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一起成长致富~
文/北望
图/网络
嗨!晚好,我是想在微梦小院当大哥的北望~
今晚这篇内容来自生活小事的顿悟,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不要用筷子吃饭,我要直接用手。”一小孩子坐在餐桌前叫喊着。
“那样不干净,而且没礼貌。使用筷子吃饭是咱中华优良传统,都什么年代了,谁家小孩这么大了还直接用手抓饭吃?而且你手刚才玩泥巴都还没洗干净!”妈妈试图讲道理。
以上这画面相信你不陌生,甚至可能还觉得略微熟悉——说不定小时候刚学用筷子那会,你也是这种反应。
大家都喜欢说“人类是自然界中最高级的动物”。因为我们可以适应各种情况,但实际上也存在一点bug,比如适应某种情况后,可能就不太想要再去触及未知领域。
“大部分都喜欢待在舒适圈,这毋庸置疑。”
只是,世界是永恒动态发展的。传统印象如不打破,人容易固守己见,从而产生不好的影响。
你大概也知道:在习惯性否定、拒绝的时候,可能也抹杀掉了许多机会。
在前段日子里,因为夏秋季节,南方天气多晴朗,很适合在外蹦跶,因而那段时间开始享受跑步带来的畅快。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我享受了,但又没完全享受。
在遇到运动达人黑贵人之前,我理解的跑步或许和你一样:跑步跑步,步子迈开跑起来就是了。
所以,有很长一段时间里,出门跑步,我都是随便换上一套相对宽松点的衣服,再换掉拖鞋,就出门跑起来了。
黑贵人是常年运动的人,对运动相关的一切都颇为讲究。要么说我的鞋不行,要么说我衣服不行。
某天,我挑战八公里,过程跑得有些艰辛。黑贵人又开始“出声指导”了:“你这条裤子不行啊,太长又厚,腿都提不起来,你当然跑得辛苦了,去买这种专门运动的短裤才行的。”
当下我口袋空空,忍不住回答:“可是这条就是短裤了,也很宽松,买的时候人家也写着运动裤!”
对方听了很无语,依旧重复着上面那“指导”。刚好我脾气又爆,直接对其建议表示怀疑,最后俩人闹得也不愉快。
过了几天,我的反射弧好像开始有反应了。再一次跑得很辛苦时,我试着将身上的短裤稍微往上提一点,不料有了点新发现——依稀感觉到没拉前的裤腿过长,稍微在提腿时挡住了一些力。
接着自己开始琢磨起来,最后秉着“实践出真知”的精神及浇不灭的好奇,还是买回来一条更轻便简短的短裤。
实地体验一两回后,真香!
“你之前说的好像有那么点道理,之前的5分短裤是有点长,换上这条确实跑得没那么辛苦。”我不好意思地说。
“我都说啦!”对方依旧对我表示很无语。
“可是,只是稍微短了那么一点点耶……”我还是习惯性要说“可是”。
“短1公分都有很大不同啊!”如果无语可以最大化,那估计对方把眼睛都翻得只剩下眼白了吧。
当然,通过这件事得到的成长不只是换了一条新裤子,让跑步变得更爽。还有的就是思维的扭转。
换以前,我压根不会再返回去思考人家说的是不是真的。毕竟人年少无知时,更容易听自己想听,看自己想看的。
好巧不巧,那一阵子,ゅ同学给我分享盘香,她表示有闻到很好闻的味道,所以想给我也整一份。
不出意外,你该猜到我——又是拒绝的,嘿嘿。
那时我内心是:盘香?好家伙,那不是让我产生阴影的东西吗?那可是会让人想起魔鬼先生啊!
只是,ゅ同学一门心思觉得是能够静心安神的好东西,希望我也能共享这份宁静之乐。
潜意识让我像过年收红包的“小明”一般,扭着头疯狂摆手说:“不要,不要。”
“你可以试试,看看找不找得到自己喜欢的味道。”ゅ同学又说。
“自己喜欢的味道?”这还是有点吸引人了。
于是,最后的最后,便厚着脸皮接受了这份分享。收到东西的时候,一股禅意扑面而来,小香炉精致,盘香味道足。
就这样,我这小白也假装有模有样地品起香来。心烦意乱之时,点一盘;天气好时,点一盘。如今,那盒盘香已被消耗数圈。
这无疑又是一次真香现场。如若当时习惯性拒绝拒绝再拒绝,那就不会有往后这等体验了。
细想来,也蛮凑巧。短时间内就遇到同类事件,仿佛就是老天给我安排了这样的课:打破传统印象,不要固守偏见,别急着反驳,试着去尝试,会发现新的可能。
你呢?是否也像我一样,总会下意识否定别人说的话,然后深陷在自己的世界里?
由于觉察到有这方面的习惯,于是我又试图去找解释,了解下这是什么情况,然后发现两种较为有趣的说法。
对于习惯性否定、反驳别人的这种潜意识,其背后可能是:第一种,习惯性防卫。这是人的本能,简单点说,就是害怕别人说的是真话而使自己感到威胁、窘迫等不好的情绪体验,是一种“自设的保护壳”。
第二种,自恋型人格障碍。这类人之所以总是否定、反驳别人,更多的是夸大自我价值感,这种人一般会觉得别人不如自己,别人说的观点也不够正确,所以就喜欢开口“指导”。
简单点说就是“谜之自信并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指点点”。
可惜事实却是陷入了“邓宁-克鲁格效应”:一种认知偏差现象,越是一知半解的人,越有自信。
无论是哪一种,都不利于我们自身发展。
所以,当我意识到有这方面毛病后,也就不再继续重蹈覆辙——两次真香事件可以说明自己有在跟潜意识对抗。
其结果,自然也是获得了正向反馈——因为没有像之前一个劲无脑拒绝,所以尝试后得到了新体验,且体验是良好的。
有人说:“幸福就在于最大限度地穷尽人生的各种可能性,其中也包括困境和逆境。”
小到一些尝试,大到对人生的觉悟,其逻辑上是通的。很多人会因为害怕踏出舒适区而拒绝新的可能,还可能会因为固有印象自我设限。
给自己贴上标签后,再听到别人说新的东西时,就很容易觉得跟自己是相斥的、不符合自己一向操作。
然而,人生总是充满着无限可能。
就像当初你可能不愿意学筷子,觉得用手更方便。最后你学会使用筷子了,也就发现这工具不仅多种用法,且真的如他们说的,是一种文化传承。
因此,“不要习惯性拒绝,你或许大有可为。”
以上,共勉。
号主介绍:
北望:比起当大哥的女人,更想当大哥。90后射手女,专注个人成长,希望世界再可爱一点点。
作者/北望
图片/网络,侵删
在这里,彼此成全,相伴成长。我是北望,90后射手女,正在努力成为自由撰稿人,专注个人成长,来一起变更好吧这里是【微梦小院】全网同名!
如果你觉得内容还不错,请动动小手指给个赞+关注,谢谢你啦!
如果您也是终身成长主义者,欢迎来一起抱团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