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英文原著阅读读书读书随笔
超越感觉:你的意见有多好?

超越感觉:你的意见有多好?

作者: 荣庭de日拱一卒 | 来源:发表于2018-05-12 11:18 被阅读14次
    图片来自摄图网

    《超越感觉》第五章的开头,是一段深情的告白:

    To me truth is precious…I should rather be right and stand alone than to run with the multitude and be wrong…The holdings of views herein set forth has already won for me the scorn and contempt and ridicule of some of my fellow men. I am looked upon as being odd, strange, peculiar…But truth is truth and though all the world reject it and turn against me, I will cling to truth still.

    大意是这样的:

    对我而言,真相是宝贵的……我宁愿正确而禹禹独行,也不愿错误而随波逐流……坚持我所陈述的真相,已经让我的同伴感受到轻视、耻辱和嘲笑。我看起来就像是个异类,奇怪而罕见……但是真相就是真相,即使整个世界都拒绝真相,都反对我,我仍坚持真相。

    这段话读起来确实激动人心,感觉作者Charles Silvester de Fort是个令人敬佩的勇士。但他竟然相信:地球是平的!

    要知道,作者生活的时代,距哥白尼的日心说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已经整整500年了。

     01 

    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意见,有时还会非常执着,以至于下面的表达成为很多人的口头禅:

    I have a right to my opinion.

    Everyone's entiled to his or her opinion.

    饮食上,我们会有不同意见,对榴莲、臭豆腐之类,常常是“我之蜜糖彼之砒霜”;审美上,我们的差别就更大了,甚至“你视若珍宝,我弃若敝履”。

    但批判性思维所讨论的意见,既不针对口味,也不针对审美,而是对判断的陈述:the expressions of judgement.

    在多数现代国家,表达意见不仅被允许,而且受到保护。就像英国有个Flat Earth Society,所有成员都坚信,地球是平面的而不是球形的。

    只要你喜欢,你可以选择任何你喜欢的意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没有边界。一旦意见转化成行动,就要为行为的后果负责。就像作者举的例子,

    加利弗利亚的一对夫妇,带着患糖尿病的儿子去找“信仰治疗专家”,并听信其说而停掉了儿子的胰岛素。三天后,小男孩去世。尽管父母深信上帝会让他们的儿子起死回生,但警察还是将其抓捕归案。


     02 

    不论是经验证明,还是理论分析,我们的意见都可能是错的。研究表明,即使人们特别用力地作出客观判断,也可能犯错。甚至,很多错误就是过于考虑细节而忽视整体才造成的。

    一个关于咖啡的例子是这样的:同样的咖啡倒入三个杯子,分别贴上棕色、黄色和红色的标签,随机让人们品尝。结果是,品尝棕色标签的人们觉得咖啡味道太浓,品尝黄色的觉得太淡,而品尝红色的觉得正好。

    难道颜色影响了人们的味觉?

    我们的意见,太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在商业广告和政治宣传无处不在的当下,人为干扰更多,我们离“真相”也就更远了。

     03 

    人们普遍认为,在道德上的判断都是主观的、个人的。你认为不正常的行为,我认为很正常。

    这种观念听起来更明智也更宽容,其产生并流行是历史的进步。但在作者看来,这种观念是肤浅的。比如:

    如果有人接受盗窃、虐待、强奸,难道这些行为就可以在道德上被允许?

    如果监考老师发现你作弊,难道他会接受你所谓“目的正当”的说辞?

    如果警察发现你酒驾,他会因为你的道德生活而称赞你?

