜把握的,主君说不战,也可以战。如果己方必败的,主君说必战,也可以不战。这还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
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所以,进不求战胜之名,退不避违命之罪,一切只为保护民众,真正的利于主君。这才是国家之宝啊!
为什么这样的人是宝呢?张预注解说:“进退违命,非为己也,皆所以保民命而合主利,此忠臣,国家之宝也。”进退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国家、人民和主君的利益,这是真正的忠诚。
何氏注:“进岂求名也?见利于国家、士民,则进也;退岂避罪也?见其蹙「cu」国残民之害,虽君命使进,罪及其身不悔也。”
进不是求名,见利于国家、人民,则进。退不怕得罪,如果进则有祸国殃民之害,君命让进也不进,哪怕因此得罪,也不后悔。
何氏这里自己发挥了:孙子所论,并非仅为了国家人民,而是“唯人是保,利合于主”。保护人民,保护将士们的生命安全,不要他们做无谓的牺牲,而利益呢,要符合主君的利益。主君的利益,和国家人民的利益,是有区别的。
这样的人,可谓:高超、正直、善良、忠诚、骄傲。
高超,是洞察本质,知胜知败,知进知退。
正直,是一身正气,不是在这一件事上正直,而是一贯正直,一贯有原则,所以无论他做什么决定,上上下下没有人怀疑他的动机,他才能有资格、有空间独断专行。
善良,是真正爱人民、爱国家、爱部下、爱主君,那种真挚的爱,没有一点虚假,每个人都能感受到。
忠诚,是真正忠诚于国家的,人民和主君的利益,而不是忠诚于某人的指示。因为主君的指示,并不符合主君的利益。主君的判断不一定对。
骄傲,是所谓战胜之名,对他来说,毫无价值。他根本不需要一场新的胜利去证明自己。当别人拿这些去衡量他的时候,他觉得非常可笑。
谁是这样的国宝呢?岳父是不是?岳飞不是。岳飞的进退,符合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但不符合主利,不符合皇上赵构的利益。迎还二帝,赵构做什么呢?北宋灭亡,赵构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因为他本来没资格当皇上的,却当了皇上。如果战,不用岳飞打,金国就可能把他的父兄送回来,这会给他带来巨大的政治危机。俘虏了敌国皇上是没有什么用的,因为别人另立新君,你手里的皇上就作废了。
明朝土木堡之变,蒙古瓦刺部首领也先俘虏了明英宗。明廷马上立英宗的弟弟郕(cheng)王为新君,就是景泰帝。也先手里的皇上没用了,无奈将赢宗送回。景泰帝将英宗软禁于南宫,一关就关了七年。七年后景泰帝病重,石亨等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复辟。
所以岳飞迎还二帝的主张,完全不符合宋高宗的利益。高宗和金国议和,继续扣留他的哥哥宋钦宗,而送还了他的亲生母亲显仁皇后。宋高宗成为南宋中兴之主,以八十一岁高龄善终。
所以,利合于主的是秦桧,不是岳飞。岳飞占了个“唯人是保”,秦桧占了个“利合于主”,各占一半。
有一个人,符合“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的标准,唐朝的郭子仪。
郭子仪在安史之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后联合回纥「hé」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代宗时,叛将仆固怀恩勾引吐蕃、回纥「hé」 进犯关中地区,郭子仪正确的采取了结盟回纥「hé」、打击吐蕃的策略,保卫了国家的安宁。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以八十四岁的高龄告别沙场,天下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二十多年。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
郭子仪权倾天下,位极人臣。但是,他坦坦荡荡,从来不对皇上设防。有奸臣猜忌他,说他要谋反,要皇上召他来,看他来不来。不来,就是要谋反;来,就可以把他拿下。郭子仪从来是一分钟都不耽误,马上就去,不带任何护卫。他说我的脑袋本来就是皇上的,皇上要取,拿去便是。
公主嫁给他儿子郭暧,两口子吵架,公主说我爹是皇上,你还敢对我无礼!郭暧说,皇上算什么!那是我爹不想做罢了。我爹要想做,轮得到你爹吗?把公主骂回去了。
公主回去向皇上哭诉。这事在任何朝代都是死罪。郭子仪听说这荒唐事,慌忙进宫谢罪。皇上说,小孩子家吵架乱说,咱们管他干什么。最后郭子仪自己把儿子打了一顿,这事就过去了。
郭子仪七子八婿,都是朝廷高官。他六十岁生日的时候,儿子女婿们都来贺寿。从朝堂上下来,都带着笏「hù」板(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用以记录君命或旨意)。子胥们把笏「hù」板放在床上,放了满满一床,这就是“满床笏「hù」”的典故。
你如果去乡下古村里看,看到古宅上的砖雕,郭子仪的故事是最多的。因为郭子仪代表了中国老百姓几千年的终极梦想:荣华富贵、健康长寿、子孙满堂,全齐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