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写到“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有这么一个女性,一个农村妇女一个残疾人一个诗人任何一个标签都让人觉的不太舒服,可是当所有的标签集于一人时,标签混杂的冲突都让人充满好奇心这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个什么样的生活?
印象中的农村女性,闲赋在家没有工作,是和田野打交道,面朝黄土背朝天,照顾父母和儿女,没有自己的生活。印象中的残疾人是身体有障碍丧失了太多的权利和选择,被人欺凌,受人嘲弄。把自卑的个性砸在人生里,就像无法拔出的针刺它是融入到了血液,融合就是毁灭,毁灭就是融合。印象的一个诗人,清高的脱离生活,是苦难还是繁华,即使诗意的背后都是痛苦的,被生活打磨,被岁月覆盖,被疼痛打转。可她就是真实,真实就是她。
这部影片开始给我们每个人一个耳光,撕下所谓的标签,就像余秀华说“所有的标签都是错误的”
余秀华带着这些变迁走入我们的视线,她的诗歌,她的婚姻和她的生活都被人好奇的观看,看完首映,至少我的心里是感动,长叹的,唏嘘不已。这是她苦难的生活经历却一次次照出了每个人的影子。我们有率直,有幽默,有诗意,有反抗,会妥协和生活握手言和。有人为名声所累,为金钱所累,为权力所累。可是我们却不能为自己的真实买单。没有人会真实的活着,坦然的面对生活。在生活的苦痛,甚至是家庭的破裂里忍辱负重。可是她放弃了20年的婚姻。有儿子,有老公,看起来完满的家庭早已被虫蛀,满身疮痍。
可是还有人说你怎么就放弃?
我20年的感情,多么大的伪命题? 20年的是感情嘛,还是什么?她说我们不是伴侣是敌人。喜欢者越靠近越爱,厌恶者越接近越生厌。两个人在一起都是不轻松的,互相折磨的,可是有人认为这样应该继续,为了保持社会和谐的假象。我们不爱也要绑在一起,尽管你们两个人活着三个人痛苦,整个社会是完美的,用来催眠自己。
所有人的呐喊不过是爱而不得,爱不如愿。可是没有人敢承认,敢放开敢舍弃那个20多年。所以我们不是余秀华,我们还是我们自己。
这部影片之所有情绪起伏,它体现了人文价值。
从叙事方面 影片进行主观化的叙事一个成名女人背后的故事,摇摇晃晃的人间是她眼中的世界,起起伏伏,摇摇晃晃。世界在我们看来是稳固的平衡的是不会摇摇晃晃,故事就是从她出生摇摇晃晃的开始到离婚到感慨婚姻的悲剧。
这部记录片里贯穿了两条线索,一条是余秀华合丈夫离婚的线索,一条是余秀华自己的诗歌事业发展的线索。
从结构方面 第三十分钟就要余秀华就合丈夫提出离婚,遭到了母亲的反对,余秀华的母亲一直是为了别人而活,她不能理解余秀华的追求自由,不懂为何要放弃20年的感情,为何她就如此心肠硬。第60分钟, 余秀华有一个片段她对丈夫说这个月回来给十五万,下个月回来只给十万。 她成名依然要用一切可以放弃去换得自由。记录片的第70分钟,余秀华和前夫离婚后在公交车上的对话,色彩暧昧,余秀华摆脱了前夫的冷漠,前夫也摆脱了余秀华的不满和抱怨。他们相互摆脱得到解脱。前夫最后的得到了自己的想要的钱,余秀华重获了自己的自由。
一次颁奖典礼后,余秀华有一种错觉,她说:她感觉婚姻也是悲剧的。离婚后没有任何感觉,和以前一样。不像别人离婚感觉强烈,别人朝夕相处离婚后至少有不适应,可是她仅仅有一些不太明显的凄凉感,这就是悲剧。
影片的最后结局是死亡,余秀华的母亲去世了,癌症晚期,可能因为女儿离婚的理由也许不是,令人深省。
从余秀华走红开始,不仅是她的诗歌而是一种她代表的残疾集体,底层生活的一种状态的表达,撞击了每个人的内心。余秀华被命运摧毁又反抗命运。纪录片让我们走进余秀华,让更多人的感受到了余秀华内心你情感的波澜和来自深夜多次无边的压抑。
余秀华有诗人的气质。对生活真诚的态度和表达。
太原首映礼现场照片我们从诗歌里获得并没有必须的知识需要,*我们把心灵安置在诗歌里,只是需要获得某种有效的信息。这信息可以是任何东西——一种情绪,一种感触,一种言说,一种观点……*你并不需要立即明白它是什么,因为只要时常想起,总会有明白的一天。什么时候明白,并不重要。一旦明白了,就是你自己的大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