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我们一起学习了关于《如何学习》中的第一个方法,接下来我们后面两个方法,怎么学习才更科学有效,有没有事半功倍的办法呢?睡眠也是重要学习的方式。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到底怎么学习才更科学有效,有没有事半功倍的办法呢?答案是,有的。在书中,作者为我们列举了很多窍门,我们来看看三个最有代表性的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的第一个方法是,学习的时候多换几个场所,会帮你把学到的东西记得更牢。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在书中介绍了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一个实验:三位心理学家招募了一些学生,让他们学习一份有40个单词的词汇表,但是这些学生被分成两组,一组在干净整洁的教室学习一次,休息一下,再去一间窄小凌乱的地下室学习一次,另一组学生原地不动,在干净整洁的教室学习两次。然后,两组学生都来到一间普通教室考试,这间教室不太凌乱但也没那么整洁,实验人员这么做就是为了避免环境起到提示作用。考试的结果让几位心理学家很意外,40个单词,在同一间教室学了两次的学生平均能记起16个,换了房间学习两次的学生平均能记起24个,只是变换了学习场所,记忆的提取能力竟然提高了40%。
说到这,你是不是想起一些在学校里的经历了,传统的学习观念一直在教育我们,学习就要找一个固定的安静场所,学得不好就再花些力气,再花些时间。作者给我们的建议恰恰相反:学习的时候,换一个完全不同的房间,换一个完全不同的时段。试着改变一些习惯性的行为,会帮你把学到的东西记得越来越牢,而且越来越不被周围环境影响。
说完第一个方法,学习时多换几个场所,会帮你把要学的东西记得更牢。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第二个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交替学习,能快速提升辨别能力。
交替学习是一个认知科学的术语,意思是把既相关又不相同的题材混合到一起来学习,和交替学习相对应的是集中学习。交替学习以前一直被用在音乐教育和体育训练中,比如,体育教练会让运动员交替进行力量训练和耐力训练,来保证运动员的局部肌肉有足够的恢复时间。后来,心理学家们开始研究交替学习和大脑的辨认能力之间的关系。
我们在前面提到的比约克教授,在2006年跟他的博士后学生科内尔一起做了这么一个实验:这两位学者收集了一组风景画,这些画分别由12个不知名的风景画家创作,看上去都差不多,但每位画家使用的笔法不太一样。他们又召集了72个大学生,来通过电脑屏幕来学习这些画作。学生们被分成两组,一半学生使用集中学习法,就是一口气学习一个画家的作品,比如先学画家A的,一张接一张。另一半学生使用交替学习法,也就是先看几幅画家A的,再看几幅画家B的,两组学生学习每幅画的时间都是3秒钟。全部学习完之后,两位学者又拿出48幅在学习时没拿出来的画,同样是这12位画家创作的,来看看这两组同学能不能分辨出哪些画出自哪位画家。
比约克和科内尔原来以为,用集中学习法的学生成绩应该会更好,但没想到,使用交替学习法的学生正确辨认画家的比例高达65%,而使用集中学习法的学生只有50%的正确率。15%的差距,在科学研究领域已经相当可观了。后来,为了确认试验结果,比约克和科内尔又招募了其他学生,反复做了几次实验,结果还是跟第一次一样,交替学习组的辨认正确率有65%,集中学习组只有50%。
2007年,南佛罗里达大学的罗勒和泰勒教授发现,交替学习对辨别能力的提升,还能用到数学学习中去。他们找来了24个小学生,辅导他们怎么根据棱柱体的“棱数”来推导这个棱柱有多少条边、多少个面、多少个顶点。实验方法跟刚才那个实验差不多,一半学生用集中学习法,先学习所有从“棱的数量”开始推导的题,再学习从“角的数量”开始推导的题,而另一组学生是混着学的,从棱推导还是从角推导,是随机出现的。第二天,学生们参加了一次测试,结果显示,交替学习组的正确率是77%,是集中学习组的38%的两倍多。可见,交替学习对提高数学解题能力格外有效。
