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人建构主义转向社会建构主义是当今建构主义的发展趋势。社会建构主义主张,人是在社会文化情境中接受其影响,通过直接地跟他人的交互作用来建构自己的知识的。
一、个人建构主义到社会建构主义
经验主义知识论主张,经验是知识最重要的、唯一可靠的来源,所谓理性也不过是经验的产物;理性主义知识论认为,真正的知识靠抽象思维而得,感性经验只能提供混乱的印象,抽象的、概念的思想有一定的范畴,这些范畴便构成理性。建构主义知识论不同于强调客观、绝对的传统经验主义或理性主义的知识观,它试图在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之间寻求平衡。
建构主义主张,一切知识都是学习者在作用于多样的现象,并从其自身的经验中引出某种意义之际,由每一个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其基本假设是:学习者是通过自身主体性知识建构的活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知识,来形成新的认识的。客观主义着眼于形成“知识传递”的教学环境,建构主义主张形成“知识建构”的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分成了两个流派,即个人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
在个人建构主义看来,作为主体的个人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能动地交互作用于作为客体的环境,从而变革、建构认知结构(也是只是结构),这就是学习和发展。皮亚杰的个人建构主义强调尽管个体是同外部世界的交互作用中获得的经验为线索,但终究个体是通过自我控制和变换认知结构,自发地形成自己内部的认知体系的。在他看来,所谓认识是人所固有的知识建构性活动同外部的交互作用。这种认识的特点由“内源性”活动与“外源性”活动两个侧面组成。个人建构主义关注个体的知识建构甚于交互作用的过程。强调个体的知识建构活动,知识是有认知主体主动建构起来的。
社会建构主义着力于从人际交互作用对于认识形成的影响。认为人是在社会文化情境中接受其影响,通过直接地跟他人的交互作用,来建构自己的见解与知识的。社会建构主义受两种理论的支撑。其一是社会心理学家格根(K.J.Dergen)的“我沟通,故我在”的理论。其二是维果茨基(L.S.Vygotsky)的发展理论。
关于“学习主体的能动知识建构”,这是社会建构主义与个人建构主义一致的,但是在语言与人际沟通活动在知识形成过程中处于何等地位这点上,两者是不同的。社会建构主义认为,认识是一种在个体的认识建构活动之上,加上同他人的交互作用之中,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知识的生成不是单纯个体内部的事件,而是通过大量心智的辩证的交互作用而建构的。
个人建构主义看来,认识活动是个体的经验,未必以语言为媒介。社会建构主义认为,有了语言与沟通的活动才使得个体的知识的建构不在封闭在个体的系统内,而置于更开放的社会系统之中。个人建构主义认为认识主体是在个体系统中完成自己的认识的,完全听凭个体自身去验证自己建构的知识内容。而社会建构主义认为,个体认识活动是借助社会活动的参与而形成整合度更高的认知的。
二、知识的社会建构与教学创新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个人头脑中的符号操作,学习是同环境、他者‘协调’,‘构筑’知识的行为”,是“人们不断地相互合作的社会过程及社会交互作用的产物”。课堂教学是“以对话为媒介的交互作用的文化实践活动”。社会建构主义的“情境认知”和“文化实践”的概念以及它所倡导的“学徒制学习”、“合作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为我们的教学创新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知识建构是个性化的,但不是划一的个人主义式的。学习不应只是强调个体心智活动的主动性,更应兼及社群与集体之中的互动、磋商、讨论,乃至形成共识。教学是是师生之间展开的辩证式的问答过程,本质上具有对话的性质。
“教学对话”的特点是目标指向性和内容关联性,不同于“闲谈式对话”。教学中的对话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对话,是聚焦一定的方向而展开的对话。
1993年美国心理学会出版《学校重建与改革的指南》归纳出12条教学建议:(1)学习过程的性质;(2)学习过程的目的;(3)知识的建构;(4)更复杂的思维;(5)学习的动机性影响;(6)学习的本质性动机;(7)提高学习动机的性质;(8)发展的挫折与机会;(9)社会文化差异;(10)在社会认可和拥有自尊心的语境下学习;(11)学习的个别差异;(12)认知风格。
教师角色:(1)尊重并理解每一个学生,同时理解每一门学科;(2)必须给予学生深入学习自选课题的时间;(3)为使学生建构他们自身关于课题的解读;(4)教师不仅要把学习过程模型化,而且为了更好地理解学生的经验,教师自身必须是学习者。
2018年3月3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