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时间使用情况:
上班: 11h10'
学习: 13h46’ +5h24'(微信读书)
运动: 2h30‘
合计: 32h50'
产生记录时间的念头是看了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做朋友》当中提到《奇特的一生》一书,讲述主人公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法,于是想自己尝试下时间都花到哪里去了。
上次把之前一年的每月开销记账做了个统计,才发现原来自己是个月光族,瞬间觉得挺可怕的,一直认为自己不属于这个行列,也没有资格属于这个行列,然真实的数据直观而有力的证明了,自己正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近 ,于是决定开始学习理财知识,请教了一个因投资上央视新闻的同事,和他大概说了下自己目前的情况,他建议我到银行找理财经理,让理财经理给我建议,相当于强制自己储蓄,并且风险也不会太高,去了银行不受待见,自己看了下支付宝中的基金,由于相关知识欠缺,也比较懒,翻了下郭同学的简书,就直接不要脸的让对方给我推荐了。。买了之后就多数处于亏损状态,好像整个大行情不太好,问了之前的那个同事还有另外一个同事,都坚定的告诉我,没关系,我是长期定投,不怕的,继续坚持,我看了下那款基金底下的产品,安全性理论上也是比较高的,决定继续,当然金额会控制在自己暂时不会紧急需要这笔资金的基础上。
通过几周的时间记录,有时候想想,自己的状态好像也并没有改变,也没有有效的利用零碎时间来学习,还是原来的状态,偶尔会飘过一些想法,是不是没多大的意义?仔细的看了下自己记录的时间,发现自己在英语这件事情上,坚持的是最好的,每天都会坚持在扇贝打卡,虽然很多的时候都只是看两篇新闻,几分钟的时间而已,但是至少坚持了,但是的但是,效果好像并不好,现在的自己连一句简单的英语也说不出来写不出来,之所以能在扇贝坚持,是因为:1 想保持打卡的连贯性,2 设置了通知,3 会给自己找个小同桌,互相监督打卡,只要一方某天没有打卡,则同桌任务失败,4 看新闻就像刷微博一样,难度系数不大,占据时间不多。我想扇贝的这个模式是不是可以学习套用在其他地方?另外,决定开始每日一句,先持续一段时间,找到点语感,再进行下一步。时间记录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如果发现某块时间减少了,在后面的几天或者周末就会比较自觉的让自己补上,虽然目前的学习很多都处于“偷懒学习”模式,没有自己的深度思考,这个吧,我想是生物的某种本性,要克服本性就只能一步步来,慢慢让自己实现“高等生物”的 可教育 属性了。。。
目前想获取的“可教育属性”:坚持看完一本书。总是在看一本书的时候,看到了另外一本更有趣的书,然后就跑偏了,于是造成很多本书都只是看了前面的一点内容,时间隔的久了也就忘了,戒之。
总结下自己的财务记账本和时间记录法,虽然好像意义不大,但是持续一段时间,通过大数据分析,还是可以看出一点属性的,从而更有方向的去注意或是有针对的学习。据说 最恩爱的夫妻一生也有n多次想掐死对方的冲动,那么偶尔有点想放弃或怀疑的念头也是正常的,继续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