罗勒和泰勒教授解释了这背后的原因,在学习过程中,不同题型掺杂到一起,会迫使我们去分辨每道题属于哪种类型,把题型跟我们已知的解题方法相匹配,才能找到解决方法。比如说,很多人都觉得应用题太难,就是因为应用题很少会明确指出应该用什么概念,哪个方法来解题,总搞得人措手不及。这时候,交替学习的好处就凸显了,它能让我们的大脑准备好随时面对意想不到的事,快速分辨出这种情况应该用什么方法应对。
听到这儿,不知道你有没有体会到,无论是变换学习场所,还是交替学习,都是在教我们“变,则通”。
第三个方法,我们说个不一样的,睡眠。你没听错,就是睡觉。脑科学家认为,睡眠可以巩固我们的学习成果,甚至,睡眠本身就是学习。
我们为什么需要睡眠,到今天也没有一个权威的解释。不过,书中提到,脑科学领域有一个主流共识,睡眠可以帮助大脑巩固记忆,还可以把一些分散的、看起没有关联的信息给联接起来,另辟蹊径地解决某个难题。最著名的例子可能就是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表的门捷列夫了。门捷列夫曾经告诉同事,他试图把所有元素整理成一个合理的排列方式,苦思冥想了好几个通宵,还是一无所获,直到把他累晕过去,他却在梦里“看见”了一份表格,所有元素都各归其位。元素周期表就这样诞生了。
上世纪50年代,芝加哥大学的研究生阿瑟发现,他儿子进入睡眠一段时间后,眼皮会发生剧烈的晃动。阿瑟就给儿子连上了脑电图扫描器,想通过监测脑电波来搞清这是怎么回事。他发现,儿子刚进入睡眠状态的时候,扫描器上的波纹会慢慢平静下来,但是两三个小时之后,随着儿子的眼皮开始晃动,仪器上的波纹也开始剧烈地起伏,而且活跃程度不比人醒着的时候低。
阿瑟的导师正好是现代睡眠之父、柯莱特曼教授,他和阿瑟一起找了20个成年人做类似的睡眠监测实验,研究表明,人在睡觉的时候,大脑皮层还在活动,而且眼皮晃动的这个阶段,大脑皮层的活动跟醒着的时候一样剧烈,这个阶段后来被称为睡眠中的“快速眼动期”,做梦这种生理现象一般就发生在“快速眼动期”,而且很可能就是某个特定层次的大脑皮层活动。
2007年,哈佛大学主导了一项实验,内容是通过一个“彩蛋游戏”来检测学生辨别“嵌套层级”的能力。研究员先让学生在电脑屏幕上学习这些彩蛋,这些彩蛋上的图案不一样,有的是水纹图案的,有的是珊瑚图案的,屏幕上每次只显示一对彩蛋以及这两个彩蛋的层级关系,比如水纹彩蛋高于珊瑚彩蛋,珊瑚彩蛋高于羽毛彩蛋。最后,这些学生要给所有的彩蛋做一个层级排序,你可以理解为,给《权力的游戏》里的人物画一个关系图谱。
参与实验的学生被分成两组,一组晚上学习,睡过一觉第二天早上考试,被称为“睡组”,另一组学生早上学习,晚上考试,被称为“醒组”。我们直接说实验结果:睡组对复杂层级关系的辨识正确率高达93%,醒组只有69%。24小时之后,两个小组再次分别进行测试,睡组的正确率还是比醒组要高出35%。睡和不睡的差距怎么会这么大?哈佛大学实验小组的负责人马修•沃克对作者说:在睡眠状态下,记忆的图景会被拓宽,所以能“看到”更完整的景象,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个记忆被拓宽的时间,就发生在快速眼动期,大脑在这个阶段做了很多信息整理工作,深化和巩固我们醒着的时候学到的技艺,换句话说,睡觉本身就是学习。
总结:以上就是《如何学习》这本书里的重点内容。我们先说了学习时,大脑是怎么工作的。大脑中,用来学习和记忆的核心部位有三个:内嗅皮层、海马体和新皮层。内嗅皮层负责过滤涌入大脑的海量信息;海马体负责组合这些信息来构建新记忆;新信息被打上“记忆”的标记后,就会存储到新皮层上,但是因为海马体有“脑补”的功能,我们在提取记忆的时候,是没办法做到十分精确的。比约克教授夫妇的“记忆失用理论”提出,人的记忆其实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存储强度,一个是提取强度。存储强度不会随着时间减弱,而提取强度就会随着时间慢慢减弱,但通过复习,提取强度和存储强度都是可以越用越高的。另外,作者认为遗忘也有正面作用,它能帮助过滤垃圾信息,让大脑能专注在某一件事情上。
然后,我们学习了3个反常识的高效学习方法。第一个,学习的时候多换几个场所,会帮你把学到的东西记得更牢,而且不受周围环境影响。第二个高效学习方法是交替学习,把既相关又不相同的题材混合到一起来学习,能快速提升我们的辨别能力;第三个方法是睡眠,脑科学家认为,睡眠可以巩固我们的学习成果。深化和巩固我们醒着的时候学到的技艺,甚至可以说,睡觉本身就是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