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岳飞传: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一)

岳飞传: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一)

作者: 公子临崖 | 来源:发表于2019-12-12 22:20 被阅读0次

    公元1127年,北宋靖康二年,一场天崩地裂、国破家亡的惨剧正在中原大地上演。

    是年,金太宗下旨废已身在金营的宋钦宗为庶人。四月,金军从已被劫掠一空的东京汴梁城撤出,满载金帛珍宝,兵分两路押送着徽钦二帝以及赵宋的皇族宗室、嫔妃大臣万余人北返。

    经济文化之繁盛堪称空前绝后的北宋王朝至此灭亡。

    而唯一侥幸逃脱在外的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顶着河北兵马大元帅的头衔,坐拥十数万勤王军队,却一味消极避战,从河北入山东,最后于五月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

    高宗虽启用主战派领袖李纲为相,同时却将孟太后等宫眷迁往扬州,欲以南行“巡幸”之名行南迁避战之实。

    消息既出,诸军哗然,其时年仅24岁的岳飞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愤之情,以从七品武经郎的身份向高宗上书:“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中原可复”。

    可惜,岳飞这一片耿耿丹心只换来“小臣越职,非所宜言”八字批语,并被革除职籍,逐出军营。

    而这已经是岳飞第三次从军失败了。

    与同时代其他大放异彩的名将基本都是出身军旅世家不同,岳飞只是出身普通农家,甚至在他小时候还家道中落,从自耕农变成了佃户。

    但在少年时期岳飞就已经展现了其在军事上可能的非凡天赋,史载其“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而且天生神力,还未成年即可张开三百斤的硬弓和八石的腰弩。

    岳飞的家乡河北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地处宋辽对峙前线,历来民风彪悍尚武,岳飞亦先后师从武术大家周侗和陈广学习骑射和刀枪战法,尽得两位老师专长,能在马上左右开弓,武艺“一县无敌”。

    考虑到岳飞家乡曾在两宋之交走出过王贵、徐庆、李道、姚政、张用、郦琼、孔彦舟等诸多名震一时的猛将巨寇,那么这个“一县无敌”的评价虽然听起来好像很一般,但含金量应该还是挺高的。

    徽宗宣和四年,19岁的岳飞正式开启自己的军旅生涯,应募成为真定府“敢战士”(乡兵)中的一名小队长,并在之后带领百余骑兵,剿灭了一股为祸地方甚重的流寇。

    同年,因父亲病故,岳飞辞别袍泽,回乡守孝,第一次从军之旅就这样高光而短暂。

    宣和六年,守孝期满的岳飞再度北上从军,并成为河东路平定军(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的一名禁军骑兵,还因武艺出众被特录为“效用”(可以理解为现代军队中的高级士官,免刺面)。

    宣和七年,金军在灭辽之后兵分两路兴师南下,而岳飞驻守的平定军作为山西东部门户,扼控晋冀间的交通要道,堵在金国西路军的必经之路上。

    最终,仅驻军三千的平定军在金军猛攻下陷落,岳飞在城破后的血战中杀出重围,却在南撤渡河的途中丢失了自己的“官告”(宋代授官的凭信),又成了黑户。

    两年的砥砺磨炼,半年多的浴血奋战全部清零,岳飞只得返乡以待后举。

    表面看起来,几年时间兜兜转转好像只是一场空,但是岳飞知道他跟四年前的自己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他亲历战场厮杀,饱经血泪洗礼,他看到了河东路在金军蹂躏之下的惨状“官舍民庐悉皆焚毁,瓶罂牖户之类无一全者……残穷苦状,若幽阴间人。”

    现在他只缺少一个机会,一个让他厚积薄发的机会。

    很快,岳飞的机会来了,金军第二次兵围开封后,宋钦宗以蜡丸密诏授赵构以河北兵马大元帅之职,让他征召各路兵马以备勤王,而武翼大夫刘浩就在岳飞家乡相州城招募义士。

    岳飞有心从军,但又担心自己走后寡母娇妻在这乱世何以自处,两难时刻,一向深明大义的岳母姚氏断然勉励岳飞“从戎报国”。虽然岳飞背上“尽忠报国”是不是岳母所刺仍有争议,但是史料明载岳飞这次从军其母亲起了关键作用。

    就这样,岳飞含泪辞别家人,带上小他两岁的六弟岳翻(岳飞排行老五,但前四个哥哥都已夭折,六弟岳翻也在五年后征讨流寇曹成时战死)投入刘浩账下。

    初入刘浩军中,岳飞主要就是带领游骑兵执行各种硬探(武装侦察)任务,其常与金军遭遇激战,屡屡得胜。在之后跟随刘浩转战河北山东各地的过程中,岳飞所部骑兵更是攻坚破锐,所向披靡。

