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布衣书局店主胡同采访记

布衣书局店主胡同采访记

作者: 密斯特卢 | 来源:发表于2021-05-23 21:28 被阅读0次

    初次听说布衣书局,是在确定做百项这个选题的时候。之后,随着项目的深入,“布衣书局”这四个字却是怎么也绕不开了,从业内资深人士、到普通购书者,再到百度谷歌。一提起旧书业,这四个字是必定要有一番故事的。

    现状:声名在外困难于内

    胡同,本名胡彬,也是在“天涯”“孔夫子”发《贩书日记》的“三十年代”。有人说,网上旧书业的发展壮大,跟他密不可分。未有“孔夫子旧书网”之前,胡同在京城读完书又漂泊数年,买了上万本书,无处存放,于是在天涯社区的闲闲书话发帖转让,发了个书单之后,便有人建议他开店,因为书太多。那时候开始,“布衣书局”第一次开张,之后,天涯社区也有了一个新的板块:“天涯书局”。2003年底,胡同酝酿自己开始探索网上独立运转,到2004年,布衣书局网站正式上线。同时将原来的书库整理成了一间实体书店,网上网下双管齐下。 “布衣书局”的招牌是请京城老玩家王世襄写的,书店最初在新开路胡同张治中故居,后来因为租金贵,搬到了写字楼上,2005年又搬到了有150平米的大厅,几万册书差不多都能摆出来,但时间不长,就出了拆迁通知……     胡同叫自己“书贩子”,在京城名气不小,朋友也不少,布衣书局还曾在《读书》上做过广告。现在书店搬到潘家园附近,租的民房,一室两厅,80多个平方,空间狭小,全都堆满了书。据他介绍,现在的主要精力仍在网上。

     谈到书局的现状,胡同坦诚,书店的经营刚好是维持运转。据其介绍,每本书的交易其平均利润在30%左右,然后分摊房租、水电以及其他成本后,基本上持平。目前书局的状况是刚好维持现状,不会垮掉,但也无法扩大经营。“资金一直是困扰书局甚至是整个旧书业的瓶颈因素。”胡同说道。为了规避风险,书店在近段时间内没有发展的规划。

    另外一个困扰胡同的问题是书源。布衣书局的旧书基本来自北京市区几个比较大的旧书市场,比如潘家园、琉璃厂、报国寺等。布衣书局的经营范围定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书籍领域,目前则以1949年以后出版的文史艺术类图书为主,兼及新书,民国时期图书和古籍。但据胡同介绍,近几年来,北京的旧书市场珍品稀少,不要说古籍难找,就是就解放前的民国书也是奇货可居。据他介绍,目前市场大部分旧书价值一般,其利润值很小,但没有办法还是要进货。而目前其他方面的书源渠道还是不成气候,无法满足书局的正常运转。

    在采访中,胡同还向我们说出了这样一个困惑:目前旧书业处在一个无政府状态。没有一个行业的规范,现在行业里最主要的还是行业自律。因此出现很多问题。业内鱼龙混杂、处在一个比较混乱的状态。另外,他认为,政府对行业的扶持不够,国家没有将旧书业视为特殊行业,而是放任自流。这对于布衣书局这样的小本民营资本来说是非常艰难的。

    旧书业前景:曲折但仍光明

    一直以来,我国的读书人很多都有着强烈的旧书情结,在各大读书类BBS中,书虫的淘书记也总是最容易得到网友的品评,但出于地域的限制,旧书业发达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南京等一些大城市,别的地方的书友很难一过淘书瘾,而且,即使是在京沪等地方,旧书业从90年代后期以来也一直呈现衰落状态,书友逛旧书店、旧书摊中越来越难以感到尽兴。在这种背景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眼下众多的网上旧书买卖渠道就是在此背景下自发形成的。

    正像胡同在书局《开业的话》中所说的那样,“一个网站,一些书,一群人,一种尝试”,希望布衣书局的出现可以为中国旧书业在一个新的时代的复兴提供某种尝试,某种思路。

    采访中,胡同对于旧书业的前景充满了信心。他认为旧书业不论到了什么时候都是有市场的,只要这个社会还有读书的人。他尤其对于网上旧书业的前景予以看好。他认为借助网络的力量,不但扩大了旧书业的传播范围,还降低了进入旧书业的门槛,降低了运营成本。他预言,旧书业的发展方向就在这里。他本人两年的实践经验也证明着他的想法。

    但同时,他也表达了某种忧虑:目前这个行业是个“夕阳产业”,如果政府不以某种形式参与到这个行业进行扶助,单凭小额民营资本是不足以支撑整个行业的。另外这个行业的人才正在流失:老一代人自然离去,年轻的人不愿进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布衣书局店主胡同采访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vazj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