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西安利之星奔驰事件很火,起因本身是车的质量问题,但是4S店态度傲慢,车主遭遇退换难,最后事件发酵,又牵扯出一个“金融服务费”。
整个汽车行业,除了汽车本身的设计、制造,从汽车销售到后面的服务保养,这么多年都一直问题不断,欺客宰客,缺乏监管。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行业的这些问题迟早会被一一揪出,就看出现一个什么契机。
何为金融服务费?
这个“金融服务费”,其实本质上就是一笔手续费,只要你贷款买车,几乎没有人可以逃掉这一笔费用。
这笔费用没有什么法律依据,也没有什么监管,也没有给你什么服务,就是要赚你的这笔钱。
因此,这里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间,收多少金融服务费跟多少钱的车以及贷多少款,都有直接的联系。
为什么说几乎没有人可以逃掉这一笔费用?因为你会受到“两种照顾”。
第一种:诱导
诱导也就是最后你会觉得是自己主动选择的。一般也会有多种方式,比较典型的是:
①你买车的时候,经常会看到类似“两年零利息”这种宣传,有时候还是银行直接帮忙宣传,你自然深信不疑,并且零利息自己可以把钱留在手里去做其他理财也是极好的。
但是你要办理这个“两年零利息”,你就必须交一笔手续费,也就是“金融服务费”。有的人经过“精打细算”,觉得也还是划算的,虽然最后算下来没有零利息,也还能承受,也就接受了。也有人根本就不会算,直接全盘接受,以为自己捡了便宜。也有人不得不接受,因为手头并不宽裕,只能贷款买。
②有些人比较有经济头脑,计算过后,发现这收取的手续费,平均到每个月的利息,最后算下来综合年化利率也不低,想全款买。这个时候,销售会告诉你,这个汽车售价,贷款买是18万,全款买就20万了。这个可以美其名曰这是他们的活动,其实本质上这个车就应该卖18万,但是你肯定不会去花20万全款买了,因为你交的金融服务费也没有2万块。
你不服不行,你算清楚了这背后的金融数字游戏,却躲不开他们的规则。最后你也逃不掉这一笔手续费。
第二种:强制
一般,经过上面的两步,很少有需要走到强制这一步的,销售一般也会尽量避免走到这一步。
很多时候,你在买车前,4S店都会隐瞒这笔收费,等你收完费之后,如果你不注意,那就过去了,很多人都属于这种情况。还有一些人留个心眼,发现多了一笔费用,质疑销售。这个时候,销售会很模糊的告诉你是一笔金融服务费,如果你较真,那么对不起,这车不能卖给你了。想买,重新谈价格。
这次西安利之星事件里面的车主就遇到了这种情况。
还有,如果你就是坚持全款买,最后销售还会强制你绑定各种套餐,加配各种增项,必须在店里上推荐的保险等等。
总之,不让他们赚够,车不可能卖给你。
因此,很多时候,即使你可以全款买,销售都会尽量诱导你贷款买,这样他们才能赚更多的钱。
关于“零首付买车”
近些年来,汽车金融行业出现很多互联网创业公司,甚至很多巨头纷纷入股投资。比如大家经常听到的“0到1成首付买新车”、“1成首付弹个车”等等,披着汽车新零售的创新光环,玩的本质上都是一些金融游戏。
然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让你1成首付把车开走了,剩下的钱谁出?
羊毛出在羊身上,本质上都是一些汽车行业的老油条和金融行业的精英们,对低收入群体的一种降维打击,套路玩得好,不愁没有人愿意买单。
关于汽车的最高贷款发放比例,是有明确规定的:
2018年1月1日新修订施行的《汽车贷款管理办法》规定:
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80%,商用传统动力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70%;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85%,商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75%;二手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70%。
既然都有规定了,为何这些人敢于直接违反规定呢?
这就是他们的“过人之处”,你也可以说是创新。
中国人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如果有十分之一可以用在技术创新上面,可能中美的核心技术差距可以缩短几十年。
他们将直接发放贷款的模式包装了一下,也就是把原来可能会违反规定的情况拖到了暂时没有规定的真空地带,这样就可以顺利的开展业务了,毕竟等规定来了,也不知道是多少年后的事情。
本身汽车金融里面有一种融资租赁模式是合规的,也有很多正规的企业会按照这种方式去开展业务。
融资租赁包含两种模式:直租和回租。
直租就是融资租赁公司购买车辆,车挂在融资租赁公司名下,然后出租给消费者,租赁期结束后将所有权转移给消费者。
这种情况将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开了,也就是“以租代购”,消费者每个月支付租金即可,买车的钱是租赁公司出,这样也更容易得到银行的贷款。
这种模式一般是传统的汽车租赁公司使用,但是个人买车的时候较少选择这种方案,毕竟大家都是要买车,不是租车开。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也容易导致最后权责区分不请。
回租稍微复杂一点,就是消费者买了一辆车,但是在操作上,其实是消费者把车抵押给融资租赁公司,收回了大部分资金,然后租赁公司又把车租给消费者,消费者支付租金。最后表现的形式就是消费者付了一定的首付(手续费,服务费等等),再定期还贷(租金)。
回租的模式车辆的所有权还是写的消费者,更加迎合了用户的心理,不过本质上也是一种金融游戏。
但是这种融资租赁的模式被很多互联网公司玩坏了。
比如某个互联网购车网站上卖的一辆车,明确标注“首付0元”。一款原价10万左右的大众朗逸车型,月供二千多元,期数12期。
什么情况?这不是才三万?价格标错了?
其实你再仔细看,这只是你租一年的价格。是的,先租一年,这一年当然车的所有权是属于平台的,不是消费者的。一年后,你可以选择付清“尾款”,并且将车过户到自己名下。
首先你的第一年租金里面,就给你包含了一些初始的手续费、服务费等等,这些在平台看来不属于“首付”,因此他们可以宣传“0首付”。而一年后你如果选择过户,你还得再交一笔提车服务费,然后交一笔“保证金”,付清尾款后返还。
套路满满,最后你得到这辆车,比你直接买这辆车贵了不少。
不过,你看这种模式,既不违反最低首付的限制,又借着融资租赁名头,玩着复杂的汽车金融游戏,收割一大票经济不宽裕又想早点买车的人群。不仅赚到了更多的钱,风险也远远比那些玩P2P的小得多。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汽车金融陷阱一个接着一个,我们普通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掉进套路里,贷款买车一定要谨慎又谨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