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先生的作品如数家珍,《茶馆》、《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没有读过书,也应看过这些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哪一部不是如雷贯耳。
可是他的散文,我却读得很少。这次入手《俗常山海 莫不可爱》这本书,就是冲着它是一本散文集去的。

散文集为什么少?
老舍先生是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我们平时读到他的散文不多。直到看了这本书,才了解到,原来他的散文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但在老舍的心里,他并不看重自己的散文。他说:“琐碎的文字,随写随扔,偶搜汇成集……亦不重视之。”
他还非常不愿意别人替他编印散文集。他曾在《答客问》一文中幽默地写到:“若有人偏好多事,非印它们不可,我也许到阎王驾前,告他一状,教他天天打摆子!”
老舍散文结成集子的虽然不多,但佳作颇多,往往读来口齿生香。

这本书写了啥?
本书分五个部分,包括《小屋七间,儿女承欢》《瞧这热热闹闹的人间》《所有烦恼,都有解药》《万物皆可爱》《遍赏人间山水》,收录了老舍49篇散文。
有写人的,有记事的,有描绘山水毓秀的,有述说万物有灵的。老舍先生用大雅若俗的文字,将天伦乐事、众生百态、人间烦恼、风物俗事统统付诸笔端。文字浅显而灵动,诙谐又不失深意。

家有儿女 舐犊情深
孩子都是每一个父母温柔的羁绊。孩子的到来,带给了许多父母甜蜜的烦恼,在老舍家也不例外。
在《有了小孩以后》这篇文章里,老舍写了自己为人父母后的深刻变化。
没孩子之前,他觉得街上只有书店、饭铺、邮局和他有关。有了孩子后,才发现自己和这个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医院、药铺、奶粉店、百货店……“我的眼睛似乎戴上了一双放大镜,街市依然那样,跟我有关系的东西可是不知增加了多少倍!”。
工作之余,老舍还经常陪孩子们玩。“经小孩们的指挥,我得去装马装牛,还须装得像个样儿。不但装牛像牛,我也学会牛的忍性,小胖子觉得’开步走’有意思,我就得百走不厌,只做一回,绝对不行。”
即便如此,老舍先生依然乐此不疲。他说,从养育孩子中,他学到了比一张大学文凭里还要多的东西。

对一座城的深情
1930年至1936年,老舍曾在山东大学和齐鲁大学任教。这7年,他创作了《离婚》《骆驼祥子》等作品,还写了许多散文佳作。
在山东的这段时间,老舍和济南结下了不解之缘和深厚情谊。
他写济南的秋天,“济南的秋天是诗境";他写济南的冬天,“济南的冬天像张小水墨画”;他说齐鲁大学“像一张画,越看越好看”,爬满了整栋楼的爬山虎、草地上的小蓝花、枫树下的白石凳,没有不想念的;他写大明湖的春天,却念叨着它的秋光,还想着湖里的蒲菜、茭白、白花藕。
老舍将自己对第二故乡的深情都付诸了笔端,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上了济南。

“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在老舍的散文里,我们读到了平凡的人间,烟火的乐趣,也看到了他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