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姑娘似乎正在朝着顿悟的路上小步迈进。
我都要潸然泪下了,真的是等得花儿都谢了……
作为家长兼教师的我,原本以为只要监督到位,孩子学习就是自然而然的如吾所愿,马上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之后就恼羞成怒呵斥指责,然,再次败下阵来——人家早就不再“敬畏”你,你又咋滴?
孩子大啦,有了自己的想法,掌控不了啦……咋办?孩子是亲生的,总不能“退货换货”吧,还是从自己学习改变做起吧——“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嘛。
话是这么说,但讲真,按捺住自己不越权、不指责真的很难很难,等待的过程真考验人,真痛苦……
什么在支撑着我?
任何人,做任何事,都需要内驱力。
一旦作为学习的主体——孩子想学习的内驱力被唤醒被点燃,一定会进入良性循环的快车道。
终于,终于,我似乎等来了,我必须得小心翼翼的呵护这暂且还弱小的“火苗”,我得充当“耳朵”——多听孩子说,说她自己的得与失,不做“嘴巴”——一味的评判,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指手画脚、越俎代庖。
管住自己,与之同频共振,学着共情……
真的真的很关键。
我得悠着点,努力呵护着孩子走过这个难得的“觉醒期”!!
说完这个小自得,又回想起自己之前的因无知带来的“不自知”——
看看这个情景是不是很熟悉:
在课堂上,当老师问“都听懂了吗?不懂的举手”,结果没有一个人举手。实际上80%的学生根本没听懂,但是因为别人看起来好像都听懂了,看别人似乎都明白了的样子,你也不好意思举手——为啥?孩子们因为从众心理而放下了那原本想要举起的手。
反正我在课堂上老是这么问,孩子们也总是“沉默是金”,我呢,也总是“怒其不争”——既然你们不吭声,那我自然也没办法顾及你们的知识漏洞,只讲我认为你们不会的吧——给出的知识未必是孩子们急于想知道的,这可不就是教育时间精力投入不少效果不高的原因吗?
心理学家们研究过这种情况(当然这不仅仅存在于师生的课堂上,生活中几乎遍地都是)。
这跟从众有关。做老师的不应该面对全体“盲问”,而是随机点名“小a”,这个知识点你还有什么不太确定的?这叫打破从众心理。
只是一个小小的变动,效果可能就翻倍。
对待自家姑娘的学习也不能棍扫一大片的全抓全管,只问“乖,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人家有问题,咱随时提供“服务”,没问题,咱闭嘴,把时间精力用在自我提升上,给孩子一个好的软环境,远比喋喋不休的不放心或指责要好得多。
打破从众很关键!
再联想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另外打破从众僵局的情景:
中国式过马路、接头呼救……
明明是红灯,有人闯过去,于是第2个第3个……一大波都跟上去。此时跟风的一大波都是以旁观者的心态投入到闯红灯的怪圈中。
当旁观的(闯红灯)人变多了以后,大家的责任被分摊了,大家在看别人的行动,别人都动,自己也跟着动。没有人敢出声制止,因为从众。
想要打破从众效应,应该怎么做?
举另外一个场景会更形象:假如你在大街上遇到了危险,心理学家告诉你有一招,非常简单,别对着大家喊救命,而是找一个大哥的腿抱住,喊“大哥救救我”。为什么?责任到他一个人身上就好了。当你能够找到一个人,然后朝着这一个人求救的时候,事情反而就解决了。
因为责任有了归属,这个人被牵扯进来了,往往他是愿意伸手援救的。而所有人都在围观,才非常危险。
将责任具体到个人。
话很简单,却是打破许多魔咒的钥匙。
与其棍扫一大片,不如枪挑一根线。
生活中要打破从众心理或旁观者效应,需要把责任具体到个人。
回到孩子们的学习这个全民关注的问题上,依然如此。把学习的责任具体到孩子个人身上,周围的人不越权不包办,也不过度放手,做到温柔又有边界,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接纳,无条件的尊重。剩下的,就是静待花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