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破釜沉舟”这个成语,想起小时候第一次接触这几个字的感受,觉得特别有力道。好像看到须发倒立的项羽的杀伐之气。
他有多拼命才不给自己留后路呢。当然他也非常自负,也就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巨鹿之战。
不知道从哪看到的,也许是《新少年》一类的杂志吧。我一笔一划的抄在了笔记本上: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对卧薪尝胆我还思考了很久。总是想这胆勾践是握在手里呢还是放在桌上。后来看到一本画册,胆被吊了起来,觉得构思很妙,这样好舔多了。
事隔四十年,想起那时对文学的喜爱。常常因为得到几句好听的话而兴奋。记得我背过的一首小诗:放在水里,它是一只小船,夹在书中,它是一首小诗,在秋风中,它是飘飞的金蝴蝶,带着理想的成熟,染着追求的飘香。
那时能有一个漂亮的日记本是非常珍惜的。会在第一页写上名言警句,会买漂亮的女明星粘贴,隔几页就粘一个。然后自己宝贝似的捧在手里。
可我的笔记本都没写满,总是到一多半就不想再用了,让后收起来启用新的。
那时的笔记本有塑料皮的,红的紫的,带条纹的,而且都会有一个明星照片,被放在最上面中间的位置。还有硬质纸皮的,也彩印着明星照。
那时候我追星,最喜欢的是张瑜,钟楚红,还有一些港台的大陆的。
那时候天天嘻嘻哈哈,没有什么愁事。一到夏天就去大地里采乌米。就是高粱没长出米粒的那种。
要有好眼光,在高高的秸秆中穿行,眼睛盯着高粱顶上的小花苞。如果是乌米包就小,紧。然后用手捏捏,捏起来硬硬的准是。
采下来,剥开细细的皮。质量最好的是月白色的,吃起来很香,就像叶子的甜香。质量稍差的是所谓开花的。乌米很大了,已经像胡子一样有细丝了。但也能吃,就是会有黑烟从膨胀的头部飘出。更有意思的是会吃得一嘴黑,一说话黑烟就从嘴里飞扬出来。
不知是什么时候开始,人们不种高粱了,都种苞米。苞米也有乌米,可是样子很丑,像只小老鼠躲在叶子里。谁都不吃它,觉得有毒。
现在的地里即使种几棵高粱,也很难看见乌米了,耕种技术提高了,没有一棵是不打粮食的。
现在的孩子都在玩手机,自然接触到最新的文化,可眼睛也变近视了。那时的苦难,也自有他独特的趣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