    事实上,任何专业组织或企业都有他的规范和准则,即要求成员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每个国家,都有惩罚违法者的法律体系。国家之间,也有国际法来约束。

    所有规范和法律,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道德判断的产物。

    关于道德事件的判断,同其他判断一样,有对也有错。那么,有没有标准能够提高判断的质量呢?作者列出了三条:

    义务:是对行为的制约,即要求我们做什么,或禁止做什么。最明显的义务就是合同之类的正式协议。其他还包括职业的和商业的义务,朋友义务,公民义务。如果几个义务相冲突,那么就执行最重要的那个。

    理想:一般意义上,理想是关于美德的观念,是让我们自己与其他人和谐相处的目标。一些值得注意的理想,就是诚实、正直、公正、平等。在某些具体情况下,如果多个理想相冲突,那么就选择最重要那个。

    结果:就是影响行动当事人及其他人的结果,或者有利,或者有害。对结果的检查需要考虑各种情况:个人的,社会的;身体的,情感的;即时的,最终的;故意的,无意的;明显的,微妙的;可能的,大概的,肯定的。能够产生好结果的行动,自然优于产生坏结果的行动。

     04 

    历史无数次证明,今天被广泛接受的专家意见,明天就可能被证明是错的。作者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说明,专家意见的昨是今非。

    古代西方,标准的医学观点认为,头痛是由于脑袋里魔鬼。所以当时被接受的疗法,从打开头骨放出魔鬼,到用母牛的大脑和羊粪为药。

    18世纪早期,当用于治疗天花的接种疗法传到美国时,连最权威的人物也认为荒谬。这其中就有本杰明·弗兰克林,还有后来创建哈佛医学院的精英。

    1928年,一种叫氧化钍胶体的药物被发明出来,用于X射线中的造影。19年后,医生们发现,这种药物即便使用很小的剂量,也会造成癌症。

    1959年,一种叫萨力多胺的镇静剂被投放市场,很多医生把这种药物开给孕妇。随后大量畸形儿出现,医疗机构才认识到这种药物是罪魁祸首。

    1973年,科学家通过精确雷达成像技术,发现之前关于金星表面光滑的认识是错的。金星的表面因为火山口而显得凸凹不平。

    ……

    如果说,自然科学是在不断否定中推进的话,那么人文社科领域,谁对谁错谁最终胜出,往往就不那么容易分辨。例如,关于犯罪的原因,专家的意见就彼此相左但又难分高下:

    有专家认为,犯罪的原因是糟糕的社会环境,于是大量的资金通过各种项目用以改善邻里环境。另一些专家认为,犯罪的原因是情感失调,只有通过心理辅导才能解决。但也有重要研究者,对上述两种意见都持反对态度。在他看来:

    糟糕的邻里关系、不完整的家庭、电视、学校、毒品、失业,等等,都不是犯罪的原因——罪犯本身才是犯罪的原因。他们违反法律并非是环境所迫,而是他们自己的选择。而他们之所以如此选择,是因为他们自认特别,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因此,改造犯罪的关键,是让他们认识到行为的责任。

    我们现在无法知道,哪一种意见会在将来被推翻。虽然他们今天看起来似乎都无懈可击,但将来至少有一种会被证明是错的。

     05 

    那么,意见中的错误都有哪里形式呢?作者从培根的论述中摘引了部分内容,有四个方面:

    人类自身犯错的倾向,如:选择性感知的倾向,急于判断的倾向,简化复杂现实的倾向;

    与个人思维习惯、态度、信仰、理论等有关的错误和倾向,如:习惯性认为,种族或宗教中最坏的分子会对自己有偏见;

    来自人类交流和语言本身的错误,如:不充分地表达思想或感情,结果导致别人误解;

    时代风尚中的错误,如:我们的祖辈通常会毫无疑虑地接受权威,但我们却倾向于只接受自己。

    那么,哪些人更容易形成错误的意见呢?在英国哲学家洛克看来,以下三种人更容易犯错:

    很少独立理性思考的人;

    容易冲动的人;

    理性但偏狭的人;

    在作者看来,如果需要再加上一类,那就是:

