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经与周文化

诗经与周文化

作者: 林染lin_k | 来源:发表于2018-10-29 17:05 被阅读0次

论《诗经》与周文化的关系

《诗经》反应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孔子主张恢复周礼。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也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期间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被称为笙诗六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孔子选择性地采用了其中305篇编入《诗经》。也因此可以说《诗经》是孔子传播儒学的有力武器,《诗经》的中心思想是围绕儒家的核心仁、礼而展开。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于民,严格了等级制度,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为统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这也与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礼制传统较深的鲁国不无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制度崩溃,周王室衰微,开始了争霸兼并战争,给人民带去巨大灾难,因此孔子主张恢复周礼,以维护和重建国家秩序和规则。而诗经中的众多篇目都承接周之遗风,有利于孔子宣传恢复周礼的思想。因此《诗经》与孔子与周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儒家提倡“礼乐教化”,《诗经》正是礼乐教化的重要载体。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同时,诗歌也是古代统治者观民风,自考评的重要方式,所以诗经在儒家经典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因为诗歌是统治者观察民风的重要方式,所以孔子选择了编辑《诗经》,以求获得统治者的重用,发挥自己的抱负,并且可以凭借《诗经》笼络民心,扩大在群众中的基础和知名度。因为当时法家受到统治者的重用,而墨家备受百姓支持,儒家却两者都缺乏,编辑诗歌总集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还能以此为立论根基,《诗经》也的确在后来成为了儒家经典。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以《诗经》中的中《木瓜》为例,这首诗歌以歌颂爱情为主题。虽然你送予我的物品只是木瓜、木桃、木李,而我却回赠以美玉,这不是什么对等的礼尚往来,而是体现了两个人之间真挚的情谊。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这首诗歌依旧是一首爱情诗。这首描写了一个青年男子对情人的爱恋之情,颂扬了静女可贵的性格特征。它既是一首难得的叙事情诗,又是一则别具风格的爱情小品。以质朴的语言描写两人的相处,却突现了青年男女间的美好恋情。

相关文章

  • 天秉写作精品课堂(第二十九期)

    天秉写作精品课堂(第二十九期) ——文化与历史之《诗经:风篇.周南.葛覃》《诗经:风篇.周...

  • 诗经点醒(流沙河主讲)

    诗经点醒第一讲:《关雎》 诗经点醒第二讲:《周南·芣苡》 诗经点醒第三讲:《周南·汉广》与《秦风·蒹葭》 诗经点醒...

  • 诗经与周文化

    论《诗经》与周文化的关系 《诗经》反应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孔子主张恢复周礼。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也是最早...

  • 《诗经与周文化》

    《诗经》是周代礼乐文化中产生的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主要部分为周人的歌唱。《诗经》中的《风》、《雅...

  • 诗经与周文化

    《诗径》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诗歌典集,收集子西周初年至春秋的古代文学,也是先民发自内心所吟唱的质朴抒情...

  • 诗经与周文化

    周代实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西周时期达到顶峰。为巩固这一政治制度、维护王权地位。周代实行礼乐制,从而形成特有的礼乐文...

  • 《诗经》的文化价值

    黄有东教授探讨诗经文化价值,主要探讨三个方面内容:第一从“诗”到《诗经》;第二诗经的文化功能;第三《诗经》的文学价...

  • 论文摘要

    女性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有着重地位。在《诗经》中关于描写女性的诗篇更是不在少数,是《诗经》描绘周王朝画...

  • 诗经

    诗经》原名《诗》,汉代儒家尊为经,遂名《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的形成与周王朝的礼乐制度密切相关。...

  • 东江湖民间民俗娱乐游戏~斗蟋蟀表演<十八﹥

    蟋蟀文化从传统文化里入手,传统文化离不开四书五经,《诗经》风雅颂中大众熟悉的《国风.周南.关雎》,“关关雎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经与周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wti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