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地工作的母亲LIN要回家帮助自己的好心。母亲为此十分苦恼,难以理解,于是在回去还是不回去之间徘徊,并为此失眠、焦虑、担忧、自责。为此寻求帮助。
孩子的理由是,如果母亲在自己的身边虽然可以照顾自己饮食,吃得好些,但母亲在身边反而感到更大压力。母亲说,“孩子,妈妈不给你压力,你考得如何都没有关系,你尽力就好!”孩子还是拒绝,说“中考时,因为你在我身边,我感受到很大的压力,并影响到进入重点高中,现在如果你在身边会感到很大压力而影响高考的。”无论母亲如何开导,孩子还是不接受母亲的帮助。
母亲感到很冤枉,自己已经提醒孩子“不要有压力”,为什么孩子还是感到来自自己的压力呢?
我提醒她,孩子目前拒绝你的帮助也是事实,说明自己的确给了他压力,母亲很容易给孩子压力,当你说,‘孩子,如果你没有考上大学,你就没有出路了。’但孩子听到的是,自己未来的出路就在于是否考上大学,没有考上,自己就没有希望了。”
当你说,‘孩子,如果你没有考上大学,你只能象妈妈这样做被人看不起的活了。’但孩子听到的是,母亲被人瞧不起,我也要努力,不能让别人瞧不起,没有考上,就被人瞧不起了。”
在我的提醒下,母亲坦诚地说,自己平常就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努力。考取大学关系到自己的未来是否还有出路与希望,关系到自己这个人的存在是否有价值。这太重大了,高考成了生死一搏!父母的期望成了巨大的压力。唉!孩子真的很努力,亲自考察了准备报考的学校,也很用功学习。 但在这样的努力中承受了多少外添的压力呀!
以下是我与她其中的一段对话:
ME:孩子的第一目标是什么?
LIN:当然是本二。
ME:那第二目标是什么呢?
LIN:那就是本三吧。
ME:你对孩子的目标是什么呢?
LIN:是本二。
ME:那第二目标呢?
LIN:也是本三。
ME:如果这样,你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为什么孩子除了自己感受到的压力,还会感受到你给她那么大的压力,以致于要拒绝你的帮助呢?
LIN:我也不知道。
ME:考上本三和本二有什么不同呢?
LIN:那当然不同了,本三要多花钱。
ME:明白,你内心害怕儿子考上本三给自己增添更大的压力,所以很担心他不能考上本二,是这样的吗?
LIN:是的,我其实很担心,很害怕。
ME:那孩子知道你的担心吗?
LIN: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
ME:你的孩子考上本二,当然好,皆大欢喜!但如果考上本三,你愿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呢?
LIN:那没有办法,只好接受了。
ME:那不叫接受,真正的接受是,你从心里看见:孩子已经作了最大的努力,他已经尽力了,就为他的尽力欢喜吧!即使他什么也没有考上,也为他的努力,为他仍然活着,为他的失败带给你不同的人生体验而欢喜,而感恩!如果你真的能看见并做这一点,那就叫“真正接受”。你愿意这样的接受吗?
LIN:(当事人心里面的无力感开始渐渐消失,笑着说)我愿意!
ME:我不知道你是否是真的愿意这样去接受,你可以问自己---走在路上问,躺上床上问,一直问到心里面,你的心会告诉你是否是“真正接受”。如果真正接受,你就可以打电话说,“儿子,妈妈要回家与你一起去面对,妈妈不给你压力,你尽力就好!无论结果如何,妈妈都为你的努力而骄傲!都支持你!”因为你放下了自己的担忧、恐惧、焦虑,你话语传递出来的就是对儿子发自内心的支持与鼓励,就是你直视人生真相时的勇气与担当,而不是压力。
LIN:我知道了,你的开导对我很重要,我知道怎么做了。
我们都笑了。
耶利米说,“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表面上可以说“孩子,妈妈不给你压力,你考得如何都没有关系,你尽力就好!”隐藏心里的感受,但在日常生活中还是透过各种方式将内心的担忧、害怕、恐慌、绝望的情绪传递给了孩子。
其实,人的心就如这个孩子的心一样具有敏锐的觉察自己与觉察他人的能力,只是人常常不去面对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