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大家都没有借口不歇着了,我虽不能回国相聚,还是想把我的万里求变之路的所得送给亲人,朋友以及所有读者。工作生活中不断的追寻,有失望也有收获,有落魄也有兴奋,实践和探索相伴的路上所学所悟回顾。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拙见,不足之处还请谅解!
重新认识自己:
发现自己的缺点: 最大的缺点就是一直认为自己没缺点,分析事件的时候往往不是先从自身找问题,总觉的是对方造成的种种问题,而问题实际上是主观的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把自己逼到墙角,凡事按自己的主观标准做到极致,然后期待对方达到自己的预期标准。当事与愿违的时候,事件结果本身的影响要次于单方面过度付出的不平衡感。
接受自己的平凡:好胜心切充满了不服气,好处是激励自己不断努力拼搏,执拗蛮干蒙蔽了发现他人优点的双眼。通过角色的转换认识到自己是如此的平凡,渺小,佩服生活中平行存在的任何一个角色。
呵护自己的唯一:一位多年的同学我们在很多方面是完全两种类型的人,可是我们能够无话不谈并且彼此了解,当我们共事的时候会产生很大的分歧,他做事的原则是计划性特别强,准确率特别高,而我是属于从不走寻常路的人,我的计划就是根据事情发展不断变,曾经我们试图说服双方按照彼此的路线实践,虽不能达成共识,但事实证明殊途同归。
自我边界重建:我的身份是妈妈,妻子,女儿,儿媳,兄妹,妯娌,朋友,同事,客户,雇员,老板,等。每个身份都有约定成俗的职责需求,唯独我对我自己没有清晰定义,很多时候就排出了队伍, 冲锋陷阵胜任各种职责却弄丢了自我。 一般都是用每个身份的定义七拼八凑的嫁接验证自我。
现在的边界就是凡事从“我需”出发,不是仅仅满足“他需”,比如每次回国抵达和离开两次都要回家看望父母,不是因为我是女儿的身份需要尽孝,也不仅是因为父母思念去做,而是为了自己不能做的时候更安心。带领团队工作的时候,面对行动不一致的情况需思量,这番事业是我需的终极追求和梦想,不代表是团队里每个人的,有的成员是需要薪水,有的成员是需要学习经历。
有了我需做向导日常生活中减少了我很多纠结,从购物到做事我会先监测自己是真的需要,还是被那种事物影响产生了想要的欲望。
年终分享~我的求变之路读经典可以帮助认识自己:
分享一下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书,有心结的时候有人习惯找知己聊天,有人找一些类似经历的故事读读,有的朋友去听一些课程,当时可能舒展一下自己,过去以后还是无法解决反复的焦虑。当我翻阅了一些现代哲学,心理学,管理等书籍后发现背后的基础真谛都是来自一些古老的名家经典,积累和领悟其中道理是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反复实用的。
如果是突然间没有目的的翻阅经典很难理解也不利于坚持。第一本触动我神经的书《传习录》当时在朋友圈中看到的一段王阳明心学引文,读后第一感觉就是“相信自己” 这和自己的观念比较匹配,然后就开始阅读不同版本的关于王阳明的书籍。书中提到的相关的名人书籍也会找来从不同角度去看, 在读的过程中不断的思考。然后又从现代西方科学角度的书籍来论证一些久远的哲学观点,这样就看到了《意识光谱》从科学和宗教的角度审视了人类意识。接着又开始看各门宗教类书籍发现各大派别最终传达主旨的一致性,平时锻炼身体的瑜伽也有相应的《瑜伽经》,我就这样一本套一本的读下来。
年终分享~我的求变之路大量阅读后就有了想要实践和书写表达的意愿:
思想步骤分解:
