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8.28
思考的间隙即开悟,开悟并不需要到山顶修行30年,而是一个时时刻刻都可以达到的境界。开悟,很多人的理解是一瞬间的事,其实开悟是许许多多个瞬间的结果,就像肌肉锻炼,是每一个拉伸或者俯卧撑成就了最终的肌肉线条。
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家孩子就是反应比较慢,有啥方法能提高他的理解能力?
我一没有灵丹妙药可以让他吃了就变得理解能力超群,二没有好的武功秘籍能让他练了之后就能思维敏捷。理解能力在我看来确实有天赋之别,但是也不必灰心,在大部分事情上,天赋决定了学习的快慢,坚持和重复的次数决定了最终的高度。
所以,我陪养自己思考能力的方法是大量阅读大量思考,要求自己每天都必须写点东西锻炼自己的反思能力。时间久了,遇到数学和教育方面的问题我都能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所以我给这些学生提的建议是:碰到看不懂的题目就多看几遍,如果实在看不懂,就听完别人解释后再多看几遍,多思考为什么看不懂,时间就了看见类似的题目就能看懂了。遇到不会的题,别人做一遍就会了,你还不会,那就多做几遍。
碰到不会的类型题,就多找点类似的题,每天做几道,然后一周放在一起总结一次,时间久了这类题就会了。当再次碰到同类型题的时候,就轻车熟路了,这算不算提高了理解能力呢?
其实也算也不算,从智商这个层面来说肯定是没有提高,但是如果从理解某一类题,或者读题能力这方面来说理解能力绝对提高了。所以,理解能力不应该单纯解读为天赋,应该是天赋+专业积累,天赋几乎没法改变,但是在某一方面的积累可以。
所以,我经常会说锻炼理解能力的最好方法就是多阅读,多写作。阅读是为了增加思考素材,写作是为了促进思考。思考得多了,理解能力就变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