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都不太会与家人相处,用着熟悉的方式别扭的心里,内心有块柔软的空间,一直有一个小小的渴望。
渴望被家人爱、肯定、赞同,但不太容易得到,就会生出很多的情绪,委屈、无力、痛苦、内疚、恨,这些情绪的压抑,阻隔了与家人的真实相处。
接触心理学的这些年,慢慢释放了压抑的情绪,情绪的激动让内在有了些许的空间,人开始变得灵活了一点。放弃了很多的执念。
第一个执念,我有责任让家人过的幸福快乐,我要背负他们的命运,如果他们过的不好,就是我无能,而且这个好的标准是我的,要走足够的钱花,要开心要和睦不能有冲突,而这本身就不可能。
第二个执念,他们最好以我认可的方式去生活,去规划,否则,他们就是不好的,必须改变,我要用尽全力去做。
这两个执念让我不断的越位、越界、控制,但是别人不会被你控制,最多被你影响。我所谓对他们的好,用的都是指责的方式,你错了,怎么不改呢,我是为你好,你怎么不听呢。一开始我把他们放在错误的位置,对方怎么可能听的进去呢,肯定是对抗呀。
现在我知道了尊重界限,他们有他们的生活方式,我有我的生活方式,不能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的好,别人就一定不好。不管我们选择什么方式,都一定是当下最适合自己的,每个人本来就不同,为什么要强求一致呢。
当我开始尝试尊重,我发现和他们的沟通顺畅了很多,可以听他们说话,适当的回应,内心是放松的,没有一点防备,因为我知道我有了保护自己的力量,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感受,维护好自己的边界。当我不再去干涉他们,发现他们也很少干涉我。
我们每个人都在变化,他们不再像当年对我指手画脚,我也不这样对他们。我们渐渐学会了和平共处,听他们说话看他们做事,内心没有了评判,反而可以换位思考了。
哥哥去婆婆家接我们,路上有段堵车,哥哥的路怒症犯了,哈哈哈,以往我会很烦躁的说他,为什么要说呢?我希望哥哥不轻易生气,出行安全,但我知道即使他当下很生气,也会最大程度保证我们的安全,那么让他通过抱怨释放情绪也是可以的,至少适合他。
听妈妈抱怨亲戚也不再烦躁,他们的相处我不在现场,细节我并不了解,无权去评判,即使我去评判,也是希望妈妈可以和亲戚好好相处,但妈妈抱怨也恰好是因为她有这个愿望,做不到才会委屈抱怨,所以我评判也是雪上加霜,不如耐心倾听一下就好,怎么做让他们自己去处理,我的方法未必适合他们。
第一次回家待的这么放松这么舒服,因为也不再想改变任何人,而是用心的跟他们相处,这才是我的愿望,从这个愿望出发,我有无数的选择去做,灵活又放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