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娱乐至死》读后笔记

《娱乐至死》读后笔记

作者: 执青灯望长安 | 来源:发表于2018-09-22 00:14 被阅读0次

        随着印刷术的没落,电视时代的兴起,人们更关注于形象,而不是他人想表达的观点、思想。

      对一个人的评价往往取决于形象,虽然宪法或任何一种法律和规定都没有明文规定:形象潦邋之人将失去某种资格。但是这种情况已成了常规。例如两个拥有同样技能、同等学历的人,往往是那个穿着得体、长得赏心悦目的人机会更大,“以貌取人”已不再是贬义词,机会往往垂青于那些注重形象的人。注重于形象并不是完全就得否定,毕竟“爱美之心人之皆有”,若过于注重形象、外表,而忽视了内质,那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就好像一个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如果她一味地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观众更多的是关注她本人,而不是新闻内容了。形象应只是一种工具,有利于我们创造某种条件的工具,一个面容清秀的女子,向人们表达观点,人们往往更容易于接受,这就是形象带给我们的益处。

        文中提到传教士、博士,他们把取悦于观众为首要任务,把取悦于他人比所要传递的思想想得更为重要,就如现在某个学者发表某个论点时,无一不得具备幽默,要不听者就无精打采,左耳进右耳出。让听者愉悦,能更好地吸收你所要表达的观点,那是有益无害的。

        但你的观点也得有所限制的,至少得是不违反法律、不违反道德的,就如一些公众人物:网红、明星,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被人们所关注,如果他们的言行不当,都会深深影响着一部分人——追星族。

        个人对追星族并无任何意见,只是盲目地追星,学习偶像的言行举止,那是不可取的。所谓偶像,我们不是盲目地跟从、追随,而是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偶像的形象也是一种媒介——经过娱乐公司的包装呈现给我们的。我们对表面现象习以为然,却从未深入思考过:他(她)为何是这个形象,做事风格?我们天真地认为那就是他们的本来面目,当某天某个明星出了丑闻时,我们表示难以置信,“谁谁谁,在我心目中不是这种人啊”。

        以前对于这种事的看法,还是懵懵懂懂的,现在看了这本书后,才明白原来是我们看到的只是通过媒介表现出来的形式,并不是他们的本来面目。我们了解一个人时,往往是通过——语言,从他的亲友、同事口中得知那人的品质、性格如何,是通过媒介——语言表现出来的方式,并不是他们的本来面目。作者在文中是这样说的:“我们认识到的自然、智力、人类动机或思想,并不是它们的本来面目,而是它们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

          思想源于口头,但口头言语在需要严肃理性的场合却不适用,得用书面语,才能更加严谨,口头语和书面语产生了共鸣,书面语却又超越了口头语,到达了一种新的语境——严谨理性,书面话使得话语更为清晰易懂,严肃又有理性。

      铅字更有利于发展我们的智力,它对我们的身体和大脑都提出了相当苛刻的要求,我们必须得透过文字,去理解它的内在意义,并分析它的语气和修辞,分清笑话和正经语气。这个时候,电视就代表着一种肤浅、浅层面的表达,没有能够让我们深入思考的能力,这就不利于我们的发展

        任何新的一种认识论都会对思想认知能力和结构带来了变化,电视创造的认识论劣于铅字创造的认识论,并且它是危险荒诞的。铅字的地位退到了边缘,人们更愿意坐在电视前看几部综艺节目,而不是静静地捧本书来细细品味,电子媒介的新生,让公众话语变得更为随意,各种小视频的发明就是电子媒介的产品,它们让每个人都能畅所欲言,在带来的方便的同时,弊端也随之而来:一切所谓的流行话语,经过电子媒介的传递,为人们所争相追捧,荒诞无稽。

        喊麦、主播这些电子媒介的产物,往往都是无节操底线,为了博眼球、涨粉丝,污言秽语脱口而出,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口头语。

        来到新英格兰的殖民者们对铅字相当痴迷,百分之60的家庭拥有藏书,百分之92的家庭拥有《圣经》以外的书。除了加尔文清教徒要求识文断字外,还有三个因素能解释他们对读书的热爱,第一殖民地的都是来自英国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们热爱读书,相信到新的世界读书仍然重要;第二所有新英格兰城镇都通过法令,成立学校,推广教育,认为教育将战胜邪恶,是开发智力的必要途径之一;第三他们不需要印刷作品,培养作家,他们要做的只是把古国的传统文学作品搬过来,这三点大大有利于他们读书。

