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学习写作,基本上学的都是自媒体写作,和传统的作家写小说有很大的区别。
在传统的文学创作中,华美的句子很重要,适当的技巧也很重要。可是新媒体写作不一样,学的不是高级的技巧以及华丽的辞藻,而是在学习另一种最基础的能力——表达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是我们和别人拉开距离最重要的一点,概括为如何快速拉近两个互不相识个体的能力,核心就是用你自己的大白话将自己的想法传递给他人。
比如你想做公众号,就要把读者想要了解的部分用文字表达出来;你想写推广文案,就要把最起码的商品特质和用户体验写出来。
发现很多人对新媒体写作的认知误区是很大的,所以希望大家首先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才能更清楚自己要怎样去做好这件事。
一、写作的底层逻辑:
方向错误是一个写手创作最大的误区,我们要把自己同专业的作家分隔开来,因为首先你要明白,作家有能力将读者代入到自己所描绘的场景中去,所以他刻画人物可以有自己的态度,而在他所描绘的世界里,这个人物是没有违和感的,不会让读者产生反感。但我们不同,大多数的同学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去创造一个设定的世界,所以我们表达时借用的是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而对读者来讲,因为他们身处其中,所以会有很强的代入感。
比如你看到小说里看到曹操生性残暴,动不动就下令屠城,你可能还有有些喜欢他,你会说他真性情,不像刘大耳朵假惺惺。
但如果你看到有人在网上痛骂所有的白羊座都是渣男心机婊,那身为白羊座的你可能会恨不得一巴掌给她来一个托马斯回旋。
为什么?
因为你知道曹操屠不屠城跟你没啥关系,但你是白羊座,有人骂白羊座那就是在骂你。
所以我们写作的最重要一个原则,就是了解自己的目标受众,然后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帮助他们满足需求。
二、先去写,再去找问题
在刚开始写东西的时候都会碰到同一个问题——就是不知道从何处下笔。你构思一篇文章时总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这些难点会成为下笔时的阻碍。有很多人总觉得写作很难,难的不是写作,而是害怕写作困难而不敢开始。
其实有些事看似很难,但真正当你尝试之后你会发现其实很简单,并且会因此上瘾,写作就是这样。你最起码试试嘛!写篇文章还能崴着你的手不成?
三、为读者提供价值
这里所指的价值大概有三点:
①第一指精神上的赞同,也是最容易写的文章。比如“咪蒙”的女权主义,在被封之前有大量的粉丝,虽然有点扭曲,可是为什么还能得到那么多人的追捧呢?因为她满足了受众的精神需求,所以她受到了追捧。
②认知上的升级:认知升级指发布者提供相应的个人思考,帮助他人提供某个领域认知的行为。
比如大部分认为写作时的技巧很重要,没有写作技巧就写不出一篇好的文章,但我通过分析让他认识到内容本身比写作技巧更重要,他以此为原则并最终通过实践证明了,这就是一种认知升级。
③具体问题的解决:解决问题永远是用户最大的需求。
比如:有哪些很爽的学习方法;如何在一个月之内通过四级考试;有哪些别人不说但你要懂的道理;
[四、写作的底层逻辑第四点就是——人格化运营(个人文风)
写作不仅是为了表达相应的观点,也需要对IP的调性进行展示。
知乎超级大V张家玮,目前仅知乎平台就有240W关注,在文章中大量引经据典,通过各种论据充实自己的论点,读者很容易就能感受他其身后的文化底蕴。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把事情讲明白是一方面,让读者对写作者留下印象是更深层次的一面。
风格按照个人习惯而定,可以是毒舌,也可以是十分自律的大学生,可以是喜欢旅游的有志青年,也可以是谦虚温良的沉稳大叔。
总之,如果读者喜欢你的某篇文章,那他最多也就是给你点个赞,但如果他喜欢的是你的表达风格,那你今后所写的文章风格他也同样会喜欢。
五、写作第五个底层逻辑——要足够垂直
大家在形成自己的风格时一定要让别人知道你是做什么的,这样才能方便吸引目标人群。你不可能什么都擅长,把一种领域琢磨透才是王道。
六、写作第六个底层逻辑——文笔是末技
郭德纲曾经说的:艺就是你的能耐,术就是把这个能耐卖出去。放到这里来说:内容就是你的价值,技巧就是你要让别人接受你的价值。所以这里的逻辑非常简单。你要首先要有内容,接下来才有资格谈技巧。
有些同学多是自小有些写作爱好的,读书也不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但总是想着让自己的文章更“高级”一点,结果闹得个附庸风雅,读者反而不知道他想要表达什么。所以那些喜欢“炫技”或者害怕写作的同学,请一定要牢记这一点,写作的基础是把一件事讲明白,然后才有接下来的提升。它其实是一件要求很低的技能,不要把自己的目标设定成大作家。
你不是作家,你只是一个想要提供价值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