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01
眼看着距离8月中高管会议召开仅有不到一周时间,李一慌地再次把会议当晚60多人晚宴餐厅的方案发到会议筹备群里,并逐一艾特了刘总、黄圆、朱言三位领导,让三位看了最后敲定一下。
这是在朱言多次催促之下李一重新发的。朱言是李一的直属上司,她想早点把晚宴的餐厅定下来。
其实,这两个方案三天前李一就发到过群里,让大家看一下。可发了几天,群里一点动静都没有。
说来也有意思,群里除了李一之外,一共也就四个人——刘总、黄圆、朱言、何胖,可对于李一发进去的消息,大家似乎都选择了无视。后面大家在群里各自讨论其他会务细节,就是没人回复李一关于晚宴餐厅的事。
李一倒是不急,她一向做事的态度就是:反正领导让我找餐厅,我找了,也发群里了,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
可真的完成了吗?
并没有啊。
在职场都讲究“拿到结果”,结果都没有定下来,怎么算完成呢?都已经四十多岁的人了,干活还要拨一下动一下,朱言常常对这位下属表示无力。
温言细语的提醒她吧,一次两次三次,对方并没有什么长劲,从来不反思自己的问题;严厉的说吧,看着她比自己的年龄都大,朱言又觉得有点下不去嘴。仅有的一次严厉,最后还被对方各种找借口给扯开了话题。
对李一,朱言着实有点头疼。
02
说回晚宴餐厅的事。李一倒是不急,但朱言急。
作为整场会务执行的主要负责人,她得早点把餐厅方案定下来。按照以往的会务经验,越是临近会务前几天,幺蛾子越多,越是容易手忙脚乱。基于此,朱言觉得,像晚宴餐厅这种小事,能早定就要早定下来,后续对接细节就好,这样一来,就算过程中有啥变数也还有时间找备用方案,以免临到会务前一两天把人搞得措手不及。
可问题是,就这么个小小的方案,却迟迟定不下来,到底是为什么呢?
把情况具体说说你就清楚了:
在这个微信群里,既有朱言的顶头上司刘总,也有她的平行部门负责人黄圆,可这个事情从一开始刘总就没有指定负责人,只是在群里各种艾特人,一会儿艾特朱言,一会儿艾特黄圆。艾特了几天之后,朱言算是看出来了,会议的后勤工作都要她来做,但内容这一块黄圆负责。
可即便是负责吧,也没有拍板的权利,最后都是要刘总过目。
如此一来,别看是个小小的晚宴方案,朱言一个人也没办法拍板,肯定得征求刘总和黄圆二人的意见,可问题是方案发到群里几天,这二人像没看到一样,就是不吭声。
03
朱言急了,只得给李一打去电话,让她跟进督促尽快确定方案。
“李一啊,你的晚宴方案,要跟进一下,早点定下来。”朱言说。
李一立马理直气壮地回答:“姐,你也在群里,应该也看到了啊,我已经找了发群里了啊,大家都不回,我能怎么办?”
朱言深吸一口气:“我明白,我看到你几天前发了方案的,那个就是此前我跟你讨论了细节的那一版,这我都清楚。但是刘总和黄圆不清楚啊。”说完顿了顿继续说:“你也知道这个方案不是我们自己就能定的,得他俩提意见,你在群里艾特下他俩,催领导们尽快定一下。”
“哎,都烦死了,这些人只动嘴皮子不干活的,连发了消息都不看。”吐槽完这一句,见朱言没再说话,李一勉强的说了一句“那好吧,姐,我知道了。”说完,砰的挂了电话。留下朱言在电话这头直摇头。
说来有意思,按实际年龄来说,朱言比李一还要小上几岁,可自从朱言做了李一的直属上司,李一自然而然的就开始叫朱言“姐”,朱言也理所当然的接受了。
此前朱言也想过,是不是叫“姐”不太好,但相比较这个称呼,其他的称呼似乎更生分,于是就答应下了下来,只是可这个“姐”虽然叫的亲切,但两人的关系吧,挺微妙。
04
结束通话的下一秒,朱言就收到了有群艾特她的消息,消息来自“A市会务筹备群”。
打开群一看,朱言发现,原来是李一把晚宴餐厅的方案重新在群里发了一遍,并艾特了刘总、黄圆以及她。
朱言一脸苦笑,不是说好的艾特刘总和黄圆吗?只要他俩发话确定就好,怎么还艾特起自己了?这方案不是前两天才跟李一梳理了一遍的吗?