       

      喜欢阅读并没有被视为高等人,阅读不分地位、阶层,只要你热爱阅读,随时随地你都可以读,美洲当时几乎每一处都是阅读中心,拉近人们的距离,不分贫穷富贵老少,因为热爱阅读,所以聚到了一起。让我想起了之前在网上看过的那个杭州外卖小哥雷海为因为痴迷诗歌,时常朗诵诗歌,居然在《中国诗词大会》上战胜北大硕士、《诗刊》编辑彭敏获得总冠军。由此可见,阅读使人与众不同、谈吐不凡,即使是一社会上的一枚螺丝钉外卖小哥,也能绽放属于他的光彩!

        潘恩的影响力丝毫不输同时代的伏尔泰、罗泰和帮包括伯克在内的英国哲学家,他最具影响力的一本书——“常识,一个英国人所著”,这个标题很重要,因为美洲殖民地的殖民都不出书,都是利用印刷机大量印刷书籍。

        第一台印刷机生产于1638年,出自历史上只有两年的哈佛大学。之后,在没有政府的帮助下,波士顿和宾夕法尼亚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印刷机,这是让人吃惊的,因为那时候不允许有印刷机。

        1690年9月5日,波士顿出版了三页报纸,这也是美国人第一次涉足报纸,哈里斯在报纸中揭露了一个教皇的谎言,因此被市里领导禁止他出版报纸。哈里斯曾评论报纸“对抗谎言非常重要,是知识的源泉,是现代人对话的灵感。哈里斯的失败,引起各行人士的跃跃欲试,随之多份报纸出版。1842年,狄更斯访问美国受到热烈欢迎,堪比现在某个当红明星,粉丝给他接机的场面,狄更斯在给朋友的信中说道:这世界上大概没有哪个皇帝能享受到如此待遇。由此可见,当时美洲的情况是全民阅读,因为热爱阅读,所以尊重、热爱作者。

        反观当今——全民娱乐,能受到全民追棒的只有那些娱乐明星了,“国民老公”“国民闺女”“国民女神”……头衔层出不穷,也恰恰说明了娱乐明星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之高,“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已经不是一人追星了,而是全民追星时代。

        19世纪中叶,演讲厅的普及,男人女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劳动,老少也不例外,都拥向了演讲厅,演讲厅使知识、思想传播。

        印刷机不仅仅是一个机器,还是传播公众话语的方式。有了印刷术,我们才有幸领略几千年前文人豪士的风采,学习他们的思想。如果没有印刷机,我们现在还能看到“史家之绝唱”《史记》吗?还能看到“四大名著”吗?还有诸如此类地许许多多地优秀经典作品,因为有印刷机,还能大量复印,让经典文学作品能够送到每个人的身边。所以,它不仅仅是机器,还是传播知识的途径。

      林肯和道格拉斯“七场著名的辩论”是在1858年8月21日伊利诺伊州的奥拉瓦拉开的,双方每次的辩论都是唇枪舌剑,不到筋疲力尽绝不罢休,听众也兴致勃勃地听着长达几个小时的演讲,丝毫不觉得乏味。听众听到精彩会热烈鼓掌,也会给其中一方打气。

      那时“演讲”已成为社会活动的一部分,随时随地都可见演讲,最流行的是“集市演讲”“树墩演讲”,有演讲者的地方就有听众,那时的听众都有超常的注意广度,非凡、理解复杂长句的能力。能理解林肯和道格拉斯的演讲中那些语法复杂、措辞严格的法律行文,若在当今美国,演讲人这样的演讲风格对于听众来说就是“天文”了,中国同理,现在大多数演讲者的演讲内容都是较为简单、容易理解的,这样听众才能听得懂,才有兴趣听。

        那时候的演讲最少都有3个小时,还是在没有图片的演讲下。若在当今,演讲者要进行长达3小时的演讲,还没有图片,只怕大多数听众都打“埋伏战”了。在铅字为中心和电视为中心的时代区别就在于:铅字为中心时代,人人都能识文断字,并且大多数的人都有渊博的知识,即使是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那时候的社会风气是书卷味的,人执一本书。

        而在当今是人手一部手机,“低头族”不计其数,追求通俗易懂的,比如综艺节目、一些傻白甜的偶像剧,若深奥一点的东西就冷门了。畅销书大多数都是通俗易懂的,大家都不爱看那些晦涩难懂的学术、理论书。