有一次和同事在出差的火车上,因为位子没买在一起上车时看邻座没人就先坐了下来,习惯性的认为等客人上来后可以请求调一下位子。火车开了两站后邻座的女士上车了,我们协商调一下位子女士不同意,同事做到了后排自己的位子上。女士比较小巧试图将行李箱放上行李架,自己放不上去,坐在旁边的我没有帮忙,而是隔壁的一位小伙子帮忙放了上去。可是我的心里非常不舒服,第一反应是你不帮忙调位我也不帮忙放行李,这叫报复心理吧!第二感觉是自己太小气了吧这么点小事还要计较,这又自责啦!两种感觉都不好,如果这样邻座几个小时我浑身都不自在。突然大脑启动了分解反应,首先这是别人的位子,人家不让位是她的权利;其次我想不想帮忙也是我的权利,只是双方没有提供方便而已,心结马上就没有了。
不被别人影响:
在一个努力了大半年的项目上,当与客户达成了一致意见,在签约之前客户一拖再拖。因为太珍惜来之不易的进展没法用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也没有万无一失的办法,而且其它的方案都在安排和如期进行中。没有拿到签订的合约内心非常的挣扎,很难安静下来让自己集中精力处理方案。因为其中事件的紧急安排工作不能停,真是到了边缘的感觉。这时候大脑里闪过不知那位名家的名言,不要让别人的行为影响了自己,集中注意力在自己应该做的事上,结果自然见分晓。我真的照着做了,一天一天的面对客户开会讨论积极出方案,有天下午会议结束后客户约我到他办公室单独聊合同,然后就定稿了。
年终分享~我的求变之路读后感:
《传习录》王阳明心学汇集佛,道,儒 家的大智慧,内置心中通过在现实事件上反复提炼,相信自己内心的判断坚持不懈的反复实践加强信心和勇气,从而达到知行合一,凡事起纠结时需考虑如何调整认知或行为让其一致
一旦认定了方向就坚持走下去,方法和策略可以随时调整,不能对自己产生怀疑,我的经历证明任何一次跨界的探索,没有两年毫无章法的打拼是不知道对错的,就算前途不明的情况下无章法前进的每一步都会成为成功之路的奠基石。
《意识光谱》一书对人类意识从宗教层面还有科学的不同角度解析了意识存在可能的形式和功能,物质社会形态下对事物的认知需要科学的支持印证来支持对非物质的意识形态的接受
在一个无神论的社会氛围中长大,对宗教信仰几乎没有概念。 对于意识和宗教的认识从科学的角度进入似乎更容易理解一些,自己的意识似乎是所求真谛,只是当没有文化和科学的支持时略显苍白,
《当下的力量》论证了当下是过去的果,是未来的因,时刻审查当下的状态,当落入负面状态时需要及时做一切可能的调整进入正面,让正向专注,充盈,富有,健康,成为永恒 。
跨国工作和生活状态下面对国内年迈的父母和国外年幼的孩子,时刻都是两头分别和牵挂的痛,只有做到珍惜所处当下相伴的每一刻才能减轻去分别后的牵挂,避免不必要的后悔
工作生活不如意十有八九,心焦意乱的时候先接受自己当下的情绪,告诫自己要从这种状态马上脱身,这时候就要强迫自己从思想上分散注意力一般情况可以读书,看电影,听音乐;身体上的情绪能量转换要通过体力劳动或运动来调节。
《一位瑜伽行者的自述》现代瑜伽行者神话般的自述阐述了意念的可控性,瑜伽经具有包容性和非排她性的宗教理念,通过日常修炼克利亚瑜伽传导智慧和身体的合一,身体与心灵为一体没有健康的身体很难展现完美的心灵
各个宗教的象征体不同如佛祖,上帝,等她们都是内求的象征载体, 承载的是一种解析生命密码的智慧。物质社会中我们会成为金钱的忠实教徒,而金钱是外求的衡量载体,是当下现实社会中的一种计量单位和换算工具,它所能换取的仅仅是外在感官事物。内外因果相互关联,各种宗教虽然形式各不相同但初衷都是试图探索内外关系和挖掘内外互通的渠道,物质社会也发展到了科学研究内外互通渠道的探索中。
让自己有独处和安静的机会;
珍惜一个人商旅,看书,听音乐,运动,干家务 不同的状态适合不同的自我反思和内心独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