想到这里,朱言更是不置可否。
可现在已经被艾特了,朱言总不能不说话吧,尤其是朱言还是李一的直属上司,总得表个态吧。
微信群就这点不好,如果被艾特了不及时回复,就有一种在课堂上被老师点名,你听到了不搭理,被全班同学围观的感觉,这让朱言很有压力。
朱言只得再次点开晚宴方案,看能不能找几条修改意见发到群里。就像被老师紧急点起来回答问题,想支支吾吾找点说辞一般。
可一点开方案,朱言就笑了。这不就是前两天何胖做的方案吗?怎么转头成李一的了?
不过想想倒也可以理解,毕竟这次开会在A市,对李一来说是异地,但何胖就在A市分公司办公,肯定是熟门熟路,李一肯定是找他求援了的。
只是本来是自己的工作,就这样堂而皇之的甩给别人干,朱言从心里上对李一的做法并不认同。
可是李一是自己的直属下属,现在任务又赶,大家都想着赶紧把这个紧急的任务敲定,朱言倒不好多说什么。
想到这里,她回复了个“收到,我看一下”,显示自己已收到讯息,同时也给自己一点缓冲的时间。
朱言这么回是有考虑的,虽然李一艾特了三个领导,但论级别,刘总是整个管理中心的负责人,级别最高;黄圆是自己平行部门,也是整场会议内容的负责人。有他俩在,哪轮得到她朱言一个人拍板。
想到这里,朱言叹了一口气,觉得有些头大。
05
自从有了微信群,朱言感觉决策链条太复杂了。放在以往,遇到这种事,朱言绝对自己拍板就得了。可现在哪怕就一个晚宴餐厅的小事,牵扯到了武汉、上海、A市三地的同事,涉及到这种项目对接的事,大家动不动就拉群,几个领导同时在群里,很多事、很多关系的处理,就变得微妙起来。
再次看完晚宴方案,朱言感觉既好气又好笑。
好气的是,此前跟李一沟通需要改的内容一个字都没有改,李一将此前需要完善的方案原封不动的发到了群里。
好笑的是,本来急着想找点合理化建议发到群里,以应对突然的被艾特,但现在根本就不用找了,直接把上次跟李一讨论的建议发进群里就好。
朱言随即发了一长段话,提出了一二三条合理化建议。
此后,是长久的沉默。许久,李一在群里回复消息,大意是这一二三条建议都跟合作方沟通过了,可以按照我们的需求来修改合同条款。同步又艾特了刘总和黄圆,问这样改过之后是不是就可以敲定这家晚宴餐厅,开始走合同了?
又过了半天,直到快到下班的点,依旧没有回复。李一急了,在群里又艾特了一遍刘总和黄圆,提醒说,暑期生意很火,也有其他人预订餐厅,餐厅催我们明天上午之前要给回复,如果确定订,就付押金,给我们预留;如果确定不定,餐厅就把位置给别人了。
群里依旧没有回音。
反倒是黄圆在群里发的主持词类的东西,大家讨论热烈。
06
又过了一天之后的下午,李一突然在群里艾特刘总、黄圆和朱言,这是餐厅发过来的菜单,各位领导看一下,有两种档次,一个是1000一桌,一个是1500一桌,看要哪种规格的?
