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母亲节的思考》

《母亲节的思考》

作者: 莫愁前路有知己 | 来源:发表于2019-05-15 08:54 被阅读0次

          倘若恰逢其时的说,这题目是不太合时宜的。一来早有执念而非今日的突发其感,二来常说生活需要仪式感,那对于一个爱好一点文字的人来说,最好的就是记录。

             还记得去年5.12写了一大段文字回忆汶川大地震时的一点经历,年与时驰,今又整整一载,厚实的风,忽的一下把帘子撩得老高,仿佛昔日的力量,化作雨的思念,最近总是缠绵。

             我们还小的时候,对于节日没有什么敏感程度,又对于节日又近乎狂热的仪式感。比如愚人节、圣诞节、教师节等等就格外清晰,而对于母亲节、父亲节等等倒是鲜有记忆,当然,那些放假节日的印象深刻程度取决于放假的长短。年少无知固然好,人小嘛,想不得那么深,也想不到个程度。愚人节、圣诞节诸如此类玩耍似的洋节,小朋友是不会放过的,总要想方设法弄一点玩意儿出来,譬如在教室门上放盆水,一推门就会淋得被整同学一身湿,或者在夹心饼干里抹上牙膏;圣诞节偏于深冬时节了,南方的雪是按计划分配的,于是好玩又危险的“雪花”是极大的乐趣,甚至有的还会用火机制造一点魔术的感觉;再者就是面粉,到处打面粉仗,人人弄得像灰老鼠。这样的面粉白大约持续到初中,甚至有一次圣诞节教室里漫天皆白,结果就是大家被处罚的够呛,那就是年轻,年轻时候的游戏和仪式感,没有安不安全,只有快不快乐。那种无知的快乐,往往凌驾于别人的痛苦,甚至多年后的回忆都无法原谅那样的年轻。相对闭塞的是,我们对于感恩一类的节日启蒙的较晚,但心地善良,听话乖巧省事儿也许就是某种程度的感恩,知人不易,知情不难,所以珍惜。恰巧父母,正是儿女,也是恩赐的感情,自然的使命。

           印象中对于母亲节父亲节这样的节日没有过分深刻的记忆,祝福自懂事以来定不会少,但普遍的传统中国文化衍生出的沉默和不善表露感情是当今大多数家庭还正面临的,因为从小大约没有这样的引导,而主要在于一种物质基础的关照,这带来的很多后果其实是很令人心痛的,表达和沟通是人际关系间最重要的手段。这种沉默文化并不应该在家庭和亲情之间繁衍生息,它应该被逐步的终结,只要一代又一代的人开始有这样的意识,那我们就在慢慢的成功。

    根据一些初浅的认知和了解,我以为传统中国里的母亲往往是格外辛苦的,在家庭中没有平衡,只会承受的更多,其实这一点也可以从许多先贤大家的文艺作品里找到答案,这大约是一个社会现象的隐身传递,毕竟从几千年封建的历史传统上来讲,女性的地位并不高,甚至卑微附庸,这是历史既定和不争的事实,于此也印证了大部分妇女的命运。即使在今天,虽然我们已经从法律、权利等多个角度肯定了妇女的地位与贡献,也更加有选择更加公平的去撑起半边天,选择自己的人生与爱恨。但实际上,这仅仅是相对的,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并不会突然刹车,而不超生一些影响,在职场、在社会妇女大约最易有影响力但实际上仍常遭歧视或不公平对待。她们难逃附庸和传统家庭的影响,并且大多数的妇女在这样的环境下,无力选择竟深以为然;当然今天有很多的机会去学习,去成为一个独立思想的人,社会也提供了经济独立、思想独立的种种机会,然而意想不到的是许多人宁愿享受那种附庸依靠的感觉,并过度的定义为幸福,这大约并非一件极好的事。在伊斯兰教的世界里,一些阿拉伯国家的妇女地位很低,生命得不到保障,权利更无从谈起,并且宗教的那种禁锢让她们甚至不敢挣扎,不愿挣扎。人是极聪明的动物,它的趋利性,择优性的敏感度相当高,这也是至今存在的一点原因。

           如果抗争的成本太高,他们会选择放弃,心大一点的甚至可以享受。我也常同女性朋友们谈起一些独立的想法,这个社会好就好在小程度内不干预你的发展和选择,但有时近乎自由的不干涉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没有凝固,但还硬要糅合在一起齐头并进。我所接触了解的朋友们的家庭里,我以为同时代的家庭大约比较相似,大多数的母亲都特别的辛苦,不仅操持家务,衣食住行,也要工作共同分担家庭经济压力,同时要更多的兼顾照看子女,甚至会稍有处当不适引起家庭纷争,承载不可谓不重,压力不可谓不大,但大多数的母亲依然任劳任怨,勤劳朴实,从社会公平的角度上来说,这是很不公平的。有社会学家做过相关调查,其实是否共同分担家务很影响一个家庭的和谐程度,毕竟是动物性的本能反应和思考,只是爱大于怨,所以幸福只增不减。

           新时代了,经常报道出许多奇人异事,甚至骇人听闻的消息,其实一切的一切并不意外,毕竟人的存在不是一两天。由于思想进化的程度并没有及时跟上物质前进的步伐,许多人的言行举止就容易脱节,明明是思想指导行动,又是物质决定意识,这种协调的矛盾,也是很值得思考的一个方面。我以为新时代家庭环境,至少应是成员共担的,它不单纯依赖于父或者母,而是从思想上行动上有一种平等的意识,而没有该与不该,要成功达到和谐的局面,首先需要彼此独立的能力,那种思想上、经济上的独立能力,在一种近乎平等、尊重的纽带下去共同经营,和谐共生。当然,这种强大的支撑是父母双方较高的思想层次和彼此独立个性而不失共性的价值观念。教育和思考,是一个社会和民族的希望所在,“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母亲节快乐!缠绵的雨,妖娆的风,道一句真切的晚安!

    行文至此,虽是旧闻重提,也望简友们多多批评指教,碰撞思想的火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母亲节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wdu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