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读的是赖声川的《赖声川的创意学》。
这估计是今年以来我摘抄最多的一本书了,
好像也是目前我看过引用名人金句最多的一本书。
书置于书架上已有些许时日,直到它开始有些泛黄。
原本以为这是一本单调的工具书,在我翻后开始改观。即便在提供“工具”与指导方法,也并不乏味。一开始赖声川在介绍其作品《如梦之梦》的创作灵感来源,已然让我觉得十分有趣,例如在罗马展览宫看到“画中画”,于是有了“故事中的故事”的构想。
一切看似毫无关联的碎片,在同一个人的大脑中有机融合,慢火熬制,便产出全新的作品,这种魔力到底是怎么炼就的?让我无法不往下翻,同时内心暗暗想着,看完这本书我一定抽时间看看《如梦之梦》。
这是一本需要配合实操的书。
像大多数工具书一样,只看一遍是无法习得赖声川的创意学的。从“创”到“作”,从“生活”到“艺术”,从“内容”到“形式”,从“智慧”到“方法”……正如教你如何使用筷子,即便告诉你如何灵活地运用每根指头、手腕、虎口去操控筷子,不亲自试一试,我们依旧学不会熟练使用,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所以再深入时,一边读着这本书,翻页时我又想着是不是该停下来练习直到得道,再往下呢?但我还是抵不过好奇心的驱使,一次又一次翻开下一页,也罢,之后再回来看便是。
如果说这本书的身份是“创意产出说明书”,读到下半部分,大概是第七、第八章开始,我又觉得这是一本“人生整理指南”。
使用筷子对我来说,是一种一旦学会便再也不会遗忘的技能。几年、几十年不碰,只要再拿起筷子,依旧驾轻就熟。但创意毕竟不如筷子如此简单、独立,创意是需要一定积淀、阅历,却又不被经验框住的一门玄学,可能正因如此,好的创意,和人生,走的路可以是同一条。
从书的第十章开始,体现得就更为明显,包括对“世界观”、“经验”、“习性”、“动机”等的阐述,赖声川主张向内找创意,认为世界是越观越小的——因为对事物越来越懂,条理越来越明晰,也就越来越能掌控万事万物。能够把握,便不觉得大了。
而人生也逃不开解构、建构、又解构、又建构的过程。为了便于找到底层逻辑、看到事物本质、或者单纯为了方便工作,我们会给万事万物贴上标签、划定标准,例如男性、女性、及格线、尖子班、行政区划;为了防止一刀切的弊害,我们又主张去标签化、实事求是、因材施教……
当一切剪不断理还乱,我们就像找不到脉络的迷途羔羊,在泥淖里越是无范式地挣扎越是下陷,只有让大脑冷静下来,抓住救命稻草,才有一线生机。
至此,在创意学中获得另外的启发,先整体的读过一遍,不执着于创意产出的实操,不急着答每一个章节后的个人应用的实际问题,我觉得未尝不可。何况可能有读者并不适合这样的创意学呢?虽然这可能是我一边想快快读一边又想慢慢学的借口罢了。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不禁在想,我的生活需要创意吗?我曾经试着写小说,发现“创意”,实在是太难了,我很难绕开固有的认知以及挣脱现存小说的拉扯……最后不过写完一万多字,便停了笔。
不强求创意的我似乎也活得还不赖。即便我曾幻想过无数种打破常规的梦幻生活,但不可否认,现实在我的身上留下的印迹实在太浓重太深刻,我不过是一只被装在塑料薄膜里的草蜢,任意蹦跳,时常也能改变这薄膜的形状,但限制终究是在的。
在这么想着的时候,赖声川又说:“妥协”和“包容”之间只是一线之隔。妥协也可以是一种“包容”的艺术。或许你能说这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但看看古往今来多少作品是在压迫与妥协中诞生,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皆是此理。
此刻我又想起很多年前看采访节目,金韩彬说过他很焦虑,怕自己写不出比《LOVE SCENARIO》更好的歌了。当时这首歌横扫多个榜单,在音乐界得到非常高的评价。这种焦虑是极致的、非常人的喜爱与付出后会得到的恐惧。因为当一个人未尽全力,他知道自己还有用力的空间,而当一个人每次都尽力而为,他对未来全然未知、没有丝毫把握,而未知带来恐惧。
除了自我对“江郎才尽”恐惧,外界的期待、曾经的成功、失败,都有可能转变成限制,更不要说最常见的机器故障、设备失灵、天气不尽如人意等的叠加了。
这时我被点醒了,我不应该总是聚焦于“限制”、“现实的束缚”,妥协并不代表放弃,只管去做梦也好啊。
而艺术家更需要赖声川这种“妥协”的豁达,需要“包容”的艺术。焦虑和恐惧带来的不过是无穷的停摆,只有冷静下来,看淡限制与瓶颈,甚至借力发力,不把限制与瓶颈看作是要突破的东西,而是灵感来源本身,人就会豁达很多。我想这也是有时向内寻找安宁比向外寻找帮助要来得有效的原因之一。
书的最后回到“做你自己”和“动机”。
赖声川引用了吉美钦哲仁波切的一段话:“最伟大的创意就是在改造自己。大部分艺术家都只是在搅起或倒出一些习惯性的东西,并无新意。真正的创意在于自我的转化。”
在赖声川看来,赚钱、名利双收这样的动机并不是好动机,或许是这样的动机不足以让一个人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因为只要有利可图便可迅速将他俘虏。
而赚钱的背后,或许还有动机,只是人们常常忽略罢了。有一个好方法,可以挖掘内心真正的动机,即不断问为什么。为什么想学创意?为什么要赚钱?一步步逼问自己,迫使自己思考,智慧便慢慢浮现。
虽然书中“做你自己”和“动机”是分开写的,但对于我来说“做自己”和“动机”其实是一码事。
“做自己”本身可以成为动机的一部分。有因不一定出现果,但果若存在,必然由于因的存在,但我们往往只关注果而忽略因。挖掘创意,就是一门发现自己的学问。终究,创意还是来源于自己,找到真正的动机,自发地做一件事,永远比外界的强迫来得开心与自在。
诚如赖声川结尾所言,“但愿本书能成为你打开潜在创意、改造自己的一把钥匙”。我们常常听到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提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争夺话语权,但却嫌少知道创新如何下手,只把创意、创新当成天赋异禀之人的灵光乍现、神的恩赐。
那么这本书便提供了一种方法,值得一读。只是要注意,千万不要把这本书当作“教条”,不然教条式的创新又是一种虚伪。
网友评论