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
读季羡林散文集有感

读季羡林散文集有感

作者: 老树新枝12 | 来源:发表于2023-06-01 16:38 被阅读0次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是国学大师季羡林的典藏版散文精选集,全书共分三辑:第一辑《北京忆旧》,第三辑《心安即榴地》,第三辑《一寸光阴不可轻》,主要是季老先生感悟流年,用自己的真情实感记录对祖国圈圈赤子心,同时又感叹时光如白驹过隙,似乎没来得及好好回味就到了暮年。

在阅读季老的该文集时正好赶上“六一儿童节”,从少年到老年正好是人的一生经历,所以更对此文有所感悟:人,无论是多少岁,似乎都没有感觉到自己已长大,似乎还是曾经的少年。我不知道这是心理原因还是身体的本能,就如我这年过半百的人也经常感觉还没有长大似的。季老在一篇《谈老年》里就有同我的感觉一样,那时季老已经耄耋之年了,而且比他大十多岁的陈岱孙先生在90岁的时候也曾有过“我并没有感到自己老了”的感觉。

在我们普通人眼里,90岁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年龄,可在陈岱孙先生心中,还没感觉到自己老了,那何况是知天命之年,更应该有未曾老的感觉了。

虽然我们都有未曾老的感觉,但必须要有服老的清醒认识。生活中,我们可以有年轻人一般的年轻心态,但必须要让自己的行为举止符合自己的年龄,否则就有点自不量力之嫌。经常在网络中看到一些自称47、37甚至60多的单身者,不是在炫耀单身的快乐就是在寻找伴侣,当然秀一下个人生活圈无可厚非,但刻意地炫耀就有点自不量力了吧。

在自己什么都能的时候,一个人肯定比一家人要轻松多,因为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人不饿总比自己还没吃却还要想着另一半或者全家人的温饱轻松多了,虽然如今已经不再为吃而犯愁,但就是这一日三餐、刷锅洗碗也够一个人忙活的。但等你老了,不能动了,没有人在身边侍候的时候,估计就不会再有秀快乐的心情了。

还有,既然找伴侣那就是要找志同道合,精神上相互依靠的比物质上需要更重要,但往往看到一些四五十岁的离异之士,还在把对方的收入水平、是否有房看得比别的都重要。如:要求对方收入8000元以上,有房有车,个头达到1.75米以上,而且不和子女一起生活等等。我的天!要有这么好的条件的肯定会找一个年轻漂亮的天命,哪会找一个四五十岁的公主呀。

这样的人一般都是还生活在曾经的青春秀丽的阶段,却没有感觉到岁月这把“杀猪刀”已经把自己修理的物是人非了。我举这样的例子也许不太恰当,但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却有很多。我只希望有这样经历的人都要认清自身年龄,定位准确,找一个符合自己的伴侣幸福一生。

季老还在感慨的同时引用了宋朝朱熹的一首诗:“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而此诗恰恰让我们每个人都明白了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可复,要珍惜青春、珍惜现在,千万不要让时光白白流逝,有道是“一寸光阴一寸金”。

相关文章

  • 读季羡林散文集有感(一)

    暑假期间,翻看季羡林老先生的散文集。其中《清塘荷韵》一篇,我读后特别有感触。先把季老的文章呈现如下: 季老的...

  • 季羡林写照

    读季羡林有感 季羡林被誉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季羡林求学早年曾留学国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

  • 读书有感

    读书有感 语言大师季羡林先生的《心安即是归处》读...

  • 季羡林散文集

    生活中一幅幅寻常的场景,在季老的笔下,富有温情与哲理,我们也从中去发现和领悟生活的美好!

  • 读“季羡林散文”有感

    散文是一种自由的写作形体,题材多样化,可以是花虫鸟木、山川河流,也可以是一人一景或是一个想法,总之写自己经历见闻中...

  • 读《季羡林自传》有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

  • 读《季羡林传》有感

    在这世界,古今中外,确有不少名人异士。至于为何偏偏选中它――《季羡林传》,倒并不是我博览群书,精挑细选的结果,...

  • 读《季羡林自传》有感

    从小就看季老的文章长大,印象深刻的是《永久的悔》,那是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也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母爱之伟大。今天听了他...

  • 读季羡林散文有感

    最近在阅读季羡林的散文。 我最大的感触是惊异于季羡林如何做到把极其极其平凡的事情写成引人入胜,又极有深度的散文。他...

  • 读《季羡林传》有感

    齐帆齐微课 读此书最大的感受,国学大师季老的求学道路上,遇到很多对他莫大帮助的老师,在有这些老师的提携和帮助下,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季羡林散文集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au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