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经》学习第123篇《唐风 有杕之杜 》(全)

《诗经》学习第123篇《唐风 有杕之杜 》(全)

作者: 流水王丽霞 | 来源:发表于2022-08-12 08:03 被阅读0次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123篇《唐风 有杕之杜 》

    【原文阅读】

    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彼君子兮,噬肯适我?

    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有杕之杜,生于道周。

    彼君子兮,噬肯来游?

    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译文参考】

    那棵杜梨真孤独,长在路左偏僻处。

    那君子啊有风度,可愿屈就来访吾?

    爱贤盼友欲倾诉,何不请来喝一壶?

    那棵杜梨真孤独,长在路右偏僻处。

    那君子啊有风度,可愿屈就来看吾?

    爱贤盼友欲倾诉,何不请来喝一壶?

    【字词注释】

    (1)杕(dì ):树木孤生独特貌。

    (2)杜:杜梨,又名棠梨。

    (3)道左:道路左边,古人以东为左。

    (4)噬(shì ):发语词。一说何,曷。(5)适:到,往。

    (6)曷:同“盍”,何不。

    (7)饮食:喝酒吃饭。一说满足情爱之欲。

    (8)周:右的假借。

    (9)游:来看。

    【诗歌赏析】

            关于此篇诗旨,历来有多种看法:一、刺晋武公说(《毛诗序》等),二、好贤说(朱熹《诗集传》、何楷《诗经世本古义》等),三、迎宾短歌说(高亨《诗经今注》),四、思念征夫说(蓝菊荪《诗经国风今译》等),五、流浪乞食说(陈子展《国风选译》等),六、情歌说(程俊英《诗经译注》等),七、孤独盼友说(朱守亮《诗经评释》等)。

      以上几说,当以孤独盼友说贴近诗旨。

      古往今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不可缺少的。此诗就是描写一个孤独者切盼友人来访,共饮谈心,以解孤独寂寞之苦。

      人类都有一种“共生欲望”,而这种“共生欲望”又是以人们的相互帮助、彼此交流为基础的。一旦得不到满足或有所缺憾时,就会产生孤独感。当“共生欲望”得以满足时,孤独感也就随之消除。

            诗中的“我”,似乎已经意识到自己与外界隔了一堵“墙”,失去了和朋友的交往,深感孤独,为了摆脱这种孤独感,获得精神上的慰藉或寄托,他力图改变与世隔绝的处境,渴望有良友来访,彼此建立友谊,交流感情。

      全诗以“我”的心理活动为主线,以期待的眼光,诚挚的态度,殷勤款待的方式,频频召唤“君子”来访做客。“我”从自己强烈的寻友愿望出发,步步设想双方的心态和行为。“我”对“君子”“中心好之”,然而他“噬肯适我”、“噬肯来游”吗?只恐“求之不得”的心理活动跃然纸上。“肯’字落笔妙,心冀其来,然未敢期其中心肯之而必来也。”(朱守亮《诗经评释》)

          “中心好之”是关键句。“我”对“君子”有好感,切盼与之交往,但用何种方法进行呢?思之再三,何不请“君子”来家做客,端上美酒佳肴,殷勤待之。借此机会,一则表明自己好客的诚意,二则可以交流情感,加深友谊。或许这就是此诗两章末句均用“曷饮食之”的用意所在。再细细玩味,“曷”字似有“画外之音”——试探的心理;或如牛运震所说:“‘曷’字有欲言不尽之妙也。”(《诗志》)

            读完这首短诗,眼前呈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荒野古道旁,立着一株孤零零的杜梨树,盼友者站在那里翘首苦盼“君子”来访的神态,殷勤款待“君子”时的情景,历历在目。无论这是真实场景,还是诗人的想象,原先“我”的孤独感,通过诗歌已有所宣泄,得到一定缓解。。