        阅读对于作者读者都是智力的挑战,作者想要清楚明白地给读者传递一个思想、观点,他就必须要反复这斟酌语义,看是否能让读者清楚明白地看懂他想表达的观点,而读者就要严肃、理性对待阅读,看作者的逻辑是否混乱,语义是否有误,而不是全盘接受作者所写的内容,要敢于质疑作者的观点、论点是否有误。

      从16世纪到20世纪探讨过阅读对于思维习惯的影响的学者,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阅读过程能促进理性思维,铅字那种有序排列的、具有逻辑命题的特点,能够培养沃尔特·翁所说的:“对于知识的分析管理能力”。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思考,把铅字排列的一章章内容用你的逻辑思维把它串连起来,对于书中的内容,我们不断地分析作者想表达什么,写这些内容出自什么原因,为什么这样写……在不断地分析中,我们的思维能力得以提升。

      在18世纪,教派之间的纷争都是通过论述严谨的说理进行的,19世纪,则利用建立大学来作为解决矛盾的应急手段,先后成立了哈佛、耶鲁大学,重视知识的程度让其他教派纷纷效仿,成立了不少知名大学。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哈佛、耶鲁——世界排名一的两所顶尖大学,为社会培养出了大量在各行业的精英人士,更好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美国的报纸广告在某种程度上是印刷术统治下的思想日渐衰落的象征,在报纸不足以吸引读者时,销售量下降,刊登广告能收取费用,也能吸引读者的眼光,大概就是报纸开始刊登广告的原因吧。

      19世纪90年代,语境遭到了彻底摧毁,首先是因为插图和照片的大量侵入,后来是因为无主题语言的使用。直到现在,语境已经被完全破坏掉,例如伊莱克斯冰箱广告词:众里寻他千百度,想要几度就几度,完全篡改了诗句,原句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广告商为了博眼球,把一些经典诗句、成语改成广告词的例子已是常态。

        破坏了语境,写错别字的几率也在上升,我记得小学时,有次是考“依依不舍”这个成语,我看到过服装店的名字是“衣衣不舍”,误以为是对的,就照本画葫芦写在试卷上了,老师打了个❌,我当时还觉得还很委屈:怎么打叉呢,明明是对的,我是看了服装店的才写的。后来,跑去问老师,才知道:广告词很多都是错误汉字的。

        可见,广告词大量的错别字会使年幼学生无法正确辨认汉字的正误,也是铅字衰落的后果   

       

《娱乐至死》读后笔记 《娱乐至死》读后笔记

相关文章

  • 《娱乐至死》读后笔记

    随着印刷术的没落,电视时代的兴起,人们更关注于形象,而不是他人想表达的观点、思想。 对一个人的评价...

  • “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娱乐至死》读后感

    “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娱乐至死》读后感 我想,这也许本身就是一个骇人听闻的书名。 娱乐至死,娱乐至...

  • 《娱乐至死》读后

    很久没有专注地看完一本书了。针对目前的体育娱乐化,以及早就出现的历史娱乐化,我读了《娱乐至死》这本书。作者主要讲述...

  • 《娱乐至死》读后

    1. 电视等媒体不应该承担过多的责任,很多事情不应该由电视来表达。 2. 电视等媒体无法助人思考、电视不应承担教育...

  • 《娱乐至死》读后

    说实话还是触动很大的,因为书里面的担忧已经变成了现实。 电视手机已经嵌在了我们的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已经离不开手机和...

  • 《娱乐至死》- 欲望与快乐的软弱

    「娱乐至死」读后感 《娱乐至死》是尼尔·波兹曼在上世纪80年代,电视“占领”人们视野时的反思著作,旨在探讨信息媒介...

  • 娱乐至死

    《娱乐至死》 一场关于娱乐与思考的大反思,人类文明究竟会不会在娱乐中走向灭亡? 精华笔记 《娱乐至死》是一本畅销全...

  • 读书笔记

    打卡日期:12.20 阅读书籍:娱乐至死 读书笔记:第六章 今天读的内容是《娱乐至死》的第六章《娱乐业时代》。 有...

  • 另一种乌托邦预言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在著名的反乌托邦小说《1984》中,...

  • 《娱乐至死》 笔记

    《娱乐至死》 这本书去年就下载了PDF版本,原来看了几十页,然后搁置了,现在又重新拾起,也算完成一个任务。 这本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娱乐至死》读后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dt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