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关系秀”扭曲了孩子的价值观】
“我工作于全球某投行,研究股市大数据,如果谁欺负我家孩子,孩子他爸会把你的股票砸到跌停,包括茅台。”这段在朋友圈热传的某校竞选家长委员会(家委会)的截屏消息,连日来引发网友热议。尽管一时难证真伪,但类似秀实力的现象却并不罕见。一些家长坦言,每次竞选家委会,感觉就是在拼爹拼妈,好好的竞选变味成了“资源秀”、“关系秀”。
市场领域内的交换无可厚非,不过在育人领域就两说了。当然,从父母的角度看,希望通过自己服务班级从而让孩子获得照顾无可厚非,但硬币总是两面的。在这种耳濡目染中,孩子极有可能领会到这样一种逻辑链条:爸妈通过攀关系竞选上了家委会委员,而自己凭借父母的贡献成了班干部。本质就是,只有你先给别人好处,别人才会优待你。表面看,或许没什么问题,但实际上却宣扬了一种功利的价值观,如果别人手中没有资源,那我凭什么要对他好呢?看人下菜碟也就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一些家委会委员的孩子确实表现好,但其原因未必与交换有关,而是因为孩子本身的确很优秀。但为什么家长热衷把竞选秀变成关系秀呢?除了部分家长可能不自知外,更多的恐怕是学校或者老师的责任。一些孩子的老师会有意无意地流露,或者说至少没有明确地否定这样一种倾向:孩子可以从爸妈的辛劳和贡献中获得回报和好处。一旦学校、老师、家长等的权责边界发生混乱,猜测和误会几乎是必然的。对孩子成长的焦虑,更会引发家长对交易潜规则的想象与强化,也就有了竞选上的各种关系展示。
怎样才能扭转家委会竞选的风气?学校或者说老师必须有言在先:孩子不会因爸妈的贡献受到照顾和优待,比如当上班干部。一切嘛,还得各凭本事和素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