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类的书籍我向来不感兴趣。
这个月翻开了《下沉年代》,一部讲述漂亮国的社会众生相实录,我是硬着头皮一页一页翻的。
小人物/大人物的命运离不开其背后的政治,可怜的我连共和和民主都搞不清,更没关注过漂亮国历任总统的党派属性,他们的主张和政策我只能囫囵吞枣一目十行掠过。
读书会有些人已经读完全书,交出读后感,对这本书,大家说的最多的一句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而我想到的却是杜牧的《阿房宫赋》。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不存在谁灭了谁,现代社会,更多的是借鉴,一个懂得反思和借鉴的民族,才能从乱像份呈的表面看透本质。
书中记录了从1978年到2003年一些漂亮国人的故事。这个时期,大洋那边说自己在下沉,大洋这边我们正快速崛起;那边,技术换代、下岗、买断、破产他们认为很糟糕,他们生活被拖入泥潭,这边,我们认为是阵疼,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未来更美好。
那边,认为一切都缘于M国梦的破灭,这边,我们正为中国梦喝采。
《下沉》这本书让我反思我的金钱观,我早把老祖宗的“量入为出,勤俭持家”的教训抛出九霄云外,今天花明天的钱,贷款买房买车,将资产投入股市,如果有一天危机迭出,我该怎么自救?
出小区前门向右拐,有一个卖鲜牛奶的摊点,一斤牛奶3元。出小区后门向左拐,亦有一个卖鲜牛奶的摊点,一斤牛奶2.5元。以前对钱完全没概念,现在为了0.5元的差价我不介意多走几步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