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父母理解的爱情和你理解的不一样
记得马丁·布伯说过:“你必须以你自己的方式去揭示你生存的意义”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只要你肯努力,还是会有比较好的结果的,但爱情不一样。
有时候在爱情里,你越努力,越失望;
越想要越得不到,反反复复患得患失。
爱情可以说是一种最不稳定的感情,但正因为这种不稳定才使得爱情变得格外迷人,我们会去追逐去体会;
我们一生中至少有两次童年,一次是0-6岁,一次就是爱情来临时,所以在爱情里的男性或女性的一些“弱智”表现是再可爱不过的了,何必去纠正,应该去享受啊!你回不到六岁了好吗~
既然这样爱情的终极目标从来不是婚姻,而是一旦拥有了那种感觉,你就拥有了爱情,而婚姻就是婚姻,仅此而已,两者可以有关,也可以无关。
你爱过的人,分过的手,都印记在你身上,帮助我们重塑和寻找自己,这过程本身就是很美好的,有没有结果都不重要。
以上是我的爱情观,那么我父母的呢?
大多数的长辈的爱情观都是相当朴素的,
这与他们成长的年代和环境有关,
我们的父母谈恋爱那个年代,大多数靠熟人介绍,
婚前乱搞是可以判刑的,多人交往是可以枪毙的,看小黄片是要被抓起来的,
所以在他们的局限性的思维里,谈恋爱就变得特别死板,
以前,物质很匮乏,所以爱的主要内容是保证对方的物质需求。
现在,物质不那么匮乏了,虽然物质始终也是一道坎,但我们的赚钱的方法也变多了,心理需求则日益突出,恋爱的方式也需要进化和改善,观念也需要革新了。
而心理需求的重要性却一直被父母所忽略,
有时候是他们不懂
有时候是他们不想
大部分父母其实也没有很成熟的亲密关系应对方法,甚至他们自己的亲密关系也需要继续努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8250741/96e8c84ce42ee9a7.jpg)
2
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无条件爱子女的
也许父母是真的对你好,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倒真未必都站在对你有利的立场上
这种“好”非常的主观,比如我母亲就觉得当公务员很好,但我觉得不好;
她觉得要找个年龄大的,但我对年龄没有限制,等等;
他们下意识会更注重是不是符合自己的期待,可以说这已经是近乎无意识的行为了。
我的朋友A曾遇到一个她很喜欢的男生B,B工作认真,待她温柔细心,
A长得好看,性格也好,喜欢她的男生不少,
但A其实内心很认准B,并且她知道B的家庭条件一般,两人未来想要在上海买房子是有一定挑战的,
当A的父母知道B的存在就一直反对,原因始终徘徊在“没有房子”这个问题上,
有次B问A:“如果你父母硬要我满足他们的要求,但我现在无法满足,他们要求你和我分开,你会听你父母的吗?”
A回答:“实话说,我希望未来的婚姻能够得到父母的祝福,所以我可能会选择听我父母的”
B没有再问,B后来认识了另外一个女生,后来两人结婚了
后来我问B后悔吗?
他说:父母都有一张王牌那就是血缘关系,我有胜算吗?
我身边这样的案例不少,分析下原因,
对于A而言,从小,都是从听爸爸妈妈的话开始的,她是个典型的乖乖女,她非常渴望亲密关系,别人对她亲热一点,就会感动,奉献,哪怕放弃自己的生活也不忍心让别人失望,这一次让她做出违背父母意愿的事,是相当困难的。
对于B而言,他受过几次伤害均是因为家庭背景原因,这也导致了他内心自卑的来源,偏偏他喜欢的女生又很优秀,进而加重了他的自卑感,这段关系压得他喘不过气,他选择逃避,他潜意识告诉他即使自己努力了也不会有好的结果,还不如放弃。
导致的结果就是,两人互相都念念不忘,即使B结婚了,也依然想念着A。
想要改变这种状态,我们首先就要从自身出发,
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幸福从来不是别人给的,必须是自己负责,这样你在做出任何一个选择的时候都是以自己内心的标准为导向的,而不是今天听三姑说:男人不能找太帅的,明天听四姨说:男人就要找能赚钱的。。。
我们都应该尽量从原生家庭里走出,在自我的判断上要适当地和父母保持距离,做自己的主人,不然在亲密关系里,会很麻烦。
对有些父母来说,养儿是防老的,这个不是说这个是错误的,只是说有这种观念的存在。
所以他们会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过多要求孩子对象的经济条件。
可能会计较很多利弊得失,往往就会人为给子女们制造一些困难而不自知。
作为一个成年人,既不要过度依赖另一个成年人哪怕是自己的父母,也要尽量注意不要让另一个人指导自己的亲密关系。
因为既然是亲密关系,就是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私事,任何第三者,都不是真正的参与者。
越明确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需求,越是知道要怎么去做,而不是过多地去纠结要不要在一起,同时也不会把自己的幸福强加在别人身上,也不会轻易去背负对方的生活。
![](https://img.haomeiwen.com/i8250741/2afcf7a0a93f8b69.jpg)
3
感情里不要怕犯错,
自己去亲自体会自我反复,反省,痛苦甚至迷茫的过程,才能真正明白自我的需求,从而化茧为蝶。
爱上一个错的人不致命,有唠叨的父母也不致命,
致命的是一辈子无法依靠自己的修复能力去实现自我成长,
无法自我修复的人,会越来越容易产生对他人的怨恨和依赖,
从而在怨恨、依赖和恐惧里消耗生命
我们不用去说服父母,也不可能说服他们,
而是要让自己和父母意识到你们有不同的想法,并且接纳这个不同的现实,
每个人都爱自己的父母,但很多时候我们又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感情。
那么我们更应该去认真对待,不要怕和父母沟通,尽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越明确越好,
不要去辩论和争论,也不要和父母去赌气,
我父母都曾经因为我不听他们的话大发脾气,但我一般解释完我的理由就出去了(比如坐落于法租界的空间哈哈~)
然后呢晚上父母就会发微信问我是否回去吃饭,我就继续回去,到时候我啥也不提,就当没有任何事情发生过,吃饭,看电视,说八卦
他们有时候也感慨,你的事情,我是管不着了,我也就傻笑下
慢慢地,父母也发现曾经他们以为的那些“条件好”看上去“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也颇一言难尽,那些过来人自己也疲于应对各种事情。。。
所以,尽量让父母了解地多一点,知道这个世界上存在那么多的可能性,这个世界是那么多元化,
和父母之间的矛盾博弈是一场持久战,如果遇到父母不同意的恋情,可能双方就需要制定战略和战术以打消父母的“攻击”了,多进行有效沟通,多点耐心。
如果你有问题想咨询,可以给我来信:casiak@126.com
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