    【《有杕之杜》学习的反思探讨】

          对本诗的诸多解释中,《孔子诗论》认为其表达的是对贤者的喜爱之情。其中说:“吾以《杕杜》得雀(爵)【服之不可轻也,民性固然,】……如此可,斯雀(爵)之矣,御其所爱,必曰:吾悉舍之,宾赠是已。”“《杕杜》则情,喜其至也。”我从《杕杜》的诗中得到爵(位不可轻视的道理,人们的性情就是如此。)……如果这样可以的话,那就给他爵位,他在迎接他所爱重的人的时候,一定会说:“我愿意把一切都舍掉,全赠送给你。”又说,《杕杜》这首诗,表达的是贤者来访时的快乐心情。

          《孔子诗论》从人的性情出发认为:平常人接待他所喜爱的人,会拿出美酒美食来款待他;那在上位的统治者喜爱贤者,就应该给予贤者以爵禄,以彰显对他的敬重。只有贤者得到了敬重,才能真正留下来辅佐他。由此诗得出爵禄不可轻视的道理,即爵位不可不与人,也不可轻与人。

            贤友也是个人进德修业的良药。曾子曾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孔安国解释说:“友相切磋之道,所以辅成己之仁。”如果不这样,便会“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荀子·学记》)。一个人只知自己埋头苦干而不和朋友切磋,见闻就不会广,认知也不会深刻。所以,一个人怎么能少了贤良的师友呢?

    【《诗经》学习的背景知识】

    《诗经》中表现感觉的兴句取象

              比兴为什么会作为基本的表现方式在中国最早的四言体诗里得到普遍运用?在自古至今关于比兴的纷杂解说中,早就存在着一种断续隐现于其中的考察比兴内在原理的思路。

              如刘勰首先从比为比附事理,兴为兴起感情这一点来区分二者,而且从“喻于声、方于貌、拟于心、譬于事”等角度去思考比象和比义的关系,第一个从理论上初步解释了比兴的创作原理。(注:范文澜:《文心雕龙注·比兴》页603,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苏辙的《诗论》力图从起兴的心理去说明兴的产生是当时情景的触发。

            上世纪前半叶以顾颉刚为代表的主张起兴与正文无关、只是叶韵起头的学说大行于世,朱自清指出兴的产生是因为初民心理简单,只重感觉的联系而产生的。(注:朱自清《兴诗的意见》)

            诗经中许多取象与所兴的“感”(亦即所谓观念内容)并没有固定的意义对应关系,因此兴的本质与象征是不同的。《诗经》里有几类常见的表现感觉的兴句取象。

    1. 与青春繁盛之感照应的兴句取象,以花类为多。如《周南·桃夭》、《召南·何彼秾矣》都是以花的浓丽鲜艳兴起新娘盛年宜嫁的美好之感;《摽有梅》以梅之渐落兴起女子盛年将过的急迫感;《卫风·氓》中的“桑之沃若”及《小雅·隰桑》中婀娜的桑叶都令人联想到如嫩桑般鲜美的青春。这些兴句的取象都不能与所兴的人事加以明确具体的类比,仅仅是感觉或氛围的协调或关联。

    2. 与情绪、性情相照应的兴体:这类多取象于风。如《邶风·终风》中风的“暴”“霾”和天色的“曀”“阴”固然与每章押韵的需要有关,但也可以联想到所思之人谑浪放荡的脾气、不眠者疑云密布的阴沉心情。《邶风·谷风》中带来阴雨的谷风,虽然有“和舒”(毛解)和“暴烈”(姚解)的不同解释,但都是兴起夫妇相处的气氛;《邶风·凯风》中和煦的南风令人感觉到母爱的温暖;《邶风·北风》中夹杂着雨雪的北风则烘托出人们相携逃亡的凄凉心情。

