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日更:读文有感

日更:读文有感

作者: 牧心5 | 来源:发表于2023-01-22 21:44 被阅读0次

早上,在头条,看见一篇文章,名字是:《妈妈,我们为什么要回家?这是我听到的最好的回答。》

文中的作者“我”,是一位妈妈,当她听到儿子问出这个问题时,这位妈妈的心,陷入一种思索。

是的,那个“又冷又破”的老屋有什么值得留恋的?

是的,春节既然是一个美好的节日,城里有这么多的优越条件,大房子,新鲜的食物,好玩的玩具又多,我们为什么要自己去找罪受,每年都要在寒冷的冬天里去回老家?

孩子还小,有些事情想的肤浅,文中的妈妈,从几个方面,给孩子温言细语讲解了原因。

回老家过年,去感受最传统的习俗。

春节,是最有仪式的节日。作者说:“仪式是什么?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而这种感觉,只有在老家才能更清楚。老家堆积着孩子来自于妈妈的记忆,年糕,饺子,豆包,等各种吃食,还有新鞋子和衣服。当然少不了父亲,他会领着孩子去放红红火火的鞭炮。这些过年的感受,是游子最美好的记忆。只有老家,才能让游子的心有归属感,才有可能投入身心,去过一个仪式感浓厚的春节。

回老家过年,那里有等待我们的亲人。

每个人,都有出生地,而这个地方,就是老家。如同树木一样,人也是有根的,它扎在老家。但人和树相同又不同,人是会走动的树木,走的远了,就会离开老家,离开亲人。可血脉永远是相连的,它总会在特殊的日子里,让人想起老家,去思念亲人。

乡愁是一种痛苦,走到哪里,跟到哪里。人,需要温暖,而有一种温暖,就是来自骨肉亲情,它只有在故乡里才能融化乡愁。

家在哪里,年就在哪里

每年的春运,是一个最为宏大的回归场面。要回家过年的人,一票难求。记得多年前,一位抱着孩子,背着行李的年轻母亲奋力前行的图片,轰动一时。这是一位在外地打工的少数民族妈妈,只为了赶着回家过年,去长途跋涉,多个车站转折。我仿佛看到,一切的辛苦在回家的那一刻,随着被擦去的汗水而消失在一脸的微笑中。

家在哪里,在有根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老家。在老家过年,心也会落在实处。没有比踏踏实实过个年更令人向往的了。

这位妈妈说:“孩子,有一天,你也会到远方去追寻你的梦。

可不管你飞得有多高,都不要忘了自己是从哪里出发,而故乡就是我们的根。”

故乡有一盏灯

老家的房子无论如何破旧,我们曾经的希望,都是从那里出发的,我们的乡愁都是来自于那里,那里有我们的根,根之所在,就是家之所在。

失去老家,心也成了无声的漂泊。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了老家,只因为老家,有一盏永远亮着的灯,在你脚步停歇的地方,它会照亮脚下的路,让一个游子的脚步一次一次变得更加坚定。

“所以,妈妈今年要带你回老家过年,因为妈妈想要在你心里,种下一颗小小的种子,叫做故乡。”

相关文章

  • 日更:读文有感

    早上,在头条,看见一篇文章,名字是:《妈妈,我们为什么要回家?这是我听到的最好的回答。》 文中的作者“我”,是一位...

  • 日更文有感

    来到简书刚好30天,看到许多简友都在写日更文。真的,我被他们写作的执着与热情感染到了! 这些日子大部分...

  • 寻宝的冒险家,撂挑子不干了

    ——读《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有感(06) 文/风糖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一起共读。最近太忙,本来想应付一下日更...

  • 我很在乎你(三)

    自从知道简书里有个蒋坤元老师以来,他每天的日更文我都会认真读,也会有感而发留言几句。我能在简书坚持日更两年多是被他...

  • 《傅雷家书》读后感【2】

    舐犊情深,父爱无疆 ――读《傅雷家书》有感 文/莫雯 终为人师终为父,更...

  • 拂尘

    银两美色休动人, 金梦虚空忆似真。 滚滚而逝光阴短, 步步向伟天地新。 读罗锦书友文有感更一百日

  • (日更第五天)读文有感

    今天继续昨日的读文有感。 7.先脱贫,再脱单 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事业,要经济独立,不可天真的相信男人的那句“我养你...

  • 更文有感

    在坚持更文的路上,感触颇多。有时候,自我感觉良好,逻辑思维清晰;有时候自己都觉得不太满意,不甘心,没有达到预期...

  • 更文有感

    今天看到有人说如果喜欢写文字,不要做书呆子。深有同感!写文字也不是一门心思陷进去为了写文而写文,只有走进生活,才会...

  • 更文有感

    一周前,一时冲动参加了日更活动,起初的目的是想练练笔,由于学历不高,文笔也不行,就抱着练练笔的目的参与的,希望通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更:读文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wxl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