    意见一旦形成便不再检验的人


     06 

    从大量事实中可以看到,专家跟普通人一样容易犯错。但是,他们的意见为何比普通人更有价值呢?因为在所有知识领域中,

    通过检阅专业的意见,能够扩展我们的视野,看到我们原来不曾看到的细节,考虑到我们原来不曾意识到的事实,从而减少我们犯错的机率。

    任何人都无法知道所有事件。所以,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不是依赖和卸责,而是效率高和判断力强的标志。

     07 

    人之所以复杂而有趣,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形成意见的能力。而且,人类形成意见是自然而然的。甚至,想不形成都难。但这种能力也有它的两面:

    既可以增进智慧,也可以使我们陷入肤浅乃至谬误。

    作者给了三条可以提高意见质量的建议:

    001  理解意见如何形成。我们接收意见有着不同的模式,

    不经批判的接收模式:感知—自然形成意见—寻找支持意见的证据—欣然接受意见;

    批判思维的接收模式:感知—调查—考虑反面意见—判断哪种意见更合理;

    002  防止把意见看成事实。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大脑,让我们倾向于把意见看成事实,所以会有那句名言:Believing is seeing.。可以确定的是,我们的意见肯定有未经批判就自然形成的,因此需要检验。问题是我们很难确定哪些意见需要检验。所以,明智的做法是:

    质问你的任何意见,哪怕你极其钟爱的意见,尤其是有证据显示你的意见是基于习惯、冲动、幻想、个人喜好、流行观念的影响,而不是基于现实的时候。

    003  审视自己的思考,防止非批判模式掌控自己。无论何时我们要形成对任何人、任何事物或环境的印象时,都应该听从埃比克泰德的忠告:

    Be not swept off your feet by the vividness of the impression, but say, "Impression, wait for me a little. Let me see what you are and what you represent. Let me try you."

    不要在鲜活的印象前停下脚步,而要说:“印象印象,你等等我。让我看看你是谁,你到底代表谁,让我好好审视一番。”

     08 

    这一章的阅读与笔记,大概持续了两周多,远超计划进度。内容本身不难,但感觉逻辑性不强,也可能是我理解有偏差。不过,作者接引了不少故事和金句。所以,这一章的笔记更多是摘译。

    最后还是小结一下,这一章重点讲了这样几个问题:

    我们活在一个充满意见的世界,每个人既是意见的生产者,也是意见的消费者。我们时时刻刻产生意见,也时时刻刻被意见影响;

    批判性思维中所讨论的意见,不是口味或品味,而是对判断的陈述。事实上,如果分为感官性判断和分析性判断,可能更方便理解;

    我们生活在一个自由宽容的时代,但自由意见并非没有底线:一是意见转化成行动后,必须为结果负责;二是道德问题上的意见,需要遵守规则和法律。

    知识在意见纠错中更新,社会在意见更新中进步。是人都会犯错,专家也不例外。任何专业知识领域,都是通过意见纠错而积累知识,接近真相的。

    人类倾向于犯错,并在犯错中不断成长。个人成长中,可以通过刻意训练,避免那些常见的坑。

    保持开放和警觉,审慎对待各种意见,才能逐步认清自己、接近真相。

    以上所说,可能全错,欢迎拍砖~

    — END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新生cxq:任何人都无法知道所有事件。所以,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不是依赖和卸责,而是效率高和判断力强的标志。、——对我有启发,因为前几天去医院,发觉自己对一个医生不信任,在想要不要换个医生
        荣庭de日拱一卒:@xiaoqin_b8c9
        重要的情况,至少看两三个:smile:
      • 新生cxq:The holdings of views herein set forth has already won for me the scorn and contempt and ridicule of some of my fellow men.比较难O(∩_∩)O哈哈~
        看文章内容,我想到了一句话:科学总是不断推翻自己获得进步~
        荣庭de日拱一卒:@xiaoqin_b8c9 :smile::smile:

      本文标题:超越感觉:你的意见有多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uvc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