    3. 连绵和依附的状态引起的联想:如《邶风·旄丘》中丘上葛藤蔓延的长节,《王风·葛藟》中河边绵绵的葛藟,都可令人联想到“叔伯兄弟”之间虽分支脉而终究同根相连。

    4.兴起孤独无依之感的取象。《唐风·杕杜》和《唐风·有杕之杜》兴句取象都是一棵棠梨树,前者兴独行者无兄弟之叹,后者则希望所思君子来游,《小雅·杕杜》也取茂盛的棠梨起兴,但感叹的是征夫在外不归。三首诗取象一致,而兴义各不相同,可见兴的取象没有确定的喻义,但三者的孤独感却是相同的,由此也可见同类取象的兴可以引起不同对象的同类感觉。

          杜指杜树,此树大概不喜群生,往往孤零零地生长在路旁。杕当为树形,应象形于一根所生而又分成两叉的杜树,杜杕连用,既喻指人生的孤独,又可喻兄弟亲情、相依为命;还可引申为劝诫人们不要背离亲情、兄弟当和睦互助。可见古人于字用诗的精心细腻,更可见中国的象形文字蕴情之妙意。

          除了以上几类以外,《诗经》中表现其他感觉的兴体还有不少。如《卫风·芄兰》以枝叶细弱的芄兰起兴,与童子的柔弱之感相照应;《王风·中谷有蓷》中益母草干枯的情状与弃妇的憔悴之貌感觉相通;《唐风·鸨羽》中“性不止树”的鸨羽和《小雅·四牡》中飞上飞下的“鵻”给人的不安定感,都可以兴为王事不得休息的役夫,因为不安定感相通。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兴句和兴义之间的感觉联系清晰或隐微的程度有很大差别,较清晰贴切者往往近于比。但无论清晰还是隐微都不求确切地说明一种义理或者状貌,而是通过兴句和应句之间不直接的句意联系表达一种难以简单描述的感觉和情绪,能引起更丰富的联想。同类的感觉可以用不同的兴句取象来表现,而同样的取象也可以兴不同的意思,也就是说某一类感觉不一定有固定明确的取象与之对应。

    参考资料:

    《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葛晓音,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

    《诗经讲演录:灵魂的诗与诗的灵魂》,姜广辉;邱梦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5月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123篇《唐风 有杕之杜 》

    【原文阅读】

    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彼君子兮,噬肯适我?

    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有杕之杜,生于道周。

    彼君子兮,噬肯来游?

    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译文参考】

    那棵杜梨真孤独,长在路左偏僻处。

    那君子啊有风度,可愿屈就来访吾?

    爱贤盼友欲倾诉,何不请来喝一壶?

    那棵杜梨真孤独,长在路右偏僻处。

    那君子啊有风度,可愿屈就来看吾?

    爱贤盼友欲倾诉,何不请来喝一壶?

    【字词注释】

    (1)杕(dì ):树木孤生独特貌。

    (2)杜:杜梨,又名棠梨。

    (3)道左:道路左边,古人以东为左。

    (4)噬(shì ):发语词。一说何,曷。(5)适:到,往。

    (6)曷:同“盍”,何不。

    (7)饮食:喝酒吃饭。一说满足情爱之欲。

    (8)周:右的假借。

    (9)游:来看。

    【诗歌赏析】

            关于此篇诗旨,历来有多种看法:一、刺晋武公说(《毛诗序》等),二、好贤说(朱熹《诗集传》、何楷《诗经世本古义》等),三、迎宾短歌说(高亨《诗经今注》),四、思念征夫说(蓝菊荪《诗经国风今译》等),五、流浪乞食说(陈子展《国风选译》等),六、情歌说(程俊英《诗经译注》等),七、孤独盼友说(朱守亮《诗经评释》等)。

      以上几说,当以孤独盼友说贴近诗旨。

      古往今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不可缺少的。此诗就是描写一个孤独者切盼友人来访,共饮谈心,以解孤独寂寞之苦。

      人类都有一种“共生欲望”,而这种“共生欲望”又是以人们的相互帮助、彼此交流为基础的。一旦得不到满足或有所缺憾时,就会产生孤独感。当“共生欲望”得以满足时,孤独感也就随之消除。

