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接到宪法的电话,他进入了下一轮面试,心理落差其实还是挺大的。不清楚到底是差在了哪里?
心里没抓没落的,很是无措。应该收拾家里,但是不想动手。想要反思总结,但是没办法静心。最终问了李思成绩,笔试72,面试82.6。看来应该是笔试落后比较多。
其实也不能说是运气不好,确实是说明自己动笔太少,经验太少,且写作的方法和习惯应当改进。当天如果按照我的思路,其实是可以多写一点的。而怪就怪我自己多嘴,要了草稿纸,反而占用了实际落在答卷上的文字最终时间不够,写得太少了。也许……也许……也许当时多写点,方法用对了我就能进入第二轮面试呢。真的是太遗憾了。虽然没进去,却有一点范进中举的魔怔,只不过他是高兴得,而我是遗憾得!
论笔试,大家面临的境况想通,而我却没有听清孔书记说的一千五百字。其次,动脑筋太少,太久不写作。忘记了考试其实就是要写得越多越好。说明方法的重要性,当时哪怕写满了第二页呢。这种情况跟第一天笔试的情况有一致性,第一天笔试也是没有写完,而我出来后悔没有制定好战略,其实第二天知道是现场出题就有点懵,拿到也没有好好思考如何能够胜出。这跟我的拖延习惯有关系。如果能够开始就落笔,必然不会败得这么惨痛。三思而后行,同样的情境,不同的结果。正如14日夜班的事故,如果是别人,大概率不会出事。而我性格怠于思考的成分,促使我总是做的多想得少,也因此造就了必然的失败。
至于面试,得分82.6分,有亮点,应该就是英文口语还算流利,但缺乏逻辑分析的能力。基本也没有遗憾了。以后如何做呢?其实是我应该着重思考的方向。
我知道写作的重要性,写作倒逼思考,想我这种逻辑性很差的人,正需要持续不断的写作来逼迫自己成长,事事反躬自省才能够有所进步。
逻辑性差怎么样去锻炼呢?通过这次的考试也是使我认识到自己的很多不足之处。申论这种写作和国企单位的写作其实是很像的。以后想要写出来正文,必须多多练习申论这种类型的写作。而这种写作形式的背后,就是一套解决问题的逻辑方法。这种逻辑方法就是靠悟性,靠思考。无意识地生活,工作,这种逻辑性是无论如何也培养不出来的。只有足够的生活思索和发散,扩展,才能够有足够的认识深度和广度。正如写这次的反思,固然痛苦,但是是一次蜕变。就是挖开伤疤和平日不愿面对的不堪,直面自己的失败以及差距。一千字何须拼凑字数。当时写作只顾着写得整洁,耽误了卷面,可惜可恨可叹!恨不得天天有这样的考试,让自己来发挥。事已至此,只有痛定思痛,忍着痛继续前行,自己拿出高考的努力劲儿来继续学习,而不是浑浑噩噩的刷剧,睡觉,消磨时间。
其实这一次的竞聘,很多感受。除了得知结果后,对自己的肯定,对自己的怀疑,对自己不足的认识,还有一种好战因子在我的骨子里蠢蠢欲动。很久没有在这种应激状态下去行动了。不可否认,这种状态给人压力,压力下往往慌乱,烦躁,但也使人进步成长。一切尘埃落定,遗憾也有,恼恨也有,但是在这许多的情绪之下,竟然还有一丝丝火苗隐隐透出光亮。仅此一点,也足以让我继续前进的步伐,不焦躁,不气馁地走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