    短短数月,岳飞凭借军功就从一个大头兵升为从七品的武翼郎,麾下已有了几百兄弟,更重要的是其“敢战善战”的名声传遍诸军,并得到宗泽等一众大佬的另眼看待。

    待到高宗即位,刘浩所部被编为天子亲军,但岳飞却因前文所说的越职议政之罪被革除军籍夺官归田。

    站在九百年后的今天回望当时,这一纸命令,对岳飞应不啻于毁灭性地打击,一刀一枪搏来的功名再次成空,从戎报国的理想也濒临幻灭。在纷扰的历史大势之前,个人的努力好像实在微不足道。

    十二年后已经成为一方大员的岳飞,回忆当年这段经历,“孑然一身,狼狈羁旅”。

    换做旁人,可能会就此沉沦,一蹶不振。但岳飞没有,虽然心头愁云惨淡,但关于何去何从的问题,他心中已有定数。

    同年八月,岳飞渡黄河北上,前往抗金的最前线—北京大名府,经人介绍,直接面见当时河北地区最高军政长官—河北西路招抚使张所。

    张所正在多方延揽英才,听闻岳飞事迹,问他“以汝之勇能敌几何”,岳飞慨然答曰“将帅在谋不在勇”,并为张所分析河北地区的守战之势。

    现在再看岳飞当年的这番答对,隐隐然已经有了他十多年后北伐中原时“连结河朔”战略的雏形,张所亦大惊奇之,不仅留岳飞在账前听用,还连连破格提拔,最后使其升为统制。

    然而在岳飞跟随名将王彦前往收复卫州等地之时,把持朝政的投降派黄潜善、汪伯彦撤销了前敌机构河北西路招抚司,招抚使张所亦被贬岭南,并在贬途死于流寇钟相之手。

    出个差的当口,单位被撤了,编制也没了,王彦一部成为孤军。但为示抗金之心不变,其部都在脸上刺下“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并在两河地区收拢民间义军流动作战,成为后世赫赫有名的“八字军”。

    只是这个时候,岳飞与王彦因抗金策略有异而渐生嫌隙,遂率本部人马离开王彦前往太行山区开展了一段时间的游击战,期间与金军多次接战,屡胜之,还生擒拓跋耶乌,阵斩黑风大王。

    在当时高宗朝廷已经避难扬州的情况下,时任东京留守的宗泽就成了事实上领导北方抗金事业的领袖人物,其积极联络招安了众多民间义军,史称有百万之众,岳飞也在此时率部重归宗泽麾下。

    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金军再度大举南侵,在开封府及附近州县,宗泽领导宋军与金军进行了反复激烈的拉锯战,直到盛夏来临金军因酷暑退军之时,也未能踏入东京一步。

    开封保卫战取得胜利,岳飞虽出力颇多,但宗老先生觉得岳飞临战太过勇猛,作为将帅的话就显得不够持重,欲以阵图兵法授之,岳飞却说:“兵家之要,在于出奇,不可测识,始能取胜。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这下,宗泽终于认定岳飞是天生的将帅之才,并授其东京留守司统制。

    开封保卫战之后,宗泽连连上书朝廷,历数北伐恢复大计,却被高宗一再搁置。忧愤之下,这位六十八岁高龄还奋战于抗金第一线的老人,背疽发作一病不起,在弥留之际仍无一语于家事,乃三呼“过河”而亡。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山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而宗泽的逝去,则意味着支撑宋廷北方半壁江山的擎天一柱轰然倒塌。高宗原本对这些云集于宗泽旗下的民间义军并不信任,继任东京留守的杜充在高宗授意之下,对各路义军分化打击。

    曹成、张用、王善等大股义军被逼之下,先后叛宋廷而去,或落草为寇,或委身降金。原本形势一片大好的中原战场顿时分崩成一盘散沙。

    建炎二年八月,金军再次南侵,岳飞驻军竹芦渡,用疑兵之计再败金军,后又在杜充的严命之下与已经叛宋的王善、张用等部交战,数战皆败之,期间因功屡获升迁。

    至建炎三年,岳飞已经官至武德大夫,并授英州刺史。

    在其时宋朝定武臣官阶五十三阶,武德大夫位列第二十八阶,已经妥妥地算是中级将领了。对于很多兵士来说,这可能是他们终其一生也难以企及的高度,但这一年岳飞年仅26岁,自他第四次从军起不过短短两年时间。

    随着岳飞在军中逐渐崭露头角,一副南征北战的辉煌画卷即将徐徐展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岳飞传: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vru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