            诗中的“我”,似乎已经意识到自己与外界隔了一堵“墙”,失去了和朋友的交往,深感孤独,为了摆脱这种孤独感,获得精神上的慰藉或寄托,他力图改变与世隔绝的处境,渴望有良友来访,彼此建立友谊,交流感情。

      全诗以“我”的心理活动为主线,以期待的眼光,诚挚的态度,殷勤款待的方式,频频召唤“君子”来访做客。“我”从自己强烈的寻友愿望出发,步步设想双方的心态和行为。“我”对“君子”“中心好之”,然而他“噬肯适我”、“噬肯来游”吗?只恐“求之不得”的心理活动跃然纸上。“肯’字落笔妙,心冀其来,然未敢期其中心肯之而必来也。”(朱守亮《诗经评释》)

          “中心好之”是关键句。“我”对“君子”有好感,切盼与之交往,但用何种方法进行呢?思之再三,何不请“君子”来家做客,端上美酒佳肴,殷勤待之。借此机会,一则表明自己好客的诚意,二则可以交流情感,加深友谊。或许这就是此诗两章末句均用“曷饮食之”的用意所在。再细细玩味,“曷”字似有“画外之音”——试探的心理;或如牛运震所说:“‘曷’字有欲言不尽之妙也。”(《诗志》)

            读完这首短诗,眼前呈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荒野古道旁,立着一株孤零零的杜梨树,盼友者站在那里翘首苦盼“君子”来访的神态,殷勤款待“君子”时的情景,历历在目。无论这是真实场景,还是诗人的想象,原先“我”的孤独感,通过诗歌已有所宣泄,得到一定缓解。。

    【《有杕之杜》学习的反思探讨】

          对本诗的诸多解释中,《孔子诗论》认为其表达的是对贤者的喜爱之情。其中说:“吾以《杕杜》得雀(爵)【服之不可轻也,民性固然,】……如此可,斯雀(爵)之矣,御其所爱,必曰:吾悉舍之,宾赠是已。”“《杕杜》则情,喜其至也。”我从《杕杜》的诗中得到爵(位不可轻视的道理,人们的性情就是如此。)……如果这样可以的话,那就给他爵位,他在迎接他所爱重的人的时候,一定会说:“我愿意把一切都舍掉,全赠送给你。”又说,《杕杜》这首诗,表达的是贤者来访时的快乐心情。

          《孔子诗论》从人的性情出发认为:平常人接待他所喜爱的人,会拿出美酒美食来款待他;那在上位的统治者喜爱贤者,就应该给予贤者以爵禄,以彰显对他的敬重。只有贤者得到了敬重,才能真正留下来辅佐他。由此诗得出爵禄不可轻视的道理,即爵位不可不与人,也不可轻与人。

            贤友也是个人进德修业的良药。曾子曾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孔安国解释说:“友相切磋之道,所以辅成己之仁。”如果不这样,便会“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荀子·学记》)。一个人只知自己埋头苦干而不和朋友切磋,见闻就不会广,认知也不会深刻。所以,一个人怎么能少了贤良的师友呢?

    【《诗经》学习的背景知识】

    《诗经》中表现感觉的兴句取象

              比兴为什么会作为基本的表现方式在中国最早的四言体诗里得到普遍运用?在自古至今关于比兴的纷杂解说中,早就存在着一种断续隐现于其中的考察比兴内在原理的思路。

              如刘勰首先从比为比附事理,兴为兴起感情这一点来区分二者,而且从“喻于声、方于貌、拟于心、譬于事”等角度去思考比象和比义的关系,第一个从理论上初步解释了比兴的创作原理。(注:范文澜:《文心雕龙注·比兴》页603,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苏辙的《诗论》力图从起兴的心理去说明兴的产生是当时情景的触发。

            上世纪前半叶以顾颉刚为代表的主张起兴与正文无关、只是叶韵起头的学说大行于世,朱自清指出兴的产生是因为初民心理简单,只重感觉的联系而产生的。(注:朱自清《兴诗的意见》)

