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越来越有这种感觉,曾经走过的路,还想再走一遍,比如北京的法源寺,比如北京的陶然亭。

我今天就是特别想去陶然亭,想去看看当年吃的棉花糖可还在,想去看看当年的雪上滑行可还在,想去看看当年的冰湖可还在,想去看看当年唱戏的人儿可还在。
还记得当时有两个老人在那里唱京剧,一个拉二胡的老爷爷,一个唱戏的老奶奶,我和徐先生都是戏曲爱好者,自告奋勇要献唱一曲,老人为我们拉了一次二胡,我们唱了《四郎探母》之《坐宫》选段,记得当时唱完,围观的人们给我们鼓掌,说现在会唱戏的年轻人真是少见了,我们俩唱完兴奋了一路,其实我是认识徐先生之后才开始喜欢京剧的,因为徐先生喜欢。记得当时为了和徐先生对戏,每天晚上听京剧,学唱腔,想到能与徐先生同台一曲,就在被窝里傻笑,爱屋及乌也大抵就如此吧。
今天,这里没有唱戏的老人了,倒是依然有很多歌舞爱好者在这里尽情释放,穿着美丽的新疆舞服,跳的异常美妙,最吸引人的便是她们脸上的笑容,像一朵朵盛开的雪莲花,我最近一直担心老了怎么办,可是看着这些神采飞扬的舞者,老去也是一道风景。

陶然亭最深的印象便是棉花糖了,我们两个人,因为棉花糖开心了一下午,一边吃一边拍,快乐就是这么简单的。从那时起,在我心里,陶然亭就是棉花糖的符号了。别处的棉花糖我是向来不吃的,难道这就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今天,我们又买了棉花糖,让我们共同浇灌的小树苗--源,也体味下爸爸妈妈曾经的简单的快乐,他也好开心,说像圣诞老人一样滴,源啊,可知爸爸妈妈曾经就在这里说着一样的话。

当年陶然亭的雪场还在,只是当年我们没有进去,这次有了源,自然是要进去一次的,北京的雪,印象中已经很很多年没下到可以堆雪人了,在这里要让孩子感受一下的。感受一下我们小时候打过的雪仗,堆过的雪人。

去一个地方,走的时候,一定是要合影留念的,尤其是我和徐先生这样,特别喜欢拍照的人。拍照总是能带来很多乐趣的,两个人会不停的换角度换姿势,换笑容换景色,快乐就在这中间慢慢蔓延开来了。快乐就是这样简单。
当年陶然亭合影的照片,已经不记得是请哪位路人给拍的了,从照片看,当时真的是好稚嫩,好青春,所以照片真的是个好东西,帮助记住的不仅仅是人,还有感觉。

今天我们俩的合影,倒是有个现成的“自拍杆”了--源。
他对摄影是有些许天分的,我们简单教过怎么取景,怎么按快门,他就迫不及待的想要拍照了。源咔嚓咔嚓咔嚓的拍照,旁边经过的路人,都纷纷称赞,真是一个小小摄影师呀。

源拍完照会很自信的说“拍了好多多哦。”在我们惊喜的看着源的杰作时,他眯着诡异的小眼神坏坏地笑着说:刚刚我拍照的时候,看见爸爸妈妈亲嘴啦。哈哈哈哈。

晚上翻看曾经的照片,发现距离今年已经六年了,更惊讶的是,六年前的照片显示的日期是2012年1月1日。
也就是说是六年前的今天,我们曾经走过陶然亭。
也就是说是六年后的今天,我们带着孩子重走了陶然亭。
我们还会带着孩子重走很多我们走过的路,也会带着他走很多没有走过的路。
我们会把爱传递给他,我相信,他也会继续把爱传递下去。
我们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