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参加的一个读书会读了《正念之道》。我很喜欢这本书,在咨询之初,我的咨询师就向我推荐了《穿越抑郁的正念之道》和《正念之道》这两本书。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正念之道》,还有它的副标题——每天解脱一点点,它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正念”工具书。我可以像鹰一样划过抑郁的天空,向着阳光飞翔吗?
我很喜欢讲课老师说的一段话:“人生那么长,你攒下那么时间,干什么用呢?我的答案是:把时间浪费在了解自我、了解宇宙苍生之上!”我希望我的人生也是如此,走在对的路上,慢慢走,慢慢探索。
在咨询之前我长期进行静坐和冥想,而“正念”比这更宽泛。在观想、数息之外,“正念”的重点在于:活在当下;觉察自身;搁置判断。在冥想中“搁置判断”是“观”念头的来去,而我失败了无数次,却很少责备自己,在对的道路上慢慢坚持。现在开始有点感觉,念头来了,念头又去,不取不予。
上周的复查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可能面临再次手术。我试着搁置自己的判断,不让自己直接掉进对将来的恐惧之中,但是我自己知道这有多难:不掉在将来和过去之中,观察到自己对身体的执念,对健康的执念,我是不是可以带着疾病继续修行,生活?有没有比疾病更重要的事?修行,对自己的探索,对苍生的慈悲。生命那么长,但又那么短,我要浪费在修行上还是浪费在执念上,这个我可以选择吗?
我明明知道“人生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但我还是以为我是健康的;我明明知道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我还是执着于健康;我明明修行白骨观,我却无法厌离于身。我自己修行的路还有很长,只希望我在一条对的路上慢慢走,甚至不是每天解脱一点点,而是每月、每年解脱一点点也是值得的。
当我回到当下,感受划过指尖的风,吹过手臂凉凉的感觉;当我回到当下,看到雨后的杨树,苍绿一如山间,我恍然看到山色;当我回到当下,感受每一步的行走、热气,我自身的反应,我觉得生命如此鲜活。
搁置判断,我会发现每一件事都是经过包装后的礼物,让我从好与坏,白与黑的二元世界中走出来,更整合地看待人和事,也会更加有弹性,虽然这些很难。
也许还要做第三次手术,而我经历了第一次,第二次手术,再次面对第三次手术,这是我的功课,我不确定我能不能做好,但是我开始懂得修行不是为了更加美好,而是使我更加完整。快乐也好,痛苦也好,健康也好,疾病也好,都好,如实地接纳,我才称为人,更加完整与整合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