            诗经中许多取象与所兴的“感”(亦即所谓观念内容)并没有固定的意义对应关系,因此兴的本质与象征是不同的。《诗经》里有几类常见的表现感觉的兴句取象。

    1. 与青春繁盛之感照应的兴句取象,以花类为多。如《周南·桃夭》、《召南·何彼秾矣》都是以花的浓丽鲜艳兴起新娘盛年宜嫁的美好之感;《摽有梅》以梅之渐落兴起女子盛年将过的急迫感;《卫风·氓》中的“桑之沃若”及《小雅·隰桑》中婀娜的桑叶都令人联想到如嫩桑般鲜美的青春。这些兴句的取象都不能与所兴的人事加以明确具体的类比,仅仅是感觉或氛围的协调或关联。

    2. 与情绪、性情相照应的兴体:这类多取象于风。如《邶风·终风》中风的“暴”“霾”和天色的“曀”“阴”固然与每章押韵的需要有关,但也可以联想到所思之人谑浪放荡的脾气、不眠者疑云密布的阴沉心情。《邶风·谷风》中带来阴雨的谷风,虽然有“和舒”(毛解)和“暴烈”(姚解)的不同解释,但都是兴起夫妇相处的气氛;《邶风·凯风》中和煦的南风令人感觉到母爱的温暖;《邶风·北风》中夹杂着雨雪的北风则烘托出人们相携逃亡的凄凉心情。

    3. 连绵和依附的状态引起的联想:如《邶风·旄丘》中丘上葛藤蔓延的长节,《王风·葛藟》中河边绵绵的葛藟,都可令人联想到“叔伯兄弟”之间虽分支脉而终究同根相连。

    4.兴起孤独无依之感的取象。《唐风·杕杜》和《唐风·有杕之杜》兴句取象都是一棵棠梨树,前者兴独行者无兄弟之叹,后者则希望所思君子来游,《小雅·杕杜》也取茂盛的棠梨起兴,但感叹的是征夫在外不归。三首诗取象一致,而兴义各不相同,可见兴的取象没有确定的喻义,但三者的孤独感却是相同的,由此也可见同类取象的兴可以引起不同对象的同类感觉。

          杜指杜树,此树大概不喜群生,往往孤零零地生长在路旁。杕当为树形,应象形于一根所生而又分成两叉的杜树,杜杕连用,既喻指人生的孤独,又可喻兄弟亲情、相依为命;还可引申为劝诫人们不要背离亲情、兄弟当和睦互助。可见古人于字用诗的精心细腻,更可见中国的象形文字蕴情之妙意。

          除了以上几类以外,《诗经》中表现其他感觉的兴体还有不少。如《卫风·芄兰》以枝叶细弱的芄兰起兴,与童子的柔弱之感相照应;《王风·中谷有蓷》中益母草干枯的情状与弃妇的憔悴之貌感觉相通;《唐风·鸨羽》中“性不止树”的鸨羽和《小雅·四牡》中飞上飞下的“鵻”给人的不安定感,都可以兴为王事不得休息的役夫,因为不安定感相通。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兴句和兴义之间的感觉联系清晰或隐微的程度有很大差别,较清晰贴切者往往近于比。但无论清晰还是隐微都不求确切地说明一种义理或者状貌,而是通过兴句和应句之间不直接的句意联系表达一种难以简单描述的感觉和情绪,能引起更丰富的联想。同类的感觉可以用不同的兴句取象来表现,而同样的取象也可以兴不同的意思,也就是说某一类感觉不一定有固定明确的取象与之对应。

    参考资料:

    《先秦汉魏六朝诗歌体式研究》,葛晓音,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

    《诗经讲演录:灵魂的诗与诗的灵魂》,姜广辉;邱梦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5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经》学习第123篇《唐风 有杕之杜 》(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wrx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