刘总回复说:这家餐厅给我们的位置是大厅还是封闭的包房?是否符合我们的要求?我们需要一个独立的空间,最好6桌是有一个单独区域的,方便交流。
李一回复:这是大厅,带演艺性质的,给我们的是前排最好的6桌的位置。
刘总说:这种大厅到时候肯定会有很多观众,很嘈杂,不太符合我们的要求。
此时,朱言收到一条微信私信,是李一发过来的:餐厅的订金何胖已经付了,1000是不退的哦。
朱言一惊,迅速回复:餐厅不是还没最终确定吗?怎么都付押金了?
李一回:姐,你也看到了,我前几天反复艾特刘总他们,他们都不回复,眼看着开会在即,我怕订不到位置,餐厅老板也在催何胖,而且刘总他们没回消息,我就默认他们没有反对意见,那我就让何胖订了啊,何胖还是自掏腰包先垫付的。哪知道刘总现在又提出这么多新要求?
朱言一时气得无话可说。
按照以往那么多次会务的经验,任何涉及到合同、预付金、订金之类的事情,不都是先签合同,再公对公付定金吗?什么时候开始个人付了?纵然何胖是A市分公司的人,对此不清楚,难道李一你也不清楚吗?过往的那么多次会不都是这么干的吗?
但现在问题出现了,只得赶紧想办法解决。
于是乎,朱言赶紧在“A市会务筹备群”里回复说,目前预订的这家餐厅有当地非常有民族特色的表演,既然去了,当地分公司的同事们都建议体验一下,请刘总考虑。
刘总立马回复:创意很好,但不符合要求,要另找。
一时间,朱言彻底无语了。
倒是李一里面在群里回:好的,刘总,我再来找。
07
当天晚上,李一给朱言打了个长长的电话吐槽,大致意思是,刘总挑三拣四,也不及时回复消息,自己好不容易辛苦了一场,还让何胖跟着搭进去1000的押金,都白活了,甚至吐槽感觉自己干不下去了。
朱言生气中带着愤怒,但却硬生生压下了火,劝慰李一,让她继续再按刘总的要求找。
又过了一天,李一重新发来一个方案,找了一家新的餐厅,又继续艾特了刘总、黄圆和朱言。
还没等黄圆和朱言发话,刘总就发话说,可以。
李一迅速联系了这家餐厅,订了下来。
至此,找餐厅的事情告一段落。
08
几天后,会议筹备组提前到了A市,做会前的筹备工作。
李一打车经过刘总预订的那家餐厅,一看低矮的门头,很不满意。于是拍了照片在群里再次发声:刘总,这家餐厅跟照片上的优点差异,看上去很压抑。
转头,又发了何胖推荐,就是已经付了押金没办法退的餐厅实景图,说:这家餐厅看上去很大气,很好。
这话的意思很明确,李一就是想用何胖推荐的哪几有特色表演的餐厅,想用直观的现实改变刘总的想法。
刘总起初没回复,在李一的反复艾特下,终于回复了一句:黄圆和朱言都在现场,让他们现场看了确定。
这一回,黄圆和朱言都没吭声。
到了晚上,李一拉着几个日常交流比较多的平行部门负责人去看了现场,还专门录了视频发群里。
群里鸦雀无声。
第二天晚宴,60多人浩浩荡荡去了刘总定的那家餐厅,吃饭、喝酒,最后喝得吐的吐,倒的到,醉的醉。
席间敬酒的时候,刘总走到朱言、黄圆和李一那桌,举起酒杯,感谢大家辛苦筹备的话之后,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这家餐厅不错啊,不过第一一直想去那家有表演的,等会议结束之后,我请你们去吃。
黄圆和朱言微微一笑,没说什么,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第二天,会议结束后,刘总径直离开了A市,只留下李一反复找到朱言说:姐,无论如何,咱们要想办法把何胖垫付的那1000押金报销了啊。
朱言嘴里答着“肯定的啊”,心里却是苦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