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盆景万象】第十五期 剁莲子 玩盆景 逛园林 谈笑五十年园艺路

【盆景万象】第十五期 剁莲子 玩盆景 逛园林 谈笑五十年园艺路

作者: 盆景微杂志 | 来源:发表于2019-08-08 10:43 被阅读0次

【盆景万象】第十五期 剁莲子 玩盆景 逛园林 谈笑五十年园艺路

本栏目素材均来自于中国各地的基层盆景爱好者们的图文,本栏目仅作为其免费展示作品的窗口。这批爱好者们并非知名盆景艺术家,但他们大多花费多年时间赏玩盆景,对盆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盆景微杂志愿意为中国盆景界这些默默无闻的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欢迎盆景界诸位同仁踊跃供稿,共同为推动中国盆景艺术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心力。

小编观点:

本期推荐的是马超的盆景人生,五十年,就是半个世纪,从孩童到老年,一生浸淫在盆景艺术之中,马超可谓是为盆景而生。人们很容易就热爱上一样东西,难的是坚持长久,马超闲来剁莲子,逛园林,但他最热爱的还是盆景,而且如此勤奋地照料他的盆景,难能可贵!他的精神,实在值得盆景界诸位同仁借鉴与学习。

谈历史 忆苦思甜养花路

马超,59岁,公务人员,现有盆景50盆,这些是约2000年前后搬到这里开始制作和栽培的。但是说起养花,那就要追溯到六七岁的时候了。当时还是60年代中期,因为家庭原因,他寄居在河南周口的老家。他说周口那个地方,养花特别盛行,特别擅长月季、菊花以及多浆植物,几乎到了家家养花的地步,对他幼小的心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到了初中,也就是70年代,因为学籍在武汉,马超就回到武汉读书,那个时候,跟很多人一样,一家5口挤在20平的小房子里,居住都成问题,就不用谈养花了。

那个时候,很多武汉伢要剁莲子赚取加工费贴补家用。那时汉阳江滩边上的人基本上都会剁莲子,无论是男女老少还是瞎子跛子只要有空都剁莲子。一到晚上家家户户剁莲子的声音响成一片。剁莲子养活了许多武汉人。

现在能记住这些的应该都是60年代生人了,一个大木头礅子,一把小小的斧头,我几个姐姐剁起莲子来像穿花一样,左一下右一下,中间剥一下,几秒钟一个。马超把剩下的莲子放进玻璃瓶里,开出了莲花。那时候江边经常有人捞小鱼,再放进去几尾,就是一盆小小的“活”盆景……可见只要有心,再恶劣的环境都不是理由。

谈现状 武汉养花不容易

马超现在上班的地方比较远,他得每天早上5点起床,就在花园里忙碌一个钟头,到6点半的时候,就要匆匆赶去上班了。他说武汉是个气候特殊的地方。夏天热的要命,冬天冷的要命。养花非常的不容易。所以种植物最好是优先乡土植物。

当然,仅仅养乡土植物,在观感上还是略有遗憾。那就要重点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营养问题。像很多从山里挖出来的树根到了家里,因为环境和土壤条件的变化,一般非常容易死。这个时候就需要打大量的营养液养着。二是水土问题。先说土,所谓南土酸北土碱,那么土壤的PH值自然需要跟着环境差异而变化。另外浇水也很难。例如松柏,在这样热的天,不浇水会死,但是浇多了也会死,这个度太难掌握了,全部靠经验。

谈未来 带着夫人下江南

因为明年就要退休了,他说届时要带着夫人去苏杭好好看看那边的园林,他说盆景跟园林是分不开的,那里是我们国家园艺智慧集大成之地,希望在那里获取灵感让自己的花园提档升级。

从报名到进入入户调查阶段,马超渐渐对于花园家庭的活动有了初步的了解。他说,一来市民都有绿化需求,确实需要一个活动提纲领携组织一番。二来,市民本身通过松土、搬盆、浇水身心上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他本人因为酷爱盆景,只要市内有盆景展,他都亲自前往。而花园家庭的分享和展示,从线下走到线上,更方便了大家的参与,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他寄语:盆景它融园艺学、文学和美学于一体,以植物、山石为材料,以盆器、几架为载体,经过园艺栽培和艺术创作,能够在咫尺空间内表现出林木景观和山川神貌,达到“一石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河万里”的艺术效果,浸润着自然的神韵和园林艺术之美。如果花园家庭把这些宝贵的资料保存下去,积累下去,是非常有价值,非常正能量的事情。

(图文源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图文来源:绿色林林7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盆景万象】第十五期 剁莲子 玩盆景 逛园林 谈笑五十年园艺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wvt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