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有规矩,处事方能张弛有度,拿捏妥当。
这其中,规矩看似方正,棱角分明,但实则是把控外显行为圆润的重要根基。有圆无方者,大事难成;有方无圆者,难以近人。这其中,也为成功之路,做出了明确指引。
——编者按
圆者,所以合语;
方者,所以错事。
圆是一种策略,一种变通,一种应变的能力。方是一种原则,一种纪律。圆和方式对立的,相互矛盾,好比感情和理智,只有适当地调整比例,孰轻孰重地把握好分寸。
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客,但最推崇和疼爱的弟子就是颜回。颜回死后,他悲痛欲绝。但是,他的父亲颜路提出一个建议,请孔子卖掉车子,给孩子添置一口大棺材,孔子却回绝了颜路。他为不能卖车做解释:不管有没有才能,儿子总归是儿子,自己的儿子孔鲤死后也是没有大棺材就下葬了。
孔圣人有学问,更推崇礼法,表面上悲痛是为了彼此面子上能过得去,但他熟悉礼法制度,古代不同级别的人下葬的待遇不同。所以这些是有原则的,他不会因为自己的学生就坏了规矩。
有圆无方,遇事不立
一味地退让,不讲原则,只顾及自己和小团体的利益,最后会收不了场。
李斯和赵高都是秦始皇的大臣,嬴政死后赵高设计要让胡亥即位,又担心太子扶苏和大将蒙恬不会束手就擒。于是他请求李斯和他一起谋划,并威胁他说扶苏不喜欢他这个宰相,而胡亥愚笨,可以继续辅助他。
在利益的驱动下,这位先前半世都英明的宰相犯了糊涂,相信了这话,犯下了人生最不可饶恕的错误,最后不仅连累了太子,祸害了百姓,还殃及自己,被用尽酷刑,惨死在监狱里。
朋友同事在一起干活,多数都是为了饭碗,有几个可以飞黄腾达,所以要和气,不图升迁发财也要图个舒心,这样才能同心协力把事情干好。但是朋友和同事间如果无原则退让,讲面子,只会让某些人浑水摸鱼。多数人却得不偿失。
有方无圆,易被孤立
如果过于恪守规矩,关键时刻不会变通,就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大潮流,有可能被社会孤立和边缘化,甚至被时代的大潮所淹没。
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上记载了按图索骥的故事:伯乐令其子执《马经》画样以求马,经年无有似者。归以告父,乃更令求之,出现大虾蟆,谓父曰:“得一马,略与相同,而不能具。”伯乐曰:“何也?”对曰:“其隆颅跌目脊郁缩。但蹄不如累趋尔。”伯乐曰:“此马好跳踯。不堪也。”
真是迂腐至极,拿着相马经,却得到了一只癞蛤蟆,简直是不会变通到了极点,真佩服居然有这等死读书的人。
内方外圆,不会乱事。
内外方圆都是辩证的关系,内方就是指做人要有原则,方就是品质,外圆就是指处事的方法,圆就是圆通。结合起来说就是内心要有做人的原则,外面则要有圆通的处事方法。做人确实需要内方,因为你内心有原则,才不会乱做事。
有一次楚国出兵讨伐齐,齐威王命淳于髡带“黄金千镒,白壁十双,车马百驷”向赵国求援。淳向赵王陈明利害关系,请其出兵。赵国当即派“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援齐,楚国闻之,连夜撤兵。
齐威王大喜,在后宫摆宴庆贺胜利。当齐威王问其能饮几杯酒时,淳于髡又一次借机讽刺说:“饮酒可多可少,但“酒极则乱,乐极生悲,万事尽然”。齐威王更加相信他的话,从此罢长夜之饮,除淫靡之风。
面对功劳和齐威王的赏赐,淳于髡不是没有动心,他心里一定也暗自贺喜自己,也一定悄悄地感到很欣慰。他作为一个臣子,知道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但是他更会瞄准机会,看鱼下钩,不是依仗自己的功劳贸然地痛骂齐威王,而是委婉地劝诫,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目的,真实修养到家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