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在整理笔记的时候,发现了我上周四听得讲座,笔记至今没有发出来。说来惭愧。番茄工作法大法果然好用,对于那些有拖延症的童鞋们,不妨一试。
闲话少说,在9月14日我参加了一场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前能源部长朱棣文先生作为主要演讲人的讲座。讲座题目是“生命太短暂,不能空手过”,演讲过程中他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担任能源部长期间的一些感受。我下面谈谈自己听讲座后的一点感受。
首先,一个人要想成功,或者取得突出的学术成就。家庭背景是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不说话,我先放个图:
我带红领巾的时候在干什么!我努力这么多年,只为了能和他们坐在一起听讲座。
据朱棣文先生讲述据介绍,朱棣文出生在一个学术世家。他的父亲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后定居美国。其哥哥为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现任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弟弟是哈佛大学博士,现为洛杉矶执业律师。这个家族至少有12位博士或教授,是名副其实的“博士之家”。朱先生说,他自己能够取得这么大的学术成就,家庭背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真是人和人之间没有可比性啊!有的人还没有出生,就已经输了。不说了,我先玩会泥巴压压惊先。
好了,我们不谈家庭背景,只谈个人的因素。朱先生说,如果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就,那么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极为重要的。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充满热情与激情。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有的人说,我对赚钱很感兴趣。对,我对赚钱也很感兴趣,但我想,赚钱应该只是一个结果,它不应该成为我们的目的。
说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想起昨天(9月13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Robert Carhart Merton教授在“大学的科学研究与创新精神”对话中也曾经说过类似的话。“我们应该追寻自己的热情,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不受其他任何因素所困扰,遵从内心的想法。用享受的态度,带着耐心,怀着兴趣,去追求你的成功,追求你理想的生活。”李开复博士在他的《与未来同行》这本书中说过:要做最好的自己。
我就不鸡汤了。Keep软件上有一句是这样写的: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我想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下一个主题。
有一个学生在最后问答环节中曾经问朱先生有没有什么学习的秘诀。朱先生说:“什么叫学会呢?就是你给一个没有任何专业背景的人讲,然后还能对方听懂,那么就算你学会了。”他是自己在求学的时候,自己搞懂一个问题,常常喜欢讲给别人听。拉着别人不放,一定要给对方讲。这算是一个趣事吧,不过我觉得很有道理,只有你自己从一个知识的消费者变为知识的生产者的时候你才能对知识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知。
最后,我强烈推荐大家去看一下《兰迪波许教授的最后一课》。兰迪波许教授在确诊为癌症晚期的时候,深知自己时日无多。他讲的每一个字都是自己饱含深情的生命的演绎。他的演讲是真的在谈论文章标题所谈论的内容:生命太短暂,不能空手过。(什么时候有空我在看一遍,写个观后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