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057836/6a02fb5ffaa2325b.jpg)
如果你不了解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要往哪儿去,不管从哪个方向吹来的风,都会被你看成是逆风。
![](https://img.haomeiwen.com/i2057836/f449f57f4ac8267c.jpg)
我在跟很多小伙伴交流的时候,发现不同的人竟然都有同款的纠结,比如:
为什么我没有她那么外向、自信
为什么我没有她那么专注、投入
为什么我没有她那么口才好
为什么我没有她仔细、严谨
为什么我不如别人
为什么我忍不住怒火
为什么我闲不下来/老想买书
为什么我辜负了别人我特别内疚
为什么他没有实现对我的承诺还这么轻松
为什么我跟他们不一样
领导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父母为什么老是这样
谈了这么多年恋爱才发现他是这样
为什么他感受不到我的情绪
为什么他有那么多好朋友
为什么他那么优秀
他为什么不听我的
为什么我很焦虑和不满足
为什么我有痛点和卡点反复出现
为什么我感到压抑和低落
太多次为“我是谁”感到迷茫
感觉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感觉没有什么东西让自己开心起来
为什么我自制力这么差
为什么我行动力这么差
为什么我无法接受灰色地带
为什么我害怕冲突的场面
而这些问题,深挖以后,会发现绝大多数是因为对自我的认知不足所产生的。
看这些看似同款的问题,其实症结各不相同。
比如同样是三分钟热度,有的人是因为好奇心重,有的人只享受学习新东西的乐趣,有的人只享受快速启动一件事,还有的人是追求外界认可,外界火什么,注意力也不自觉转移。
我们常常以为这些都是共性问题,但是总是解决一次又反复出现,这说明这不是单个问题,而是系统问题。
如爱因斯坦所说,你无法在制造问题的同一思维层次上解决这个问题。
自我认知,最有价值的部分是认知到自己自然而然的思维、感受和行为模式,也就是认识到自己本能的会怎么思考、怎么感受和怎么反应。
因为这才是真正的“我”,这代表了情绪脑和理智脑共同构成的我。
这部分的我,能够解释我的需求、我的渴望、我的成就感、我的喜好、我的讨厌、我的思维倾向,这是真正的我。
比如用盖洛普优势中的学习才干来举例,他的特点是好奇心强烈,享受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目的,学习新知识就能带给自己快乐,哪怕是周末也宁愿去图书馆,不喜欢满心欢喜安利给别人新知识,却发现不理不睬的样子(可能对方并没有学习才干呢)。
再比如思维才干,他的特点是喜欢独处,利用独处的时间不断地进行思考和内省,思考事物的底层逻辑,不喜欢轻浮的答案和未经思考的回答(可能对方只是不擅长深度思考呢)。
像这些才干的背后,才是真实的自己,而生活中我们常常无法做真实的自己,原因有二:
首要原因是,我们不知道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很多人一辈子也不知道自己的真正渴望。
再要原因是,我们被嘈杂的声音迷惑,混淆了自己本能的“感受”和他人赋予的“应该”。
当“感受”与“应该”不往一个方向使劲的时候,自己就会感到纠结和难受,像上文提到的28款纠结。然后长此以往自己很可能一直处于内耗或者一种不断消耗自己能量的状态当中。
比如,让一个学习才干的人,不要再去“天天学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因为“跟你的主业一点关系也没有”,还“净花时间、净花钱,读了又不用,买了又不看”。
比如,让一个思维才干的人,不要总是独自一个人想问题,而是“要出去多认识陌生人,别总窝在家里,像什么样子!”,还要“你说的那些问题,想明白了又怎么样,赚到钱了吗?”
可以说,不能做到认知自我,就永远无法走出这个怪圈。
“明明自己是那样的感受,外界和自己却总在告诉自己不能那样做!”
这不是世间最大的无知和恶毒嘛!
![](https://img.haomeiwen.com/i2057836/afa4c4342253ba5d.jpg)
人若是看透了自己,便不会小看自己,也不会小看别人。
呶,该从哪里开始呢?
不妨从盖洛普优势测评——了解自己,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